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想了想,说道:“应该是还在翰林院做修撰,不过算算时间,明年洪德七年的那批庶吉士,应该就要补缺做官了。” 洪德七年的那一批进士,是当今皇帝亲政之后的第一批进士,皇帝本人对这批进士,也是格外看重的,因为这一批进士,将会成为未来洪德朝的基石。 程抚台微微摇头道:“状元郎出翰林院之后,的确有机会进入中书,成为所谓的储相,不过那要中书的宰相跟陛下推荐才行。” “如果做得好,便有机会成为六部侍郎,然后再以六部侍郎的身份擢入中书拜相。” 沈老爷毕竟没有太多官场经验,微微摇头:“不太清楚。” “然而历代状元之中,能够走完这条路拜相的并没有几个。” “再加上你在兵部的资历,今年年底你回到建康之后,就有可能进入六部历练,如果陛下看中你,把你擢入吏部,到时候你同科的那位状元郎,去吏部求官的时候,说不定还要求到你的头上!” 不过他在心里,还是否定了程廷知的看法。 当今皇帝,之所以如此重用沈毅,甚至屡屡破格提拔,绝不是把沈毅当成宰相来培养的,而是因为他看中了沈毅办实事的能力。 而对于皇帝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都只会干一件事! 不是北伐,就是在准备北伐! 那么,北伐就不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了。 因此,沈老爷的前程,并不在中书省那五张宰相的椅子上。 所以他今年回到建康之后,也不会像程廷知说的那样,进入六部历练,他在六部……只可能是在兵部。 沈毅自己琢磨了一番之后,对着程廷知摇了摇头:“中丞一番教导,让我受益良多,不过中丞还是有些想当然了,当今陛下的想法,与中丞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 程抚台站了起来,微笑道:“那咱们就改天再继续闲聊,我送子恒出去。” 沈老爷摇头笑道:“哪里有二品大员送五品官出门的道理?让别人看到了,说不定还要在背后说中丞的坏话。” 程抚台摇头道:“你我忘年之交,送一送朋友有什么稀奇?” 沈老爷哑然一笑:“我家弟弟至今虽然没有婚配,不过婚姻之事,他恐怕有自己的想法。” 沈老爷微笑道:“我在建康,也认识不少人,今年过年回去,要是碰着合适的,我可以当个媒人。” “这没问题。” “这倒不必。” 两个人一边走路,一边说闲话,程抚台一路把沈毅送出了巡抚衙门大门,一直到沈毅上了马车之后,他才背着手,回到了巡抚衙门里。 一觉睡醒,已经是下午了。 “又有信?” 一般蒋胜等在卧房门口的时候,就是有一些书信要递给他。 “公子,薛将军来信。” 信里的内容是,他们在广东剿灭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倭寇,并且发现了几个倭寇的聚集地。 这封信……字迹不太好看。 内容并不长,大概是说薛威所部已经从两千人扩编到了三千五百人左右,并且基本确定了几支倭寇的窝点。 “六月之前,当能剿灭大部分倭寇,至于小股倭寇,见到我抗倭军大旗,立时便逃的无影无踪……” 沈老爷放下书信,长松了一口气。 现在,广东剿倭进展顺利,终于让他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在心里嘀咕了这么一句之后,他看了一眼蒋胜,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我现在去写一封信,你立刻派人送到乐清去。” 蒋胜恭恭敬敬的低头道。 许员外 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些扫尾的工作了。 沈老爷在皇帝心里的权 试想一下,有一个列了计划书分分钟就能给你完成的下属,那么他下一次再提交计划书的时候,又有哪个老板会不相信呢? 收到了这份消息之后,沈老爷没有怠慢,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给薛威回了一封信,叮嘱薛威不可大意,要步步进取,哪怕剿倭的进度慢下来一些,到七月份八月份清理干净广东沿海的倭寇,沈毅这里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他身上还带着一封老相国张敬给他的书信。 蒋胜先是点头,然后开口道:“公子,许员外今天傍晚时分,应该就能到福州了……” 蒋胜挠了挠头道:“小的刚到建康的时候,是跟着许员外吃饭的,对他自然要尊敬一些。” 沈毅颇为赞许的说道:“难得你不忘本……” 沈老爷琢磨了一下之后,开口道:“今年年底,咱们回建康之后,明年应该就不会再来东南了,你跟着我这两年多,东奔西走的也颇为辛苦,到时候放你几天假,你带着家里的妻小,一起回江都看看江都的母亲……” 蒋胜微微低着头,低声道:“是,小的明年,便回去探望……探望二老。” 蒋胜低头道:“公子的性格,小的是知道的,小的知道您的意思……” “你领他来见我就是,晚上也不要让他走了,就让他在杏园里住下。” 沈毅睡了一觉之后,已经清醒了很多,回到书房之后,果然见到自己的书桌上摆着几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