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渤海郡的捷报传回,蓟县上下很快也热闹起来。
即便魏哲入主幽州后,各郡早就习惯了胜利,但这捷报终究是听不厌的。
民心也好,士林名望也罢,有时候就是靠一场场胜利累积起来的。
于是没过多久,渤海大捷的消息便传遍了幽、辽、瀛三州。
毫无意外,冀州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数日后。
邺城,州牧府。
“……钟扈于城下列阵,初时纵贼渡河,后率步骑两万以堂堂之阵在重合城南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尽弃辎重,欲奔走渡河,然为魏军绕后所阻,再次大败黄巾贼,俘虏余众二十万人,幕府司马华雄阵斩青州黄巾渠帅张饶,缴获车甲财物无数。据闻左将军魏哲已上奏朝堂,表封钟扈为都亭侯。”
随着探子话音落下,大厅内顿时一片死寂。
包括许攸等人在内,一众冀州文武都不由脸色微变。
要知道他们刚刚才收到消息,寇掠泰山郡的三十万青州黄巾贼已经被泰山太守应劭击退了,应劭率文武大小十余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
可即便如此,应劭的战绩也可称之为大胜了。
先前探子回报时众人对应劭还赞不绝口,建议袁绍招揽此人。
只是现在和钟扈的战绩一比,应劭显然就不够看了。
即便是审配都忍不住抚须而叹:“未想魏公威麾下,竟还有如此大将?”
审配不是不清楚钟扈的底细,但正因为知道他才更加惊讶。
要知道像钟扈这种出身卑微的武夫,多以勇力闻名沙场,少有大将之风。
怎么说呢,钟扈的表现让审配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卫青。
因为卫青不仅仅是其母卫媪和平阳侯家宾客私通生下的,幼年时还被生父当成奴仆来驱使,命其放羊,长大之后也不过是平阳公主的骑奴。
钟扈的战绩自然远不能和卫青相提并论,但不知道为什么,审配就是觉得两人挺相似的。
只是听了审配的感慨,上方的袁绍面色反而更加难看了,当即便面色阴沉的拂袖而去。
见此情形,堂下文武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貌似说了不该说的话了。
没办法,谁让两边对比的结果有点惨烈呢!
冀州这边连区区一个河内郡叛乱都没能解决,甚至还搭进去一个猛将麹义,搞的邺城这边灰头土脸的。相比之下魏军那边却大出风头,也难怪袁绍会有些破防。
然而看着袁绍离开的背影,许攸、审配等人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真不是他们不给力,实在是局势所迫。
毕竟现在冀州已经同时开辟了并州、青州、安平国三处战场,实在没有更多人力、物力来对付河内叛军了,能把河内叛军抵挡在冀州外面已经很不错了。
实际上就现在这个局面,审配都觉得有些危险。
纵然冀州再如何富庶,那也扛不住四方同时大战呀。
明明冀州的地理位置颇为不错,也不知道怎么就混成了四战之地。
也就是兖州方面还有曹操顶着,否则审配都想建议袁绍厚赏招抚麹义。
那什么,麹义说得其实也没错,袁绍有时候确实有点小心眼了。
麹义不就是平日里有些骄纵么,怎么能因此就对他赏罚不公呢?
现在好了,冀州好不容易有个大将,结果还让他们自己给逼走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