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惯性阻尼器就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它在飞船中所生成的额外引力场可以让过载维持在1g的水平。
所以赵玄才非常认真的对待这次转运作业,同时也是机密程度最高的一次转运。
有赵玄这样的人才在,彭飞一点都不发愁,只要国家支持,赵玄自然会带给这个世界以惊喜。
哪怕是“神舟”星际飞船,也会在这两个过程中产生不超过3g的过载。
年老就受不了了。
目前最要紧的就是地外星球探索以及太空空间站的建设工作了。
抵达机场之后,经过严密的检查,设备被叉车送上了运输机。
文章里的内容如果投放到国际期刊的话,别的不说,哪怕诺贝尔物理学奖拿不到,今年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的世界航天奖一定也是赵玄的。
机密到整个运输团队里,只有赵玄以及火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知道是什么。
每架“神舟”星际飞船都将在这里完成生产、改装、维护的工作。
除了过载产生的影响,现在在太空中“神舟”星际飞船之所以没办法达到全速,也就是超越第二宇宙速度的速度航行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忽视在减速过程中,惯性对航天员的影响。
当然由于惯性阻尼器的反应时间不可能为0,因此实际感受到的过载和做飞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至于他们1院,原有的火箭技术已经全部封存,全力开展对“神舟”星际飞船的研究,准备发展衍射型号。
这样一来有了,就为普通人前往太空,甚至为将来修建太空城市,扫平了技术上的阻碍。
直到现在,彭飞都忘不了之前看到有关“惯性阻尼器”的理论研究时有多震撼。
看着19人很多,但轮替下来,根本没几个。
从每秒42km/s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变成42km/h,估计飞船里面的人得被惯性甩出去。
其实在太空最需要的除了能够驾驶星际飞船的航天员,还有进行科学研发的航天员,也就是一些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想要完成这些工作,最缺的资源除了硬件,还有航天员的缺乏。
真正可以做到普通人哪怕没有经受训练也可以像坐飞机一样,搭乘星际飞船。
杨威院士因为心梗动手术之后,负责“神舟”星际飞船的总工程师也变为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也就是负责毁灭世界的一院。
受过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当然可以承受这个过程,但对普通人来说,身体素质不达标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承受这个力。
彭飞早已带人等候在机场。
其实实在是赵玄不愿意,否则航天科技集团8个研究院,赵玄都可以担任其中一个研究院的负责人。
随着“呲”的一声,运输机轮胎与地面接触在了一起。
彭飞也做好提货的准备,至于保密严格程度,颇有上世纪搞蘑菇蛋时的样子了,让经历那番岁月的彭飞无限感慨。
已经有很多年这个机场没有这样热闹过了,一步一岗一哨,空中战斗机护航,地面甚至把装甲部队拉了过来。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