六月初七日,沈玉耀乘坐车辇从皇宫出发,一路在百姓的围观之下出了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敬宇山去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沈玉耀的安全。 更不要说还是在草原刚刚被大庄给打趴下的时候,这个时候更有不少人心怀怨恨,想要报复沈玉耀,必须要千防万防。 让她千万注意安全,最好是直接叫车辇入敬宇山上的行宫。 沈玉耀自认身手还行,身边还跟着那么多人,这要是还能有生命危险,那真是老天不让她继位。 当然,确实该小心一些,毕竟如果因为她过于自大而出事,那沈玉耀一定会气死。 登基大典是一群人享受从龙之功成果的时刻,也是皇位继承者得偿所愿的时刻,理应是君臣同乐才对。 元石陆和杨青应了声是,同时接着警戒的看向四周,没有半分松懈的意思。 她可真是个非常体贴的好上司。 敬宇山祭天登基,是自庄高祖而来的习俗,说起来似乎是自古以来,其实算一算距离庄高祖登基至今,也不过三十余载。 沈玉耀身穿玄朱二色衮服,头戴沉重的冕冠,这一身少说有二十多斤重,但凡是个身体不好的,都能被压趴下在这儿。 那代表着天下归属。 礼官高声朗诵着祭文,晦涩拗口的文字化作一种似乎真的能沟通天地的语言,人人肃穆的站在祭坛之下,静静等待着新皇的诞生。 权力即为生杀予夺,现在她犹如神明,一个念头即可翻云覆雨,捣乱山海。 她不能行差走错,因为历史赋予她的使命,她还没有完成。 祭文终于念完,沈玉耀也已经走到了最高点,她回过身,居高临下的俯瞰江山,人在其中变为微小如尘埃的一个点。 大庄,注定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礼部尚书赵勤扯着嗓子喊,最后伏地行大礼,叩拜新皇。 天地间一时只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回荡! 日光高悬,明亮温暖,驱散人间所有阴暗,年轻的女帝高举玉玺,站在最高处,犹如神灵降世。 在登基大典之上,出了百官外,还有外国的使臣,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人,便是草原王庭的左亲王哈撒西。 再加上曲川已经将王族珍珠送到京城来,草原大败,无力救回他这个左亲王,因此哈撒西留在了京城,以草原王庭使臣的身份。 不知道有多少小国使臣对哈撒西羡慕不已,他们的国家太过弱小,虽然大庄很慷慨好客,允许他们出人旁观,但是给的份额太少了。 但那些小国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大庄没有欺凌弱小国家,甚至给与他们一个名额,让他们能和强国站在一起,已经是非常友好的举动了。 草原王庭惨败的消息犹在耳边响起,草原王庭的左亲王都被迫留在京城当质子了。 登基大典很快结束,下午所有人都往回赶,沈珉玥终于有了空闲,可以跟沈玉耀说说话了。 把沈珉玥是烦的一个头两个大,同样的事情,她翻来覆去不知道讲了多少遍,到最后同样的话她几乎能背过来了。 “但只要再给臣一段时间,臣一定能说服他们,陛下想做之事,一定能成功。” 沈玉耀打量了一下沈珉玥,出去这段时间,对沈珉玥的历练意义很大,现在的沈珉玥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和以前的沈珉玥相比,就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 沈珉玥被沈玉耀看的心里有点儿毛毛的。 或许是权养人,现在的沈玉耀不怒自威,没人能在她的打量下依旧保持镇定。 “只是觉得六姐已经能独当一方,是个大人了。” 明明沈玉耀比她还小,这副长辈的模样是怎么回事!法都欲言又止,最后化作一句谢恩。 沈玉耀有些遗憾的垂下眸,嗯了一声,又恢复她温和的君主模样,“明王这次带回来的质子很有用,草原的事情尽快让宗室们统一意见,朕不希望等到该融入草原的时候,朝堂上还有不和谐的声音。” 沈珉玥应下后,便从车辇上下来,落地的瞬间,她转过身去看车内,落下的车帘挡住了帝皇的脸,只看得到一个模糊的剪影。 车上的人,注定与软弱无关。 得到任何东西都要付出代价,沈玉耀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当代价真的出现时,人总是会奢望能少付出些许。 而沈珉玥回了自己的马车,还不住的眺望前面的帝皇车辇,高大的车辇遮蔽了前路,同时又引领着后者前行。 一身华服,做大家小姐打扮的方九娘在察觉到沈珉玥不对劲后,立马贴心的询问。 方九娘很喜欢陛下这段夸赞,如果这段是能对她说就更好了。 “既然陛下是夸赞殿下,那殿下何故还闷闷不乐?” “只是觉得不太对……” “罢了罢了,没什么好想的,为陛下效力才是要紧之事,哈撒西回来后,有说什么吗?” 方九娘一直在暗中盯着哈撒西,她有异于常人的听力与视力,再加上身材矮小,盯人时很难被人发现。 沈珉玥也不太明白对方在想什么,反正一直盯着就是了。 哈撒西在想什么呢? 新帝身上穿着犹如彩云一般流光溢彩的衣服,她头顶是价值连城的玉石,手中是天下人趋之若鹜的玉玺。 那是在草原上,从未感受过的震撼。 如果那是他的君主,他愿意对她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