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孝道(1 / 2)

(' 第296章 孝道

沉香在炉中缓缓燃烧,青烟升起,为宣训宫的樑柱间缠上一道道朦朧的纱帐。

地上铺著厚实的地毯,赤红的底色织就金色凤凰,凤首高昂,羽翼舒张,仿佛隨时会从锦缎中振翅飞出。

宣训宫是仁寿殿的主殿,一方面是娄昭君作为太后,有责任和义务训导天子;另一方面,作为其子的皇帝高洋,也应当接受母亲的指教。

古代不是平白宣传孝道的,孝道从来不是单纯的人伦美德,它的本质,是君王对庶民的pua,是权力规训的千年密码。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这套道德体系完美契合了权力运作的隱秘逻辑,帝王和大儒们的第一要务,永远是维护他们的特权统治,因此孝道的真正含义,是他们精心编织的一张人格规训之网。

虽然社会里永远有人年轻,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年轻的,而上位者的权力和责任是相等的,享受到了底层人民的服务,就要考虑他们的出路。

许多百姓年轻的时候为国家当差、交税、干活乃至打仗,当然,他们也不是自愿的,

反抗者自然有国家的铁拳照顾,军队等著镇压他们立功;

可等到百姓们为国家干到老了,再也压榨不出劳动力了,还反过来需要人养,道德难题就丟回来了,就连军队镇压都不再管用一一军人也是会老的。

於是问题就来了:朝廷养这些老人吗?

首先是实际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朝廷都养不起。

其次,就算养得起,也不能出这个钱,因为赠养这些老人是没有收益、无法回本的,

在道德上是天然大义,但经济却是血亏到底,这样乾的话朝廷就不是统治者,而是真的为百姓服务了。

谁不爱钱呢?即便有多余的钱,也要留给天子、百官公卿们,他们的儿子、孙子也要张嘴,哪能轮到百姓呢。

那么这批只能吃饭不能干活的老百姓,到底如何处理?

让他们自生自灭?

这种事情可以做,但不可以明说,一旦在官面上明性定调,那这个朝廷就失去民望了,谁都知道给你办事没有未来。

而且年轻的百姓也不是傻子,都能从眼前的老前辈、甚至自己父母的身上看到將来的惨状:牛马一辈子,活到老死得贱。

那还为朝廷打什么工?趁著年轻,行动起来!於是土匪横行,暴民流窜,盗贼四起社会就动乱了,统治的成本也大幅上升。

统治者急啊、怕啊,既希望全民给自己当牛做马,又不希望承担赡养他们的代价,可不填上这个窟窿,刁民又会闹事,可怎么办?

这时候,孝道就横空出世了,这个精巧的责任转移术,给统治者们的私心进行了巧妙的粉饰一一用金光闪闪的道德牌坊,置换掉他们本应承担的社会契约。

首先,孝道强调了家庭这个概念,“善事父母为孝”、“事亲为大”,你想达成孝道成就,就先要有父母,而且要善待他们。

於是孝道就成了一个光荣的勋章,像是一套最新潮的时尚单品一一子女们需要尽孝嘛,不尽孝的不配做人。

孝道伦理將个体生存困境转化为道德竞赛,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微型的人伦祭坛,孝心成为了权力天秤上的砝码,既能彰显仁德,又能將养老重负转嫁给无数个在田垄间僂的背影。

最新小说: 道藏辑要 不朽神王 超能游戏之天选之子 他和他的猫 神级系统:我,制霸诸天 了了 网游之无敌盗贼 蝴蝶诱捕器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武道长生,从一间武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