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
文龙家“搓炕脊”的那几天,正赶上阴沉沉的谷雨时节。
那几日,蔡晓天天抱着半导体收音机听天气预报,总算预先找到了一个可以“脱炕坯”的晴天。
头一天下午,文龙就挖来一大堆粘性土,摊在地上,土堆四周筑起“土坝”,围成一个粘土的“泥凹窝”1状。
大“土凹窝”里浇透水后,他就高高挽起裤腿儿,“噗嗤噗嗤”地赤脚上阵,连脚踩带足碾地把泥巴踩均匀了,抬足落脚间,“觉摸”着踩得粘性差不多了,再撒入适量的“麦穰儿”,(加“麦穰”,如在水泥预制件里加钢筋,同样是为了增强坯泥牢固度,防止成品“脊坯”干后断裂。)继续“噗嗤噗嗤”地踩……
那年代,玩泥巴大概是小孩子共有的天性吧!爹爹赤脚“踩泥”这个活儿,唤弟最喜欢了!
爹爹和坯泥的时候,她也不顾得出去“跳房儿”2、跳皮筋了。蹲在一边儿,不耐烦地等待着。一俟文龙把大“土凹窝”里灌满水,她就把裤子高挽到大腿根儿,迫不及待地踏进稍微还有些凉的泥水里去了。
她“呵呵呵”地笑着,手舞足蹈地踩起烂泥来……
唤弟一边踩一边偷着乐呵:想平时自己出去玩,不可避免地弄一身灰回家,总免不了挨母亲的“白眼儿”。今天就不同了,她可是“奉旨玩泥”的,就算浑身溅满了泥点子,母亲也不会责备的……她越想越恣儿,故意地使劲儿踩踏着,泥点子果然不负所望地溅了她一身一脸。
这样一来,她愈发兴高采烈:“哈哈哈”的笑声更加响亮了……
一群和唤弟一般大的孩子被她快乐的笑声引过来了,他们站在一边看着文龙父女“噗嗤噗嗤”地踩泥,一双双眼睛里满溢着羡慕。
“真好玩,凯旋、孙栋、孙梁、伯海、伯涛、青衣、绿衣……你们也进来玩吧!”
几个渴望了半天的小孩子,好不容易等来唤弟的“邀请”,除了一脸冷静的青衣,其他人全都兴致勃勃地挽起裤腿儿,准备下泥。
“伯海、伯涛、绿衣,你们敢进去弄脏衣服,我就回家告诉妈,喊她来揍你们!”站在坯泥边观望的青衣大声恐吓着,试图阻止弟弟妹妹们“下海”。
“哟嗬——‘小青蛇’长本事了!叫你告状……”伯海、伯涛一对眼神儿,二人迅速来到大姐跟前,四只手捉住她的两条胳膊,“劫持”住青衣就把她连拉带拽地拖入了泥水里,才不管姐姐还穿着鞋子、没挽裤腿呢!
“哈哈哈……”
“和脊泥”就像“和面”一样,踩的时间越长、踏的次数越多,就越好……
很快,文龙就跟嘻嘻哈哈的孩子们“和”好了一大岭的“脊坯泥”。
剩下的就是等了,文龙和孩子们都回家吃饭,睡觉了……
月光下,坯泥静静地呆着,又老实地自行“饧润”3了一宿儿。
第二天一早,文龙就和媳妇爬起来“脱脊坯”:蔡晓选好平地,摆好“脊挂子”4,用手扶牢。文龙用大铁锨掇来满满一锨坯泥,“呱唧”倒入“脊挂子”里,用手使劲塞泥压实。
塞坯泥也是有讲究的:中间要塞实,四角要塞严,底面要塞匀,坯面要抹平。
抹平坯泥后,文龙双手慢慢地平提起“脊挂子”,于是一块湿的“脊坯”就搓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