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终究,他们已经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几乎。 而陈沉自己,则带着最后7人继续向东。 重炮炮火仍然在延伸,1组的四人借助烟雾弹的掩护重新进入了树林,避开了重炮的打击。 而等到那个时候,“反坦克体操”就终于有了上场的机会…… “3点方向民宅废墟,目标两人!” “清真寺附近,一支机枪小队,矮脚,火力压制!” …… 杀伤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无所适从。 轻步兵对决中,在双方装备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防护更好、瞄具更先进的一方将会占据完全无法被打破的优势。 直射火力完全发挥不了作用,被压制了足足一分钟之后,突击者步兵终于回过神来,开始架起小口径迫击炮,对东风兵团的阵地发起炮击。 在啸叫声响起的瞬间,陈沉立刻下令散开。 “轰!” 尘土飞扬,最近的一发炮弹距离陈沉只有不到十米。 这的确是非常有力的应对,事实上,在直射交火处于全面劣势的情况下,使用迫击炮进行火力覆盖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受到炮击的敌人不会有任何机会还击,烟雾弹也不能再发挥作用。 当初陈沉在蒲北打骠营就是这样的套路,而他们的胜利也已经证明了这个战术的可靠。 东风兵团仍然占据着视野的优势,又是一轮烟雾弹投出之后,东风兵团迅速向东侧一百米转移了阵地。 他们所持有的武器装备实际上并不算多么“强力”,除了重机枪和少量迫击炮、火箭筒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装备了。 于是,在交战两分钟之后,火力支援组终于发出了求援信号。 隐藏在码头的李帮和刘思远观察到了他们的动向,于是立刻向1组发出了信号。 “明白……我们有人受伤!” “能否继续压制?” “明白,向西撤退隐蔽!” 速度已经降到了极限,这是最佳的突击机会。 开玩笑呢? 只有继续向西撤退,依托更茂密的树林阻挡子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原本陈沉依靠烟雾弹、依靠快速机动、依靠远在敌方之上的杀伤效率已经争取到了一定的优势,敌方的作战单位调度也确实在他的预料之内。 李帮和刘思远的c4已经准备好了,可他们不能上去安置。 现在的两人只要露头,就一定会成为步兵的靶子。 原本在丛林中,他们至少还有充足的掩体,能阻挡坦克的进攻。 坦克只要开过来,冲到他们面前,7人组甚至连躲都没地方躲,直接就成了被猫撵着走的老鼠…… 要么,是牺牲掉李帮和刘思远两人干掉坦克,保证7人组的安全。 陈沉第一次感到了犹豫。 因为风险实在是太大。 因为在坦克到达l型转角后的第一时间,李帮已经有了动作。 那包东西越过接近40米的距离,旋转着落向了坦克后方人群的中间。 “轰!” 坦克的炮塔已经转向了他,并列机枪的762毫米子弹也开始喷吐火舌。 他只暴露了不到3秒,在机枪的第一发子弹击中防弹衣侧板的同时,他已经顺势倒下。现在了坦克的侧面,将手里的c4以一个“恰到好处”的角度,丢到了坦克的行进路线上。 在他的身体扑进码头外水中的瞬间,c4在坦克下方爆炸。 爆炸声震耳欲聋,坦克直接被冲击波掀起了接近半米高! 这样的威力让尾随而来的步兵恐惧不已,他们还没有从李帮的“集束手雷”的爆炸中缓过神来,便直接面对了更强的一场爆炸。 但实际上,引发爆炸的是足足两公斤的c4。 巧合的是,活下来的机动旅团的成员中有4人携带了c4,也就是说,东风兵团手里可用的炸药,其实就是两公斤。 两公斤的炸药,对上全重仅仅79吨的坦克,其实哪怕不是在正下方爆炸,也足够让这辆坦克失能了。 坦克1号车被彻底摧毁,紧随其后的步兵几乎吓破了胆,他们就如同加沙地区受到袭击的天兵一样完全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居然开始以完全没有组织、没有掩护的松散队形向后撤退! 他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在的区域马上就要迎来新一轮的轰炸了…… “3、4组跟我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