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v播出了岳宁开学后的两段录像。
一段录像里,背景是岳宁的书法作品,内容是李清照的《一剪梅》。
岳宁身穿黑色中袖针织衫配上一条深紫色织锦缎马面裙,坐下弹奏琵琶,唱起这首词。
这首词经过台湾当红歌星的演绎,在港台很流行。
岳宁用琵琶弹起了这首曲,唱出了这首词,她的声音不似原唱那般含着蜜似的绵软,而是清越如风铃,咬字利落,连“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般的婉转词,从她口中流出也带着三分侠气的利落,偏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声线又骤然柔软下来,听起来竟然含着缠绵温柔之意。
这下两人的粉丝有开心地跳起来,一个个让乔君贤出来说说,乔君贤略带腼腆地说:“我不知道她会唱这首歌,上次她唱给我听的是《彩云追月》。”
好了,娱记又追到岳宁这里,跟岳宁说姐姐们想听《彩云追月》,蔡致远跟她打电话,让她要不开演唱会?门票必然大卖。
岳宁骂蔡致远“神经”,她只是根据词的意境来唱,乔君贤胡思乱想什么?她把乔君贤的胳膊掐了一块青紫出来。幸亏乔君慎和崔慧仪的婚礼,乔君贤得穿长袖,否则……
另外一段录像则是岳宁在新生演讲上举例乔君贤的益美厂,那时候这家厂濒临倒闭,积压了一堆存货,工人都快跑完了,现在已经发展到257人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乔家大少年纪轻轻就深度参与家族的事业,乔家这位小公子,从小就长得特别漂亮,温润有礼,看上去就没他大哥那样杀伐决断,有魄力。
乔君贤读完书回来,就盘下了一家工厂,很踏实地在做事,听说生意还不错。他这样已经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了。
见他和那个特别会来事,一天到晚上新闻的岳宁在一起,有些人还在想,是不是乔家认为自家这个老二不够有能力,所以给他找个厉害的老婆?
直到看到这段新闻,一年之间,工厂从那么几个人扩展到两百多人了?
乔君贤的益美不是上市公司,能够拿到的信息不多,不过大家想知道,记者总归有办法。尤其乔君贤的表哥是htv的蔡致远。
htv的记者去益美采访,进入益美的大门,大黑叼着访客登记本,摇着尾巴过来。
港城的益美现在有六十多人,里面设计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占了一半,还有两条试样和测试生产线,另外三十多人,除了行政财务,就是物流、检验、试制和仓库人员。
他们采访的时候,仓库一直在往集装箱里装货。
到了鹏城工厂,就完全不一样了。工厂的大门敞开着,几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正有序地进出。门口的空地上,堆放着一个个包装整齐的纸箱,工人们拖车来回穿梭,将一箱箱的电风扇和电饭煲搬运上车。
走进电风扇车间,天花板上悬挂着几盏巨大的吊灯,将整个车间照得亮如白昼。这一组工人正在熟练地安装电风扇的扇叶,螺丝批在工人的手里快速旋转,下一组工人在调试电机,将电机小心翼翼地安装到风扇底座上,然后接通电源,看着风扇叶片快速转动。后道工人在进行最后的组装和检验,在车间的一侧,整齐地摆放着已经组装完成的电风扇,等待着打包发货。
电饭煲生产车间同样忙碌非凡。工人们正在操作着各种机器,压制电饭煲的内胆。巨大的冲压机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一块块金属板材在模具中被压制成形状规整的内胆。装配区,工人们将内胆、外壳、控制面板等部件进行组装,他们熟练地连接着电线,安装着按钮。车间的墙上,张贴着“质量第一,效率至上”“团结拼搏,共创辉煌”等标语。
记者颇为感兴趣地问乔君贤:“乔先生,你们也贴这种标语?”
“对。入乡随俗。”
最后乔君贤在办公室里接受了采访,乔君贤介绍他们工厂到上个月为止已经实现销售额一千五百多万港币。
他还特意解释,因为风扇销售旺季已经过去,电饭煲的产量还没上来,所以接下去几个月销售额都不会高了。
记者问他利润多少,他笑了笑:“内地工人工钱,普遍在五十到八十之间,港城的工钱大家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吗?刚好遇到经济危机,全球通胀,我们家又有销售渠道,去年回去找宁宁,正好说起鹏城要开开发区,我们是第三家入驻的企业,建厂的土地不要钱。港城的几个工业区的日租金多少了?具体我就不透露了。我们还没打算上市。”
这点销售额跟乔家的主业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朋友来说,这绝对是战绩彪炳。
这对小情侣,一个赚钱赚得人尽皆知,一个是闷声发大财。
那些大老板,原本看见这个世侄,就打个招呼,作为长辈关心地勉励后辈几句,现在不一样了,打了招呼不走了,仔仔细细问他看法,而且一个个叮嘱自家儿孙,这次乔君慎的婚礼,一定要多去跟乔君贤接触。
全港城的世伯世叔都看好乔君贤,乔君贤却被他哥给嫌弃了。
乔君慎马上要举行婚礼了,他发神经,说岳宁是他妹妹,不让岳宁去给崔慧仪当伴娘。
崔慧仪不高兴了,她认识岳宁的时候,乔君慎知道有这个妹妹吗?
大家都觉得乔君慎莫名其妙,乔君贤还劝他哥,让他别闹,嫂嫂和宁宁关系顶顶好了,宁宁肯定是嫂嫂姐妹团的人。
乔君慎看着弟弟:“到时候宁宁拦着堵门,她一女当关,你能把她怎么样?你挪得动她吗?”
这?好像自己确实……乔君贤看向岳宁。
崔慧仪翻了个白眼:“我让赵熙如堵门。”
婚礼前一晚崔慧仪住回了的崔家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