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皇伯父。”趁着皇帝还在高兴的时候,东方稚一边笑着,一边开口说道:“那日家宴之时,子霁心里便有一则提议,只是惶恐自己冒犯天威,不敢随意说出口来。皇伯父对子霁疼爱有加,子霁今日若是说了出来且有错的地方,还希望皇伯父海涵,莫与子霁计较。”皇帝挑眉,将视线看回她身上,道:“稚儿有什么提议不妨直说,皇伯父是不会怪罪于你的。”不会怪罪是一回事,心里边有刺也是一回事啊。身旁的东方承以及皇帝身边的太子都有些紧张,也不知道东方稚是打算如何开口?东方稚深呼吸,约摸缓了两口气之后,屏息凝神说道:“皇伯父应该知道,在大永的那么多封地之中,尚有几处未有国主。子霁深谙皇伯父对分封一事有自己的安排,不过近年来,北边蛮夷不断侵犯我大永土地残杀我大永子民,齐国处北,与燕国首当要塞,旁边两处封地同样是险要关口,是守卫大永的重中之重。可是,这几处险要之地,却还有一地未有国主,”东方稚顿了顿,又道:“子霁认为,不妥。”皇帝听她这么一说,也沉默了起来。其实他早就想安排人选到那边了,只不过朝中虽有人才但是也离不开京都,选谁好像都不太合适,所以那边的国主之位一直悬空。想到这里,他又看向了东方稚,觉得自己这个侄女的确是长大不少,眼界竟有那么宽广么。“那稚儿的提议是?”“分封异姓王侯,需要他们有一定的功勋才可服众。皇伯父迟迟未肯册立,想必朝中能担此大任之人也是朝中不容有失之人,所以皇伯父才犹豫了。”东方稚稍稍抬眼看他,见皇帝脸色没有变,才继续往下说道:“但那日家宴,子霁看到三皇弟之后,觉得此事有了指望。”终于安然无恙地把话题引到要说的地方了,旁边的两兄弟听到这里才觉得松了一口气。皇帝喔了一声,道:“稚儿的意思是——”“三皇弟是皇伯父的儿子,作为皇子成为分封王是理所应当,可以服众;而魏国作为险要之地,与我齐国一同守卫大永京都,日后抵御蛮夷,齐魏两国出力,分封王皆是东方家的子孙,由此,也可收拢民心;再则,魏国与齐国接壤,子霁作为三皇弟的皇姐,泰王作为三皇弟的皇兄,邻居一场,时时刻刻都能够督促三皇弟,介时一同为大永出力,替皇伯父分忧。”东方稚说完,朝皇帝躬身一拜。她心里还有点忐忑,生怕自己方才说错了什么地方,惹来皇帝猜忌。皇帝听了她说的话,沉默许久。场上兄妹几人觉得这时间实在是过得太慢了,皇帝不说话的时候,好像过去了一天一夜那么漫长。正当太子犹豫要不要开口的时候,皇帝干咳了一声,有了反应。“那么朕,即日便封循儿为魏王。”东方稚有些意料之中,又有些意料之外。她看向皇帝,皇帝只是朝她笑。第152章 盛怒时车队出发约摸两个时辰后, 在路上的一处驿站停下。今日回国并没有带上皇帝赏赐的宝物,毕竟数目之多容易招惹贼子,他们赶着回国处理公务实在拖不起这样的时间。于是,东方稚等人轻装回国, 将皇帝赏赐的精骑兵带了那么一二百人, 其余人尚在京都城整顿, 数日后才带着剩下的行装出发。借着准备午膳的工夫, 东方稚随同苏许走出门外, 出门时还特意望了一下里头的东方承有没有跟过来。“参见齐王,齐王妃!”“去做事吧。”“是!”苏许又领着南七和鹦儿到后厨转悠了, 东方稚见四下无人,才回过身来看向自己的侍卫长雚疏,语气有些不悦:“怎么,今日还是没有他们的来信吗?”雚疏顿了顿,向她点头。“齐国的公文书信尚可来往,为何他们的书信迟迟没有传来?日前我离开齐国布下的任务, 他们到底有没有放在心上?”东方稚有些恼怒,心里布满疑云,十分焦急。她所说的书信, 是齐王府的侍卫密信, 之前离开齐国曾让鹿蜀对查明老王爷一事多加上心,但凡有点蛛丝马迹都要回禀。可是从齐国来京都,如今又从京都回齐国,这段日子竟然连半句话消息都没有。难道齐国出事了么?不可能啊。齐国的公文每日送到, 大臣们也从未上书齐国朝堂动荡。难不成侍卫们造反么。“主子别急, 他们做事一向有分寸,可能是遇上阻碍了。我们现在已经在回程路上, 待回了国再行处置也不迟。”雚疏同样不知齐国情况,但是为今之计只能先安抚好东方稚的情绪。她何尝不担心呢?别说是鹿蜀的密信,就连孟槐平日总会送到手边的家书都不见一二封,时间长了,她那么淡定的人都开始皱眉头了。东方稚紧咬牙关,突觉头疼。—用午膳时,东方稚的情绪已经平复,看不出半点异样。东方承还是那么吊儿郎当的样子,吃饭时提起东方稚在皇宫里跟皇帝说的那番话,自己哈哈大笑。“我觉得吧,父皇可能真的没有这样的打算,可是你那列一列二列三的话实在太过犀利,父皇又向来疼你,故不想反驳,遂了你的意。”东方稚蹙眉,嚼着饭菜看他:“什么列一列二列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