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汉成帝时期,更是水灾旱灾轮流来,就是没有一年舒坦日子。对当时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被称作“百川沸腾,江河溢决”。 汉平帝的时间也不长,在这样的一片为汉朝叫衰的氛围中,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以把持朝政。 偏偏是这四个大草包一路继承皇位,串起来简直是一个草做的糖葫芦。这其中的因果很复杂,有机缘巧合,也有外戚王氏的推波助澜,无论是何种原因,曾经的强汉终于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分叉点上。 汉祚已终。 “汉祚怎会如此草率便……” 正处于中兴时代的汉朝君臣们,此刻无一不在绞尽脑汁,思索着应对之策,现在他们想知道的只有一个问题。 -------------------- 谢谢小天使的两百瓶营养液,好多好多,好开心w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君羽墨 200瓶;65805591 1瓶; 【王莽登基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西汉原本的政治策略进行改革。 土地问题和奴婢问题。 几乎是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会对土地制度进行修改,这样修改往往是前朝运行崩溃后,各方利益重新洗牌,几经拉扯后再取得平衡的结果。 不过王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的确是对土地和奴婢问题做了改革,却没有参考实际的利益斗争情况。 他下令,将天下的田全部收归为国有,奴婢则为个人私有,两者皆禁止买卖。 他要求家中男丁不足八口但田地超过九百亩的,要将多余的田地分给周围少田或者没有田的贫民。 想得倒是挺美,这项制度如果推行下去,那大概也不需要两千年后打土豪,分田地了。土地豪强和奴隶制度将在这样的构想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王莽也将提前两千年实现土地共产,下一步就可以联产承包扩大生产,直接开启新纪元。 最终,这项新政策只是在表面上冻结了土地和奴婢的买卖,但是实质上无数的买卖交易仍在地下悄然进行,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乱臣贼子,操之过急。”汉武帝哼了一声,吐出八个字的评价。 汉武帝执政多年,自认对政策推行的力度颇有心得,凡是讲究一个霸道与节奏并重,他才不会如王莽这般急不可待。 “徙陵政策可再行条件放宽,将更多的富田之民迁至都城附近,既便于看管,也可抑制其势力壮大。” …… 治标不治本,这些方案只能延缓豪强发展的速度,减少新增的富农势力,但对已经壮大的队伍还是没有什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