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站在亭子边,看着生出薄雾的莲湖,轻声道:“报纸,就是邸报。” 胡濙释然。 事实上,报纸,无论是手抄版的报纸,还是印刷版的报纸,都最早出现于中国。 报,古义是发布公告的意思;状古义为官方发布的文书,后来出现了“进奏院状报”,这里的进奏院,其实就是藩镇老大们的驻京办事处…… 这些报纸的内容大致是: 到了宋代,报纸行业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出现了邸报的说法。 宋代的报纸可就不是日报了,可能是旬报,如果偷懒的话,那就是月报…… 官报如何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在宋代的时候,出现了小报。 新闻。 但是,这些新闻小报不是官府审核的,你们这些人也没办-证刻章,也没给朝廷送好处,还经常揣测、臆想、瞎编新闻,这不合适啊。 元朝管得更严了,严到什么程度,小报不允许办,那什么,邸报也免了吧…… 可邸报还是有好处的,民间不办,朝廷也得需要办,毕竟这个东西有着管控地方、传达指令、沟通重大事务的重要功能。 明代邸报发布与抄传主要有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 六科则主要采集、记录朝廷事务,补充邸报素材。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明代中期出现了民办报纸,嗯,取得了营业资格证的那种。 朱允炆自然不可能让胡濙辞官,去开办民营报纸企业,既然是官员,弄个国营报纸企业不就妥了? “你此去山西,带匠人可置办宣传司,开办大明民报,朕会安排一些翰林官员随行,负责主笔,一定要刷印,不可手抄。大明民报如何讲述声音传入民间,如何让目不识丁的百姓需要大明民报,需要做很多事……” 也不知道这些年,从事报纸行业的仁兄都干什么去了…… 写一份民报,雕版印刷,简单。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如何宣传! 胡濙没有意外,想要办成这种事,不给自己几个得力助手是不太可能办成事的。 “这两个帮手,就是道录司、僧录司。” 胡濙一脸震惊地看着朱允炆,他如何也想不到,皇上给自己配的帮手竟然不是朝廷官员,而是僧道! 两年来朝廷对于道教、佛教采取的态度不冷不热,朱允炆不像朱元璋,时不时去天界寺撑撑门面,让佛法的火苗越烧越旺。 有个三百岁还死不掉的招牌,道家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尤其是在湖广、福建一带,信徒众多。 朝廷不发度牒,不给他们登记,那这些人就没有身份证,那就是“黑户”,黑户是没有权利去敲木鱼,享受清闲日子的。 僧人一旦取得度牒,就有了身份证明,可以享受特权,比如说,不用交税,再比如,不需要服徭役。 不过需要说明下,老朱当年在皇觉寺可没混出名堂,度牒也没他的份。 这也不能怪武松,实在是度牒这玩意太值钱了,说他是一种黄金级货币一点也不为过。 所谓的“度牒三百道,值钱五万余”。 这些且不说,宋代想要取得度牒,还有一条规定: 看到没,在古代没文化连和尚尼姑都当不上。 因为他们中的人大都识字,而且还很会忽悠。 道录司、僧录司会主动配合,还会十分积极,因为朱允炆已经一年多没新发度牒了,虽然天界寺主持恳请姚广孝说情,但朱允炆一直都没松口…… 毕竟山西道教、佛教都很兴盛,什么吕梁北武当山,五台山,都是闻名在外,徒子徒孙们吃斋念佛是修行,下到民间发点传单,讲述下民报里面的事,也算是修行吧? 朱允炆将其中关节告诉胡濙,胡濙一脸崇拜,皇上大人还真的是“人尽其用”。 胡濙有些担忧地问道:“皇上,若是僧道之人借此机会,不宣民报,暗传佛法道义,又该如何是好?” 胡濙肃然答应,如此来看,自己此番去山西,手底下可不止是匠人,还有难以计数的僧人、道人,这宣传一旦拉开,定能将消息传之四方。 胡濙很有信心。 胡濙施礼离开。 山西太原。 主要原因也是最近气候不好,饮食不卫生,导致发烧的发烧,拉肚子的拉肚子,实在是因身体不适来不了,巡抚大人有大量,原谅则个。 万一这是一场鸿门宴,万一巡抚大人要富商们做个表率,先移民带动后移民,自己是拒绝还是不拒绝? 考虑到脸疼的问题,索性不来为上。 “太原商人王台、祝秋、羊开……太谷商人常百业,见过巡抚大人,布政使大人与诸位大人。” 茹瑺和煦地笑了笑,抬手道:“都不用客气了,且坐下说吧。” 茹瑺举杯道:“本巡抚发请帖三十,只有你们四人至,你们是给我面子的,这杯酒,先干为敬。” 茹瑺看着眼前的四人,王台、祝秋、羊开背后的家族可谓是太原城最有实力的富商了,但和常家相比,又有些相形见绌,甚至不在一个档次。 事实上,茹瑺此番宴请的客人只有常百业一个,至于其他人来不来,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