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2章 云霄山上有羽士
郁川城。
凌霄派,云霄山。
云气弥漫之中,临崖山前,一方亭台之上,两名长须男子坐在石桌之前对弈。
两人均穿着淡青色的道袍,梳着道髻,左首那人瞧着约摸四五十岁,相貌清癯,一把长髯须长三尺,腰间后背别着一个晶莹温润的白玉镶银葫芦。
右首那人年纪瞧着稍微长一些,已有老态,不过额宽颈健,颧骨高耸,眉眼神丰,三缕长须垂到胸口,腰间却是斜插着一把火红色的六方天蓬尺。
“清辽,你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右首三须老者捋须微微一笑,捻着一枚白子,举棋不定。
“不容易呐!”
左首长髯男子笑呵呵,将手中的黑子丢入棋奁之中,站起身来,双袖一展,
“黑白交征,棋布错峙,和师兄对弈这么多年,总算是小胜一手。”
三须老者笑眯眯说道:
“黑白无常,枯荣有常,这世上古往今来,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这人呐,得不了道还真得服老,这天下终归是年轻人的天下。”
“师兄精神矍铄,风华正茂,又合和南北,泽披天下,这话会不会说得太早了些…”
长髯男子长笑一声,神色萧索,负手转身,望着茫茫云海,过得良久,方淡淡道,
“山中无岁月,和师兄手谈一局却是整整过了两年。”
“人来。”
话音才落,一名穿着同样制式道袍的中年修士从山中云雾中出来,平眉大目,赫然正是丁天石。
只见他上前三步站定,貌态恭谦,躬身拱手道:
“弟子丁天石参见羽士「囊萤映雪」、「烈火辨日」。”
三须老者瞥了他一眼,笑道:
“原来是「袖中火」来了,好久不见,不错,修为又长进了。”
丁天石丝毫不敢抬头:
“多谢羽士挂念,弟子愚钝,耗时十年,方方突破筑基后期。”
三须老者笑容云淡风轻:
“你这个年纪不错了,站了十日累了吧?”
丁天石摇头说道:
“回羽士,天石小宗子弟出身,仙宗不以弟子卑鄙,最终能得羽士垂青,上得云霄,筑得仙基,实乃三生有幸,短短十日,不敢劳羽士挂齿。”
三须老者捋须笑道:
“清辽,你这族中关门弟子倒是成器,后继有人呐!”
这两位长须青袍男子正是如今受「阆风巅」之命,坐镇郁川的两位黄庭羽士,郁川四大家族丁家和姜家的老祖,「囊萤映雪」丁清辽和「烈火辨日」姜太青。
“师兄高赞了。”
丁清辽并没有转身,负手但观云海,淡淡说道,
“说罢,何事?”
丁天石恭声说道:
“二位羽士,太和经武宴已经准备就绪,苍梧、南淮、云浮三郡领队皆已到达,如今正在峰上候着,等待羽士的召见。”
“哦?都到了吗?”
姜太青端坐在石桌之前,手指轻动,便只见身前刻在石桌里的棋盘上,一枚枚黑白二子宛如活了一般,蹦蹦跳跳、争先恐后地跳入各自的棋奁之中。
须臾之间,棋盘上一干二净。
随后拂袖轻轻擦拭棋盘,眯着眼睛笑问道:
“说说罢,都是哪几家的孩子来了?”
丁天石禀奏道:
“回二位羽士,江左领队为「春江水」裴砚苏、「碧微剑」陈抱冲,淮上领队为「碧烟罗」漆敛柔、「魄寒声」吴寒朔,南淮领队为「阴阳壶」孙如是、「既济鼎」俞青梅。”
“俞…青梅?”
丁清辽转过身来,目中疑有异色,缓缓张开问道,
“师兄,太平又有新晋羽士?”
姜太青垂眉微微点头,轻叹一声,
“两年前,南淮华家奉命出征,在青黎边境三刀山遇伏,满族覆灭,「离焰定海」华迎春与黎巫山商部大巫耻裂骨殊途同归,三刀山至今暴雨倾盆,山火不止。”
“后来,听说「阆风巅」有人去了一趟,随后我听闻,覆水镇俞家的上空天生异象,腾黄得景,出了一个「水府寻离」俞啸声。”
丁清辽脸色微变,浅笑一声:
“原是如此,师兄同我坐在这云霄山上‘悟道’石亭之中,对弈两年之久,师弟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想师兄却是运筹帷幄,坐知千里。”
姜太青笑笑说道:
“清辽,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就会明白,这人老了呐,有时候总爱打瞌睡,说来也怪,睡着睡着就会梦见一些事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是吗?”
丁清辽干笑一声,脸上云淡风轻,不着痕迹,复又坐下,对丁天石说道,
“继续说罢。”
丁天石听着二人谈笑间,纵横千里之遥,捭阖生死之中,南淮一名羽士战死陨落,另一名羽士突破崛起,缘起缘落,掌生掌灭,心头震骇万分,但脸上没敢露出半分,只说道:
“弟子按二位羽士嘱咐,已经将主核官令牌,分发给六位同门,再加上弟子与「扶光尺」姜玉君、「离阳焰」荀澹台,此次太和经武宴共计九位主核官,再加上云霄山上诸位同门,核校官计有已七十二位之数,共计八十一位。”
“此外,根据城府处统计,此次太和经武宴共计参加修士三百六十一名,其中地元级二百八十八名,天元级七十三名,均已签到领令,入太和学宫,准备就绪。”
“嗯。”
姜太青缓缓点头,
“不错,虑无不周,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天石事情办得妥当…”
言罢又呵呵笑了一声,问道,
“「扶光尺」?这小丫头脸皮薄,筑基起个名字都不敢来问我,总算是得了仙基,要不然一个凝元修士去当主核官,有够丢人。”
丁天石丝毫不敢犹豫,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