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1)

医待诏:“?” 汉武帝远远瞧见医待诏,立刻将人召来近处:“带着霍将军去偏殿问诊。” 那这侧问诊的结果,叫有心人知晓了,对朝堂也是不利。 霍去病也随着医待诏一并离开,众人再回过头时,发现天幕又回到了先前的画面,上面是几行大字: 汉武帝对这个写他七宗罪的家伙已经有了预期,所以不再向之前那般有波澜——毕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一件比一件让人厌烦。 [汉武帝第三宗罪,说来还是和卫霍这俩男宠有关!] 他决定收回,刚刚那个觉得这三宗罪比卫霍男宠论好一点的念头。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导致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封赏,其罪魁祸首,当数汉武帝。 他这样用人唯亲的行为,使得明珠蒙尘,才遭致李广自刎的结局。] 卫青也是一愣,斟酌道:“陛下,臣不知,但臣明日确实是派长史与李广问询漠北一战当中……一些尚且存疑之处。” 【李广难封的原因,这个博主说得太片面了。 前面一种也有失偏颇,李广在元狩二年,以四千骑兵周旋在左贤王四万大军中,杀敌三千有余。这样的功绩不能简单地用四千减三千去计算,面对十倍于自己的雄军,战力的换算也要平方后在比较,如此算来,堪当一句“杀虏亦过当”。 等元朔六年,他随着卫青的军队出征时,此役汉武帝已经开始不给卫青封赏了,于是来晚了的李广连口汤都没捞到。 再到最后一场漠北大战时,李广没有服从卫青的安排,迷路后不愿将罪责怪给自己的部下,选择饮恨自刎。 如此看来,李广的确是有些时运不济——年轻的时候,前一任领导喜欢用年长的老将,等他成了老将后,新领导汉武帝又偏爱任用锐意进取的新人。 汉朝不合理的封赏制度,也要背一部分锅,以首级计算,太过僵硬死板,加之作为疑军时,战略意义突出但并不容易出战果,也是问题。 在具体的战役中,我们一般会归功于卫青、霍去病等人的骁勇善战和指挥得当。但是当我们将汉匈之争的跨度拉大,在这长达几代人的拉扯中,离不开的是文景之治修生养息,使得汉武帝拥有足够的资本,汇聚成一股强硬的实力军队。 汉武帝的用军策略很简单,甚至因为它太过朴实无华,所以往往被大家所遗忘。 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我国近代的十大军事原则,古今中外许多军事论著中都点名了集中力量的重要性。 王莽之后,外戚成了乱政的代名词,但是在此时,卫霍这样的外戚名将是汉武帝敢于把庞大的军队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荣辱绑定的关系,才能得到专制君主最深厚的信任。 这样的战术在大局上来看,甚好,但是落在李广这样的老将头上,难免成了其中的牺牲品。

最新小说: 鸽(兄妹) 我靠沙雕在狗血文躺赢 万人嫌反派觉醒后 北安忆浮兮 娇气炮灰每天都在修罗场[快穿] 魍魉快递,送命必达[无限] 平平无奇换攻文 治愈系导演 召唤最强打工人系统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