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宫中的向太后,正和长郡主在说笑,看到通报过后进来的赵佶愁容满面,便问道:“官家怎么了,为何事愁。” 赵佶点头赞同道:“母后言之有理,这人数的确多了点,而且司马相公是我朝忠义楷模,的确不妥。” 长郡主道:“皇兄已经决定怎么做了么?” 长郡主嫣然一笑,说道:“皇兄岂不闻三国孙策告之孙权,外事不决可问周郎,内事不决可问张昭?” “熙宁旧臣,皆是张昭也。”长郡主应对道。 长郡主接着说道:“且年初皇兄行密折制,大可就此事问一下各地民间的意见。” “清流之议,正是天下悠悠之口,且密折所授之人,熟知民情,哀家到是认为可以问一问。”向太后说道。 赵佶明白过来,道:“你是说江耘吗?” 赵佶笑道:“皇妹好心思,原来对这江耘颇为了解。” “说到江耘,朕倒想起,刚有人参了他一本。”赵佶道。 “乃是参他对母后和朕大不恭,罪名可是不小。所奏之人乃是开封的府尹吕嘉问,据说是亲耳所闻。” “据说是诗词大会之上,江耘作了一诗。” “这个婆婆不是人,王母娘娘下凡尘!自家儿子是个贼,偷来蟠桃奉至亲!” 长郡主却忍不住大笑,然后用手指着太后和赵佶,想说又说不出来,脸憋得通红。 “艺高人胆大,想来也是如此。衷家瞧着,却是个滑头相公。初到京城一年多,已然被他做出许多事来。然而”向太后欲言又止。 是的,我就喜欢。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原来是调虎离山之计。”贺暄率先说道。 “小子不分场合,口出狂言。当初在青楼也就罢了,如今却是在太后的辰宴之上,唉。”贺暄恨声道。 “为今之计,也只能从最坏处打算了。”贺暄叹道。 众人点头赞同道:“这办法不错,可以写封书信托前来买报纸的宫女带进宫去。” 贺暄盯着邵籍,说道:“邵先生,老夫刚才之所以不想请你来,实在是不想让你也来淌这一趟混水。” “关于司马相公一戏,我等已经商议妥当,近日就将上映,希望能扳回一点声势来。”6伯勤道。 “贤伯仲还请三思,皇上尚在犹豫,莫为了此事触了龙颜。”杨明镜道。 此刻,闯了祸的江耘却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县某个乡村中享受着一场丰盛的丰收喜宴。今年河南县夏收大熟,试行的新制的几个村庄联合举办了一场小型的丰收会,请了乡里的老者和士绅以及县里的官员齐聚一堂。 “游大人谦虚了。大人爱民如子,顶着压力,试行新制,才能有今日之局面。”底下一位乡长说道。 “是啊,去年要不是老天不帮忙,也是一个丰年,张大人的确背负了许多不该有的罪名。”一位乡绅中肯地说道。 座下一位老者说道:“游大人,老朽代乡里百姓请命,请游大人也在我乡里推行新制。” 游酢接口道:“未行新制的乡村,皆是去年受灾较重,我与通判大人考虑到灾后生产恢复与人心初定的缘故,未敢轻动。今新制效果颇佳,治下村落自治得力,所返的一成赋税也具都应用得法,反映很好。经过商议,余下的11个乡村下半年也将纳入新制,所收三成赋税中的一成半将返还给各乡以改善民生,且各乡之用度,须用村务公开之例予以公布,受百姓监督。待这次会后,便在余下的11个乡村中进 这时,座中的一位士绅置疑道:“知县大人的选举之法是不是可以改进一下,一户一人的话,对于大户人家来说,显然是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