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弼让孔兴燮表态支持勤王军。 孔兴燮开始犹豫。 按照以往的惯例,无论他父亲的罪名是否属实。 都不影响他继承衍圣公的爵位。 作为孔家的掌权者,未来的衍圣公。 他首要任务是在保护孔家利益不受损失的基础上,让利益最大化。 在他看来,勤王军虽然已经打到了山东境内。 但优势并不明显。 如果此时表态支持南京。 一旦南京战败,他不但无法从中获利,还会受到牵连。 见孔兴燮迟迟不表态,朱国弼有些不耐烦了。 他本想威胁孔兴燮,逼迫他就范。 但深思熟虑后没那么做。 一是孔兴燮说的有道理,二是山东的局势对勤王军十分有利。 还不到没有孔兴燮表态就无法前进的地步。 不过他并不打算让孔兴燮直接离开,而是还有另一件事相商。 他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孔先生,我还有一件事。” “哦?”孔兴燮坐直身子:“朱大人请讲。” 朱国弼顿了顿:“南京朝廷让勤王军自行筹备钱粮,现在兵临曲阜。刚才军需官来报,说军中钱粮不多,所以我想让孔先生帮忙筹措钱粮。” 孔兴燮皱了下眉。 他知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早就传闻勤王军每到一处,就让当地有钱的士绅和商人捐钱捐粮。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刚才他已经拒绝表态支持勤王军。 如果再拒绝筹措钱粮,恐怕会惹怒朱国弼。 现在是战乱时期,惹怒谁也不要惹怒带兵的将军。 于是他问:“朱大人需要多少钱粮?” 朱国弼反问:“孔先生能筹多少?” 孔兴燮嘴角抽搐了一下。 听朱国弼的意思,筹钱没有上限。 这当然不行,他沉声说道:“朱大人应该知道我朝十七年建奴入关劫掠时,衍圣公府遭到洗劫。不但死了不少人,府中存银也被洗劫一空。如果筹钱没有上限,孔某恐怕无法相助。” “哎咦!”朱国弼摆手:“孔先生想多了。” “哦?”孔兴燮有些意外:“朱大人的意思是?” 朱国弼回答:“我的意思是请孔先生带头给勤王军捐钱捐粮。” “捐多少?” “十万两白银。” “抱歉,衍圣公府真没这么多钱。” 朱国弼连忙摆手:“不不不,孔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表面上让衍圣公府捐十万两,以此带动其他士绅和百姓捐钱。” “事成之后,衍圣公的钱如数奉还。” 孔兴燮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好说,好说。” “孔先生同意了?” 孔兴燮保持脸上的笑意,嘴上却没说同意二字。 这么做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对衍圣公府没有一点好处。 本着不占便宜就吃亏的原则,他不能答应。 朱国弼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压低声音:“孔先生放心,士绅和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朱国弼虽然没说谁三谁七,但孔兴燮非常识趣的知道自己拿三成。 他站起身深施一礼:“朱大人放心,孔某这就回城帮勤王军筹措钱粮。” 孔兴燮回城后立刻召集城中有名的士绅,向他们传达了捐钱的想法。 城中士绅虽然不想捐,但孔兴燮捐钱意味着这件事没得商量。 于是乎。 士绅率先捐钱捐粮,百姓们紧随其后也捐钱捐粮。 拿到钱后,朱国弼先是把衍圣公府的钱悄悄退回。 剩下的三七分账。 两天后,朱国弼再次出发北上。 每到一处。 当地守军便望风而降。 没有投降的济宁州反而成了另类。 朱国弼本想绕过济宁。 但济宁濒临运河,是漕运要塞。 为了确保漕运无忧,朱国弼率领部分主力返回济宁再次攻城。 随着伤亡日益增多,而城外又无援军。 济宁城也选择了投降。 在吸纳了各地降兵,外加新招募的士兵后,朱国弼总兵力已经高达七万! 他率兵沿着运河北上,抵达东昌府后向东杀向济南。 此时的济南尚在混乱之中。 因为那些被东厂和锦衣卫带走的官员都被带到了这里。 听闻朱国弼大军将至,东厂太监下令放人。 众人疑惑间。 太监留下一句死守城池,戴罪立功便匆匆离开济南。 众人都惊呆了。 尤其是张煌言和张名振。 他们二人在兖州府的时候就有机会戴罪立功。 在丢了这么多城池后,又让他们死守济南戴罪立功。 简直就是胡闹。 一个官员说道:“东厂祸国殃民,咱们应该联名弹劾东厂提督张容。” “对,联名弹劾他。” “走走走,写奏疏去。” “诸位别急,”张煌言大声说道:“叛军不日将至,张容要弹劾,济南也要守。” “对,咱们一边守济南,一边写奏疏弹劾张容。” 统一意见后,众人开始清点城中兵马粮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统计得出。 城中粮草充足,但士兵只有不到三千。 张名振说道:“这城根本没法守!” 张煌言问:“怎么没法守?” “兵力太少。” 张煌言说道:“咱们可以临时招募士兵,反正又不用出城野战,只要待在城墙上就行。” 张名振摇头:“还是不行,据我所知朱国弼为了攻城准备了大量火炮。济南城墙年久失修,恐怕经不住火炮的轰击。” 张煌言嘿嘿一笑:“你可知道建文时期的名将铁铉?” 张名振先是一愣,随后也笑了起来。 铁铉是建文时期的名将。 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 攻到济南城下时,遇到了铁铉。 朱棣用大炮轰城,铁铉就把朱元璋的画像悬挂在城头。 又亲自写了一些朱元璋牌位,分别放在城墙的各个垛口旁。 朱棣见状只能撤下火炮,继续围城。 三个月后被迫退兵。 不过朱棣还是在建文四年攻破了济南城。 铁铉逃到淮南一带时被捕,最终被凌迟处死。 张煌言打算借鉴铁铉的办法守城。 但是在先帝的人选上犯了难。 上一位皇帝是天启帝,是崇祯的哥哥。 用他的画像和牌位似乎不够分量。 再之前是泰昌帝。 可是泰昌帝登基不到一个月就驾崩。 用他的画像和牌位似乎又显得不够尊重。 经过讨论,张煌言决定用明神宗的画像和牌位。 朱国弼赶往济南府的时候,城中昼夜不停赶制明神宗的巨幅画像和神灵牌位。喜欢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