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1章 给你们露一手
“有了答案?”
听到这句话,所有坐在地上死磕三角形面积的学者们都抬起了头,齐刷刷地看向辛子秋,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
他们在地上划拉了这么久,还没什么头绪,这少年就用眼睛看了一会儿,便得出结果了?
这不可能!
这世上自欺欺人者太多了,即使事实摆在眼前,所有人都知道辛子秋曾经解开了金牍上的算题,用的方法也独树一帜,但心中到底是不服气的。
千百年的王权统治,让大部分的人都习惯了盲目地迷信权威,轻视后进。
即便是大学问家,也难以免俗。
辛子秋的名字他们是第一次听说,心中都是一般的念头:这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晚辈,大概只是运气好,歪打正着而已。
尤其是在今天亲眼见到这位辛校尉,发现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时,学者们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时侥幸,仅此而已。
就在刚刚其他人努力研究算题的时候,辛子秋站在一旁并没有参与,不少人就已经认定他是看到难题胆怯了,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可见并没什么真才实学。
这其中尤以张允为甚。
这位主簿大人掌管司天监多年,是已故的司天监丞楚衍的得意弟子,跟贾宪也算是同门师兄弟,在天文历法上都有建树,名气颇大。
在他的心里,术数是一门经验性的科学,需要大量时间来积累和掌握,绝不是什么天才可以凭聪明才智所领悟出来的。
因此张允对年纪轻轻的辛子秋格外反感,认为他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大概不知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买通了贾宪,窃取了他的研究结果,用来为自己加官晋爵。
奇怪的是,贾宪还一直为他说好话,一副推崇备至的样子。
哼,搞不好,这姓辛的就是贾宪选定的未来孙女婿,所以才跟他狼狈为奸,推他上位。
文人恶毒起来,比普通人更加富有想象力。
辛子秋看着众人投来的各种惊疑不定的目光,自然明白他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可心中却坦荡无比。
他熟读数学史,知道中国古代的学者们对待术数的态度。
他们的一切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善于归纳总结,精于数字计算,但至于什么公理,逻辑和演绎都成了旁门左道,被抛开不管。
中国古代的算经当中,也极少会对解题术文给出证明。
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大家,遇到同样的问题,照着做就得了,别问为什么,问了也没用。
因此这些有名的算经,更像是工具书或者使用手册,而不是培训育人的教科书。
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是古人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古代中国科技发达,却始终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数学理论的原因之一。
辛子秋想改变这一切,便要先树立自己的权威,才能慢慢将自己编写的教材,和得自现代数学理论的一套思维方式推行出去。
当然,来自西方的演绎和归纳未必就是最好的,但毋庸置疑,这是个很不错的起点。
因此,他也并不客气,反而存了出风头的心思,故意要在这些学者大儒面前露一手。
而且不能给他们怀疑质问自己的机会,必须要一下子就镇住所有人。
只见他笑眯眯地走到石门之前,也不说话,而是从地上捡起了两枚用分别标着“八”和“四”的石块,直接插进了门上的窟窿之中。
众人大惊失色,刚想出手阻止,可辛子秋动作极快,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张允大叫道:
“辛子秋,你做什么……”
激动之下,直呼其名,连基本的礼节都不讲了。
辛子秋微微一笑,也不解释。
而在石块插入的瞬间,只听咯吱吱机簧响动,尘封不知多少年代的石门应声而开。
这下四周一片安静,就连张允也是长大了嘴巴,后半截话竟然说不出来。
洪太尉见到石门开启,满意地点了点头,便准备招呼众人进入。
这时张允却指着辛子秋说道:
“侥幸,侥幸而已!辛校尉,你无根无据,便擅自作答,乃是刚愎自用,好大的胆子!若是你的答案有错,岂不是误了大事?”
贾宪觉得这位师兄咄咄逼人,有些过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再吵闹。
可张允依旧不依不饶,对洪太尉高声说道:
“太尉大人,我众人呕心沥血,为求结论数字严谨,几番试验。可辛校尉却故弄玄虚,靠着瞎猜胡乱摆弄机关,将官家重托视若儿戏,请太尉将他治罪。”
洪太尉不置可否地看了看他,又看向辛子秋,淡淡说道:
“辛校尉,张主簿说你是瞎猜的答案,可有此事?”
辛子秋淡淡说道:
“当然不是靠猜的,两枚石块,有九十种组合方式,卑职可没那么好运气,一猜即中。”
张允怒道:
“你不是猜的,又没有测量,难道单凭一双肉眼,便能看出三斜之积?你是神仙么?”
辛子秋微微一笑:
“张主簿,不如咱们打个赌,若是我讲出解题的术文,你又觉得合理,便让我在司天监开讲堂,传授术数如何?”
张允万没想到他居然提出这个条件,愣了一下说道:
“那我若是觉得不合理呢?”
辛子秋笑道:
“那要打要罚,悉听尊便。”
张允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也不由得有点好奇,但仍不相信这个少年不动手测量,便能知道三角形的面积,于是点了点头道:
“好,只要你言之成理,我便让你来司天监开课。”
辛子秋瞧了瞧洪太尉,见他并没有急着催促,反而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便放心大胆地说道:
“以小斜并中斜,再并大斜,餘半之,得廿四。”
三边长度相加再除以二,众人都是久习术数之人,也不用算筹,便知道辛子秋这一步算得没错,只是不明白他的用意。
“以廿四减小斜,得一十四;廿四减中斜,得七;廿四减大斜,得三。以廿四次第乘此三数,得七千又五十六,开平方得积,为八十四。凡三斜之形,皆可按此法求积。”
这便是著名的希罗公式。
众人拿出算筹来一番演算,果然分毫不差,都觉得神奇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