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9章 选锋
顏之推听到事情有关至尊,心中微微一沉,忽略了后边那个神机营,领命匆匆离去。
高殷见到高孝来,丟下羽毛笔:“来得正好,恰好与你谈事。”
高延宗没有出现,原因二人都懂,也不细问,高孝灌因此笑道:“太子不恋温柔乡,
颇为难得,可也难免让良娣寂寞。”
“白日当做事,儿女私情放在昏夜也不迟。”
高殷说著,却忍不住摩手指,想起郑春华的温柔,心中难免燥动。
他压制下这股邪火,正色对高孝灌:“我欲选锋,改革军体,你看如何?”
高孝瑾回头,让李秀退下。
选锋,就是找出自己军队中最强的那些勇土,让他们担当前锋。
人就是很受环境和关係影响的动物,那些自信、强壮、聪慧的强大个体,就会吸引不如它的附庸,隨著这个个体的影响力逐渐扩散,离它最近的小团体也会產生质变,接著延伸、传递,进而影响整个集体。
前锋就是依照这种模式选择出来的精英,公孙瓚的“白马义从”、高顺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刘备的“白兵”都是这样的產物,尔朱荣能横扫魏末群贼,也是因为他选出一批精中之精的骑兵。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高欢屡次作战失利,也是因为没有这么一支威眾部的精锐,因此高洋登基后,才整出一支“百保鲜卑”,军力既是权力。
有这么一支队伍在內部,也能很大程度的提升士气,他们穿最坚的甲胃,用最利的兵器,打最硬的敌人,立最大的军功,筛掉胆小怕死之徒,再围绕著战爭建立奖惩机制,形成一条晋升通道,胜者成为军官,继而带动其余士卒效死,整支军队就会运转起来,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作为天才將领,高孝灌也明白这个道理,於是问道:“不知太子要如何选呢?”
“先从身高开始。”
高殷大致比划了一下:“所有士兵择六尺以上。”
南朝的一尺大概是二十四厘米,而北朝因为鲜卑风俗的关係,尺长较大,接近三十厘米,所以北朝的六尺已经是一米八了,是南朝的七尺三寸半。
“而后测试他们的筋力,不论出身,以力大能打者优先。”
这一条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得了,高殷也是下了决心,谁要敢仗著自己是贵戚来插手选锋,那就少不得一顿折磨。
这样划分出来的前锋,就不能按照一般外军的比武决斗、挑战普升来玩了,因为外军的军官跟土兵有明显的边界,兵永远是兵,在战场上立下功勋或者被贵人看中才可以普升为军官,而前锋里的这帮人直接按照勇猛程度决定第一批军官与士兵,日后再根据军功进行升降,要是也玩挑战普级那保不齐在战场上发生背后阴长官的事情。
而这也能够消融民族隔阁,共同的经歷磨练出来的同志关係比国家和民族之別还要深刻,一个强大的鲜卑人比起屏弱的同族,会接受比他更强大的汉人,高欢与高昂就是最好的证明。
“接著再分等,奖优罚劣,赏不避贱,罚不避贵,日多教习,设立军规,再开班教导之。”
前锋划分为將官、兵官、兵卒三个档次,选拔出来后,就会立刻发放土地和钱粮,每一档都是上一档的隶属,轻则视为违犯,按照上级心意处以刑罚,严重者视作违,通过申报后可以处死,而战场上违背命令视作叛乱,可直接处死,保证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也由此竖立高殷这个最终上级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