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蛋不等冷萍说话,就嫌举手投降道:“姐姐,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不听你的话不去读书,可是这铁皮炉子的生意真的好呢,我今天一天就赚了五两银子呢,这会儿就要过年了,大家也都舍得花钱呢,姐姐,要不这样,我就卖一个月,就年前,等年后我就去念书,成不?” 这一笑,倒是将郝蛋笑的莫名其妙了,他也跟着傻乎乎的笑,可是那笑容明显的僵硬。 “郝蛋,方才在城里,是姐姐错了呢,姐姐不应该不听你解释,就给你一巴掌,脑袋还疼不?”冷萍摸摸郝蛋的脑袋。 “郝蛋你不喜欢读书,喜欢做生意,我也瞧出来了,我实在不应该强迫你,只是这书还是要读的,我问你,你也读了一年书了,都认识多少字了?我给你买的那些书,你都能瞧懂不?”冷萍每次回来,都会给郝蛋跟石头捎带两本书,如今一年的光景,郝蛋跟石头的屋里,几十本是有了,那些书大多是些杂记或者是记载各地风土人情的,算不得正书,石头从来不瞧,他醉心于练字与教孩子读书呢,郝蛋则瞧了不少,那些八股文他瞧得别扭,这些野史杂记什么的,却是喜欢的很,早已经瞧透彻了! “我又不是夫子,考你那东西干啥,这么说来,那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冷萍笑道。 “这么说来,你没有落下学习?”冷萍越听心里越高兴,拉着他在院子的石凳上坐下来。 冷萍问道:“那郝蛋为啥还要看下去?” 冷萍心里感动,郝蛋竟然这么无条件的相信她!其实那些书她也没瞧呢! 冷萍的话还没有说完,郝蛋立刻就摆手道:“不累不累,我喜欢做生意呢,喜欢钱从手里过的感觉!” 郝蛋一听,格外的欢喜了,这会儿才吞吞吐吐的说道:“姐,我有账本呢,我给你瞧瞧!” 冷萍瞧着,也就指点他怎么记账,两个人有说有笑的,瞧得花儿都嫉妒了。 冷萍一把将花儿拦在怀里,“嫂子怎么会不管你呢,嫂子可是听说花儿挣大钱了呢!” 其实从今年年初的时候,各地的绸缎铺子就有了绢花,不过样子都是仿照花儿的,为这,花儿还专门去了城里一趟找冷萍,要了一些时新的样子,而且不光做簪子,还做了发卡什么的,尤其是针对小女孩的饰品,做了许多,一下子又重新抢占了市场,再加上几个绸缎铺子都与冷萍签了合同,那绸缎头子都给花儿的,所以那些人,没有大量的绸缎头子,也只是做个几十朵而已,若是用整匹的绸缎,又不值当,毕竟这绢花一个几文钱摆在那里,只是算小生意,所以如今城里最大的绢花供应还是花儿,不过花儿与郝氏也就只有两只手,随着绢花向外走的越来越多,也有些供不应求了! 晚上,郝氏就将于林氏唤来,跟她说了让她帮忙来加工绢花的事儿。 于林氏的手冻得通红,都裂了口子了,是因为常年浆洗衣服所致。那丝绸怕划,手若是粗糙了,一划一条丝,一整条就全废了! 说实话,她其实早就眼红花儿这绢花的买卖,一天到晚的在家里坐着就成,比她去城里坐在城门口揽活,大冬天的在河边浆洗衣服,不知道舒服多少倍,最重要的是长趟,不用担心没活儿做,可是她的手…… 于林氏一听,赶紧感激的点头,拉着冷萍的手,一时竟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像俺年轻那会儿的手了,嫁给学良爹,俺也没受啥苦,就是学良爹走得早……”于林氏说着,那眼睛就湿润了,哄得郝氏也禁不住的抹眼泪。 郝仁一愣,“送啥礼?” 郝仁一瞧,便知道冷萍又在忙活郝蛋与石头的事儿,当即有些不情愿,可是还是硬被冷萍拉上车。 严夫子这几日早就等得心焦了,一瞧见冷萍前来,这次也不装模作样了,赶紧上前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那两个学生?这小的几岁?” 严夫子一愣,“怎么?你还不满意?那尖子班,可是全城童生试的前十名我才肯收的,你这……” 严夫子缓缓的捋了捋胡子,“这才像话!”你这上学了,但是换成另外一个条件,你这里的藏书,得随时让郝蛋挑两本带回去去读,若是有不懂的,可以前来请教您,您可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哦!”冷萍又说道。 “就因为您宝贝,才跟您商量呢,作为交换,我也拿出我的藏书来好不好?”冷萍笑嘻嘻的拿出一沓子宣纸来,上面是她口述,石头与郝蛋记下来的《三国演义》,正好是刘备三顾茅庐那一段! 冷萍见时候到了,立刻一把将那宣纸又收了回来,叹气道,“不过是个小故事,与夫子的藏书比起来,不值一提!” 冷萍立刻将那达子宣纸向他怀里一塞道:“成交!” “这就是小说,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本书瞧完,我保证严夫子你也会写!”冷萍得意道。 在书院里溜达着,石头望着一排排的书屋,还有些不敢置信。 “怎么?你知道这里?”冷萍问道。 那私塾的夫子,也不过是个秀才,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应考,自然对这大名鼎鼎的文翰书院十分的向往,不过可惜的是,这文翰书院招收的全是青年才俊,像私塾夫子那高龄,绝对不会入这文翰书院的大门! 石头点点小脑袋道:“石头知道,大哥都读了那么多年书了,石头才读了两年,自然是不能比的,不过石头会努力的,若是有不会的,也会请教夫子的,相信不长时间,石头一定会赶上去的!” 这会儿,郝蛋则跟郝仁在严夫子的藏书阁里,望着那一排排的书籍,郝蛋一下子瞪大了眼,“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书要读呢!” 从书院出来,冷萍打算去瞧瞧阮夫人与孩子,没有想到一到阮府,就见周海正带着人向马车上搬东西,十几个下人在门口出出进进的,似乎要远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