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知秋显然没料到凌一这么大方,她先前嫌弃凌一过分善良,连俞岁寒这种坏人都救,但她不得不承认,当一个人的善良惠及她自己的时候,她很难去责怪对方。这次,两人也算是稍微缓和了破裂的关系,十八楼的五个住户关系恢复如初。凌一和魏姐的交易也大胆起来,她用几十斤木炭和魏姐换了发电机,这两样东西在末世前完全不等价,但在末世里,木炭的价值不比食物低。燃油很贵,魏姐自己用不上,但也给凌一搞了点,她自己从中赚点差价。凌一接受魏姐的开价,毕竟魏姐那边能联络人送到楼下,比她去安置区交易市场换更安全,也更低调。有了发电机和燃油,凌一就着手对房屋电路进行改造和连接,至少能保证供应基本用电。当被风雪吞噬月光的黑暗客厅,终于亮起白炽灯光时,凌一听见俞岁寒激动欢呼:“来电了!”两位老人适应光亮后,忍不住跟着拍手:“好好好,这下终于看得见了!”俞岁寒有电用的第一件事,那就是给自己的手机笔电充电。手机屏幕亮起,照在俞岁寒盛满惊喜的眼里,如重获至宝般开心。凌一也拿出了手机充电,此时信号全无,网络更别想,凌一打开手机也只是为了寻找她末世前下载的离线地图。凌一记得俞知秋的观众说过,中后期各国政府都会采取措施将全人类集中在一起。其中有各国各地区的避难所,而B市所在的南方各省建立了一个联合避难所,位置在离B市车程十几个小时的C市。末世前驱车都要十几个小时,末世后不知道要怎么抵达。避难所在C市,但具体位置在哪无从知晓,只有等现在的安置区政府通知。凌一打开手机的收音机功能,发现不管用,手机的收音机功能比专门的收音机要差很多,接收距离很短,信号断断续续,看样子,她们还是得多和魏姐打好关系,才能从魏姐那儿得到一手消息。但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有避难所的消息,凌一不知道,观众们也不知道,小说里的细节无法覆盖完整的一个小世界,故每一环可能出现的意外,都有可能造成任务者失败,也只有那些完成任务的员工,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而观众们爱看的,就是这种不定数,不然,她们直接看小说,不就知道一切细节了吗,干嘛还非得来看任务者直播。在避难所没有消息之前,凌一和俞岁寒要做好长期对抗极寒的准备。用发电机发电来供应空调,这太奢侈了,她们俩发电主要是供给一些电子设备充电,以及给凌一需要的一些设备充电。末世前凌一买了很贵的备用移动电源,几个月也差不多用完了,现在得充电。移动电源不难买,就是贵,祁婆婆的存款不多,凌一买了更多的生活物资,移动电源就买的不多。有了电,家里的各种电器也能用,包括电煮锅、电磁炉、烤箱等等。虽说凌一准备的食物充足,但是烹饪食物所需的天然气、电力、木炭等等稀缺,所以烹饪方式比较单一,都是冲着节省、高效去的,食材也不多,主要以补充能量为主。凌一在自家小阳台和魏姐的大阳台搭建了一块木板,木板是从楼下一户没人的屋里拆下来的门板。现在楼里每天冻死、饿死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撑不住,拼死也要冒着风雪前进,挤到安置区去寻求庇护。安置区挤归挤,好就好在这么多人有官方管着,一来不会有明目张胆的抢劫和杀人,二来会有集中供暖,不至于冻死。灾民们白天出去找物资,晚上给安置区上缴小部分,剩下的也是能自己留下的。故,对许多无力自保,又缺炭缺柴的人家来说,去安置区挤挤是最好的选择。楼里住户搬走的搬走,死的死,空出来不少房子,杨牧那拨人早就搬进了十八楼空出来的1806号房。1806最初没有人住,后来被五楼一户人家占了,这户人家听说是冻死在某个寒冷的夜晚,现在杨牧搬了进去,同时还有他的几个兄弟,以及捧他臭脚的俞家人。苏敏原先是负责一家四口的家务,俞岁寒走后她轻松一点,现在好了,负责一屋子八个男人的家务,为了保暖,屋子的门窗时常紧锁,八位男子汉的气味熏得苏敏嗅觉都快失灵了,她也只能任劳任怨地干活,谁让自己儿子如今跟着杨牧混呢,每天好歹还能分到点物资。凌一的门板就是从人去楼空的房屋里拆下来的,她也不管别人会不会回来。三张门板叠在一起,别说运送物资了,就是来两个人在上面走来走去也没问题。再加上门板在寒冬里冻得梆硬,凌一撒了点水在上面,结成冰后,交易的东西用篮子放在冰面上,用一根绳子捆在两端,拉动很方便。同样,凌一在自己的大阳台和俞知秋的小阳台也搭了个同样的运送通道,方便三家互相交换物资。魏姐手段多,总能换到一些稀罕玩意,她便靠着赚差价,维持着自己的生存所需。凌一和俞知秋都是不缺食物的主,和魏姐交易的时候也大方,魏姐越来越“富”,能搞到的物资也越来越多。一些末世前的小东西,末世后很难再见到的东西也能搞到,凌一为此,没少在魏姐那儿花“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