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4章 陈二发:我真成都督了?
“你,给我过来。”
就在崇祯等人在踌躇拼命还是逃的时候,却被一个人给叫住,此人正是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
明崇祯三年,随从张献忠起义,因骁勇善战,受封为平东将军,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皆为张献忠义子,张献忠赐姓为张可望。
“怎么办,要不然我们和他拼了……”
“别!”锦衣卫千户猛地攥住襄王的手臂,“看样子不是要我们的命,而是要收编我们。”
“收编?”襄王看着被贼寇挑走的人,都站在了贼寇之中,脸色不由又是一变。
如锦衣卫千户所说,献贼的手下在挑青壮补充兵力。
这一仗打了两天多,死的大部分是饥民、流民,但张献忠的部下也死了不少人,他们也需要补充兵力。
张献忠的兵力之中,也分着等级。
上等的是他的嫡系战兵,次等的是他的同乡,再往下的就是后来投入军中,立下少许寸功的兵卒,最下等的便是最近蚁聚来的饥民。
比如崇祯他们这样的。
“此时不宜与贼寇反目,不如加入其中,等机会再逃。”锦衣卫千户趁着孙可望没有注意自己,低声和襄王、崇祯商量道。
反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崇祯他们上次可以从四望山逃出来,不就是如此吗?
崇祯没有说话,襄王却是咬着后槽牙,低声说道:“怎么刚出户口,又入狼窝?……我是真的后悔,离开之前,怎么就没去祠堂给老祖宗上一炷香保佑我们呢?”
他一把抓住崇祯,“吾儿,要不还是把你从咱家族谱上给移出去吧?”
“嗯?”
还没等崇祯反应过来,却见一贼寇将他猛地拉了过去,“别在这里挡路,赶紧站那边去。”
各部挑选年轻人的动作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便戛然而止。
随着张献忠的一声令下,孙可望手持大刀喝道:“撤,将所有的物资带不走的,直接烧了……让那些饥民驱赶过去,挡住那些狗官兵。”
“啪~”
张献忠的另一个义子李定国此时也挥舞鞭子,打在了饥民的身上,驱赶道:“跑,跑起来……站立不动者,死!”
一个贼寇提枪扎在一个愣在原地的饥民身上,然后将尸体挑进水中,用方言骂道:“踏马的,不动是吧?不动,就全给老子死。”
这些贼寇的身上早已经染满了鲜红,大部分都是饥民的,他们要用这些饥民的命来阻挡官军的脚步,好自己从容的撤走。
此时官军赶过来的声势已经隐约传来,崇祯等人在贼寇的驱赶之下,朝着远处逃。
贼寇之中仅剩下的一些人则是继续赶着老弱病残的流民与官军碰撞。
一个时辰之后,大地震颤,如春雷滚滚而来,与流民们撞在一起。
“玛德,又让他给跑了!”左良玉的战马,皱着眉头看着哄哄嚷嚷的贼寇,气的一刀砍在了一名挡在他面前的流民头上,血光猛然炸开,那个流民瞬间倒在地上。
热腾腾的血淌出来,将地上的一个小坑给填满,几颗将死的草根,贪婪地吸食着其中的水分。
“不能白来一趟,把他们的尸首给割下来,向朝廷要钱。”
杀良冒功,冒赏,贪功索饷这种事情在崇祯朝已经再正常不过,上下欺瞒的情况更是不计其数。
大明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捞钱,大明的官军则只能通过粮饷要钱,可大明国库空虚,各边镇将士早已经不能满饷。
之前的京营不同样如此?何况在地方上的官军。
很快,喊杀声、凄厉的叫声,如雨幕一般,将重重的震撼与压抑,传导到了已经逃出去很远的崇祯耳中。
他往身后看了几眼,心头大惊,“这是?”
锦衣卫千户也是皱着眉头,咬着牙骂了一句,“特马的……”
……
“义父!”
“可望啊,听说你这次抢的人马最多,不错,不错!”
“托义父的福,这次倒是搜罗了不少青壮。”
“那就好,回左革五营那边已经联系上了……”
张献忠此行的的目的地正是与“回左革五营”兵合一处,借助左革五营的力量,来壮大自身。
崇祯八年,也就是前年,起义军聚集在河南荥阳大会,号十三家,各自纵横驰骋。
其中马守应、贺一龙、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合在了一起,号左革五营,兵威在崇祯十年的时候极盛。
纵横安徽、河南、湖广北部,势力和名声不比李自成、张献忠逊色多少。
其中领头的马守应陕西绥德人,绰号老回回。
二号人物,祝一龙,绰号革里眼。
三号人物,贺锦绰号左金王。
剩下的四号人物刘希尧绰号改世王以及五号人物蔺养成绰号争世王,名声便没有前三人名声更显了。
这也是为什么江湖上一般称呼他们五方人马为“回革左五营”。
张献忠希望可以说服他们加入自己的队伍之中。
“义父,他们肯吗?”孙可望忍不住问道。
“他们有什么不肯的,我们虽然兵力没有他们多,但却是数万大军经过多年血战之后,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锐,都是战兵。”
“他们呢?看上去好数万之众,但有几个战兵?还不都是蚁聚的饥民?”
孙可望点了点头,就算是以前差点饿死的饥民,只要没有战死,经历这么多次战争,也已经成了精锐了。
从这几次战斗就可以看出,虽然天赋的人少了,但战力并没有减弱,反而因此有了更强的灵活性,明廷的官军几次都没有办法追上他们。
此时已经逃出来的张献忠心情不错,孙可望骑着马落后他几步,两人攀谈着,商量下一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