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1)

不过不论是什么样的原因,李广自刎已成既定的结局,一代飞将军落得如此下场,还是令人唏嘘。 -------------------- 《史记·李将军列传》节选: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这里我们看到,李广自刎是在去卫青的大将军府复命后立刻发生的,史记原文没有说明这是在战后的第几天,为了方便后面给李广逆天改命(握拳),所以我就先假设这是回到长安后发生的事情来叙述啦。 感谢在2023-03-28 23:46:54~2023-03-30 23:35: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按理说西汉有功必赏,而将军的封赏一般取决于战役的胜利程度,从将的封赏也会跟随着主将的封赏随之浮动。 元狩六年这一场,李广从军有功,但是注意,卫青现在已经是长平侯了,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万户侯,是很高的位置。 主将没有封赏,从将的封赏也一并没了,不光是李广,其他几人同样也是一样的待遇。 这可能是李广离军功封赏最近的一次了,在这之后,作为疑兵,战术上当然是有作用的,但是可惜这种隐晦的益处也不计算在内。 清朝的军功制就很完善,首先是封赏,不光是赐爵与银钱,更有抬旗、冠服、赐号等等各种花样,包你满意。 这样的军功体系,面面俱到,对士兵积极性有很大的调动。】 只是,老将李广在他心中,用兵打仗的本事有一些,但是总是坏运气,和卫霍二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句话是因何而起? 弹幕里也有人和他有一样的想法,这些观众可没有什么偶像包袱,直接就大咧咧地问出来了: 【李广难封的说法之所以流传千古,首当应归功于司马迁,他在编纂《史记》的时候,单独为李广立了一个《李将军列传》,并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他自身的际遇。 李广和卫霍当然不能放在同一个层次去比较,毕竟他在史册记载中,军功的确不算卓越。但抛开司马迁的引导不谈,人才的埋没与军功分配不合理也是有迹可循的,不能直接评判此人庸俗无聊。】 卫青出言抚慰道:“陛下不必过忧过虑,自尧舜至今,从未听过清朝的名号,也没有听过编纂如此细致的军功制册,想必已是……千年之后的继任者,我辈不及也是难免。” 汉武帝道:“那便更要从中有所学,既是后世之人的智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天幕将后世之术泄与我大汉,是大汉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新小说: 鸽(兄妹) 我靠沙雕在狗血文躺赢 万人嫌反派觉醒后 北安忆浮兮 娇气炮灰每天都在修罗场[快穿] 魍魉快递,送命必达[无限] 平平无奇换攻文 治愈系导演 召唤最强打工人系统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