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捋须说道:“到时让徐景山去便是!”高柔想了想,露出一丝笑意:“徐邈徐景山吗?他在御史台做治书执法,正是我之前的职位。”
“以此职位来弹劾中书,也算正当!”
司马懿点头道:“不过,今日卫公振与我说的分明,他也要就此事上表的。”
高柔嘴角露出一丝无奈之意:“仲达,难道你能管得住卫公振吗?就算他不上表,有什么事与陛下私下一说,却比许多大臣上表管用!”
司马懿倒是不置可否的神情:“我管不了他,他也管不了我。不过按照卫公振的稳妥性子,倒是做不出来什么激烈举动的。”
高柔点头赞同。
……
翌日,北宫,书房内。
只有皇帝和卫臻两人在此,卫臻因此也说的颇为直截了当。
卫臻拱手说道:“禀陛下,臣昨日听说了陛下拆分校事之后,也起了许多想法。”
曹睿说道:“卫师傅请说,不必见外。”
卫臻点头道:“既然陛下将校事的权责收入宫中,由陛下亲自掌管,还不如收了司隶校尉之权。”
曹睿皱眉:“卫师傅是何意?司隶校尉有纠察、弹劾百官之权,乃是朕身边不可缺少之职,因此朕才用卫师傅担任司隶校尉!”
卫臻解释道:“陛下不觉得,司隶校尉之权,与校事有许多重合吗?”
“什么意思?”曹睿问道。
卫臻道:“司隶校尉纠上检下、严刑必断,乃是天子的耳目之臣。但论起监察来说,洛中已经有三个职位有监察之权,不免生乱。”
“三个?”曹睿问道:“御史台、司隶校尉和校事府?”
卫臻点头:“陛下说的不错,正是这三个机构和职位。陛下可知司隶校尉这一职位是从何而来的?”
曹睿说道:“卫师傅莫要卖关子了,还请直接说吧。”
卫臻道:“所谓司隶校尉,名为校尉却有司隶的刺史一责,但实际负责的还是天子耳目爪牙之职。”
“汉武帝设司隶校尉,其实是当时‘巫蛊之祸’涉及宰相与皇家,御史台不便管辖两者,才新设了司隶校尉持节去应对此事。”
“数百年间,司隶校尉权责渐渐变重。”
“桓灵之时,宦官、外戚、士人争斗频仍。在洛中不便动兵,往往是哪一派掌握了司隶校尉之职,哪一派就可以借此职权将反对者入狱。”
曹睿问道:“所以卫师傅觉得这个职位多余了?”
卫臻反问道:“臣倒也想问陛下,监察之职,外朝有御史台来为此事,内朝有校事监察不就够了吗?何必再留着司隶校尉呢?”
曹睿静静的看着卫臻,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自古以来的大臣,得到皇帝信重之后,往自己身上揽权才是常事。
如卫臻一般,任尚书右仆射还兼领司隶校尉的重臣,出于公心欲要将职位放弃,才是难能可贵的少数之人。
卫臻解释道:“陛下,臣倒不是说不愿意做这个司隶校尉。只是细细想起来,这个职位确实有些怪异。”
“将其权责拆分为二,其一可设司隶刺史,如其余各州一样监察各郡县官员。”
“其二可设监察官,监察朝中和洛中的百官贵戚就是。”
“臣只是以为,第二个权责可以和校事归纳到一起罢了。”
曹睿思考了几瞬,缓缓应道:“朕不能应。”
卫臻闭口不言,静静的看着皇帝等待解释。
曹睿道:“朕登基不满一年,可以梳理地方之权责,但司隶校尉乃是朕用来护卫身边的重要职位,朕让卫师傅位居此职还有大用。”
“卫师傅方才说的,朕都听懂了。合理、可以这样去做,但不是现在。”曹睿看着卫臻:“卫师傅懂朕的意思吗?”
卫臻拱手:“陛下圣明,是臣失言了。”
曹睿摆了摆手:“无妨,真的无妨。卫师傅也是为国考虑。”
其实这种监察系统的重叠,曹睿也意识到了有些许不妥。
比如后世的某个朝代,外有言官御史科道,内有锦衣卫。
有锦衣卫还不够,还设了东厂。东厂不够,还有西厂。西厂不够,还有内行厂……
这种事情曹睿是不会做的。
就在两人说着话的时候,钟毓从外进来禀告:“陛下,廷尉有一封上表托我送来。”
曹睿皱眉:“廷尉高柔?为何不通过中书上表?”
钟毓答道:“回陛下,臣也不清楚。高廷尉是自己到了宫门口,将这封上表投递来的。”
曹睿接过书信,展开后看了半晌,重重的摔到了桌子上。(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