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没有拿到地图不说,还反送给曲川一份草原地图,曲川真的很谢谢他们,于是当天晚上便带了人奔向周塞关,连夜点兵出关,开始奔袭之路。 沈崇上位后,就一直致力于培养大庄的战马,在曲川父亲的时候,大庄战马数量就已经开始比草原上多,更不要说现在。 现在更是没有挑战性。 这个问题是曲川打胜仗,为吾皇摘得王族珍珠唯一的困难。 在沈玉耀登基前三日,一个消息从遥远边关传入京城,引起京城一片哗然。 之前行踪成谜的曲川将军,不声不响带了三千轻骑突袭草原王庭,砍伤了草原之王哈萨伊,还重伤草原将军西西怒赤。 “曲将军一人单骑闯入草原王庭,一杆长枪,白衣胜雪,直奔敌人首级而去,那西西怒赤乃是草原之上赫赫有名的勇士,更是随草原之王哈萨伊征战四方的将军,他手持两个人头大的铁锤,坐下高头大马都只能勉强支撑,那大锤啪的一下就往曲将军头上砸去,若是被砸中,那肯定是当场脑袋开花!” 元清影听着那位曲将军的战事,眼中异彩连连,扭过头同好友感叹道:“若是有一日,你我也能征战沙场便好了,当真想要亲眼去看看草原上是何模样。” 今日陪元清影出来的同窗与元清影关系没有夏长乐三人好,对元清影了解不深。 “曲将军与我兄长年龄相仿,还是不要冒犯为好。眼见太女殿下便要登基,曲将军此时大捷,是为殿下送上了最好的贺礼。” 同窗所言,让元清影吃了一惊。 听着有些不真实啊。 他们认为那地方太偏僻,反正如果他们家中有人为官,是绝对不会让孩子去那等偏僻之地。 之前两边不是一国,草原人饿就饿死了,他们秋冬到处抢粮,只要不抢到大庄头上就无所谓。 “殿下,国库的余力连让大庄人过得更好都做不到,更遑论那偏僻之地,不如宣草原之王哈萨伊入京,向我大庄俯首称臣,认大庄为宗主国吧?” 最多是要回在前朝被草原占据的西北十二城。 吏部尚书费有道更是直接,“殿下,吏部没有足够的官吏派遣入草原,哪怕是十二城,也人手不足。” 沈玉耀听完,只觉得这两人格局小了。 “边关战士辛苦作战,才打下大片领土,我们直接吐出去,那开战一事,岂不是均成了儿戏?今日放过哈萨伊,难免日后他心怀怨恨,卷土重来,为何不一劳永逸?” “人才不够,就开放恩科,自民间汲取人才!难道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法,还要孤来教两位尚书大人吗?” 见沈玉耀似乎有些生气了,两位大臣连忙告罪,但他们并不打算就这么放弃说服沈玉耀,丢弃草原的计划。 草原只有部族,没有国家,所谓的王庭也不过是效仿中原的产物,本质上并非血统论,而是与动物一般的胜者为王。 而且恐怕,届时边关的人也不会接受草原那群蛮族成为同胞。 但不能因噎废食,沈玉耀看着蔡有志和费有道,念及两人提出此事并非出于私心,缓和了表情和语气。 沈玉耀自从开始执掌朝政后,就觉得自己变了,她开始思考一些从前绝对不会想的事情了。 她不希望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也不希望让后人提起她,称呼她为无能之君。 就好像现在,沈玉耀询问蔡有志和费有道,今日不踏出一步,难道让后人去走吗? “殿下说的极是,确实不能让后人小瞧我们这些先人。只是草原的部族想要融入大庄,真的是极为困难啊。” 第一步还没踏出去,就担心一百步后掉坑,那干脆绕路而行算了? 沈玉耀深知不管不顾草原的下场会有多惨烈,她曾经阅读过的历史,用不止一个朝代告诉她被外族入侵会是什么下场。 “臣等谨遵殿下吩咐!”耀的话。 蔡有志和费有道好歹是尚书,脑子挺好使的,出了紫微宫,两人对视一眼,就回过神来了。 他们明明是来找沈玉耀,劝沈玉耀别将草原划分到大庄版图之上的,结果完全被忽悠瘸了,顺着沈玉耀的思路,就去思考如何安排草原部族了。 “殿下不同常人啊,你我既然食君之禄,自然该忠君之事,殿下想要如何做,我们就如何做便是。” 费有道倒是很想想开,可是他做不到啊! “早知做尚书如此辛苦,不如当时自谦退让,让郭百灵来做这尚书之位了!” “诶,费尚书何必妄自菲薄,若真是让郭侍郎做这些,可能也无法做好,还是得费尚书来。” 毕竟一个是吏部尚书,一个是吏部侍郎,评论他们二人的能力,一般人没资格。 费有道其实说出话来就后悔了,他可能是被沈玉耀安排下来的沉重任务给弄蒙了,这才说了不该说的话。 好在蔡有志认为他能力强,没有当面给他难堪。 真是祸从口出,怎么不知道说话注意一点呢? 其实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何况是人,若郭百灵是个心胸宽阔的人,即使流言入耳,也能一笑而过。 于数当时被革职查抄,两个侍郎都有可能继任尚书之位,费有道为左侍郎,郭百灵自然是比不过。 左侍郎的位置空出来,应该是他这个右侍郎补上,于数看重费有道,说费有道能力更强,硬是将他提了上去。 他比费有道年轻,比于数也年轻,他有的是时间可以熬! 郭百灵一想起来因为自己当时退了一步,所以和现在的尚书之位失之交臂,他就气得不行。 再加上他还听到了有人传过来的闲话,说蔡有志跟费有道,直言他能力不行。 生气也没办法,事实已经造成了,况且马上就要进行太女登基大典,他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没那么多时间让他琢磨怎么搞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