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斧撕裂空气,带着赵老七绝望的咆哮,劈向李明的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一只蒲扇般的大手后发先至,闪电般探出,精准无比地攥住了赵老七的手腕! 那力道如同铁钳,只听“咔嚓”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赵老七的腕骨瞬间变形! “嗷——!”赵老七的惨叫被硬生生憋回喉咙,剧痛让他眼前发黑。 张铁柱那张憨厚的脸此刻在昏暗灯光下如同怒目金刚,他咧嘴一笑: “七爷,俺表哥的脑袋,金贵着呢!”话音未落,另一只拳头带着破风声,狠狠砸在赵老七的腹部! “噗!”赵老七眼珠暴凸,身体弓成了虾米,短斧当啷落地,整个人被这狂暴的一拳打得双脚离地,倒飞出去,重重撞在后面的墙壁上,软泥般滑落,只剩下痛苦的抽搐和嗬嗬的吸气声。 忠叔那边也已收工,地上躺着三个晕死过去的打手。 他脚尖一挑,将地上的短斧踢到墙角,动作干净利落。 “少爷,没事吧?”忠叔看向李明。 李明掸了掸青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神色平静:“无妨。 柱子,下手有分寸,留活口问话。” “放心表哥!俺收着力呢!”张铁柱拍拍胸脯,走过去像拎小鸡仔一样把瘫软的赵老七提溜起来,在他身上摸索几下,果然翻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和几张皱巴巴的银票。 他将东西递给李明,又瓮声瓮气地问赵老七: “喂!七爷?京城里姓钱的大官,给了你多少银子,让你干这缺德冒烟的事啊?说出来让俺们开开眼呗?” 赵老七痛得浑身冷汗,看着眼前这扮猪吃老虎的主仆三人,尤其是张铁柱那砂锅大的拳头,肝胆俱裂。 他混迹底层多年,深知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眼前这几个,尤其是这个“傻大个”,绝对是阎王爷派来的煞星! “说…我说…是钱侍郎…户部左侍郎钱有德大人府上的管事…给的银子…让我…让我在柳树湾弄沉几条空船…再…再找人散播水闸要塌的谣言…” 赵老七断断续续,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连交接银子的地点、管事的样貌特征都说得一清二楚。 李明仔细听着,从袖中取出炭笔和随身携带的硬皮小簿子,快速记录。 末了,他让赵老七在供词上按了手印。 “那…那几个散播谣言的混子…在…在城西土地庙后头的破屋里…”赵老七为了活命,把知道的最后一点也吐了出来。 事不宜迟。 忠叔留下看管赵老七等人,并拿着李明的手书去府衙找可信的熟人“协助”。 李明则带着张铁柱,马不停蹄赶往城西。 破屋里的几个地痞正围着一盏油灯分赃,做着发财美梦。 门被张铁柱一脚踹开时,他们惊恐地看到门外站着的不是预想中的官差,而是一个书生和一个铁塔般的壮汉。 “听说你们几个,嘴皮子挺利索?能把没裂缝的水闸说得马上要塌?”李明语气平淡,眼神却冷冽如刀。 张铁柱更直接,捏着拳头,指节噼啪作响,咧嘴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俺表哥问你们话呢!谁说的好,俺请他吃糖炒栗子!沙包大的那种!” 地痞们魂飞魄散,看着张铁柱那身板和砂锅大的拳头,再看看李明那洞悉一切的眼神,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都不用上手段,争先恐后地指认对方,哭爹喊娘地交代是赵老七指使,给了他们每人五百文钱,让他们在哪些地方散播谣言。 同样签字画押,一份新鲜出炉的证词到手。 天刚蒙蒙亮,两匹快马如同离弦之箭,冲出淮安城门,朝着京城方向绝尘而去!马蹄踏碎官道上的晨露,扬起一路烟尘。 李明伏在马背上,身体随着骏马的奔驰起伏,劲风扑面,吹得他青衫猎猎作响。 一夜未眠的疲惫被亢奋和紧迫感驱散。 他怀里贴身藏着两份带着墨迹和血手印的供词,如同揣着两颗即将引爆惊雷的火种。 “柱子!再快些!” “好嘞!表哥坐稳!”张铁柱低吼一声,鞭子在空中甩出炸响。 他座下的骏马长嘶一声,四蹄翻飞,速度再提一截。 东宫,气氛凝重。 太子朱翊铭看着手中几份最新出炉、变本加厉抹黑试点的小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反对派的“舆论战”愈演愈烈,甚至开始影射太子“急于求成,祸国殃民”。 周正等属官忧心忡忡。 “殿下,明日就是十日之期,内阁再议!钱有德等人必定以此‘汹汹民怨’和‘事故频发’为由,彻底否决试点!”周正语气焦灼。 “李明…还没消息?”太子声音低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侍卫略带惊讶的通禀:“启禀殿下!翰林院修撰李明求见!他…他像是从泥地里滚出来的!” “快宣!”太子猛地站起。 片刻,风尘仆仆、发髻散乱、袍角还沾着泥点的李明大步走入殿中,虽然形容狼狈,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寒夜星辰。 “臣李明,幸不辱命!”他声音带着长途奔波的沙哑,却异常沉稳有力。 他从怀中取出那两份小心保护的供词,双手呈上:“淮安至徐州河段,所谓‘事故频发’、‘水闸失修’、‘民怨沸腾’,皆系人为构陷!主使者赵老七及散布谣言之徒,已招供画押!幕后指使,直指户部左侍郎钱有德!” 紫宸殿,气氛肃杀。 “再议”之期已到。 钱有德等人成竹在胸,脸上带着悲天悯人的忧色,正准备发动最后的“总攻”,将“扬州试点”彻底钉死在“祸乱之源”的耻辱柱上。 “陛下!殿下!” 钱有德率先出列,声音沉痛,“十日之期已到,然淮徐河段,事故非但未止,反有愈演愈烈之势!‘水闸失修’之谣言,已致沿岸百姓惶恐不安,几酿成奔逃之祸!京城舆论,汹汹如沸!此皆因新法未行而人心已乱!足见其鲁莽激进,遗祸无穷!臣恳请陛下、殿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黎民苍生为念,即刻废止此害民乱国之议!” 他身后,附议之声一片,个个义正辞严。 PS:求催更,求书架,请各位大大们不要养书,每天固定3章,你们的催更就是作者的动力,感谢!!! 小礼物送一送嗷,还有免费的为爱发电,你们送是不要钱的。喜欢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