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还说,她们就别想着把韩春接来家里住了,她从夏风那儿问过韩春家的情况,人老两口就只有韩春一个孙女可以依靠,你把人给接走,老两口哪里放心。别说是老师了,就是韩春的爹妈来了想把孩子接走,老两口怕也是不让。夏风激动到不行,难以控制地伸手按在了凌一的肩膀上:“这真是太好了,三姐人太好了,肯定也是看在你和小小的份上,想着能帮就都帮了,这下好了,不仅一个韩春有希望了,千千万万个韩春都有希望走出大山了。”其实,凌一想,就算没有她和赵小小跟三姐的那一层亲戚关系在,三姐也会资助茶水镇中小学,因为原剧情里原身重男轻女,赵小小更是从不曾和三姐有过多接触,但三姐依旧拿出了钱来开厂、建校舍。就好比,哪怕没有凌一和赵小小,夏风依旧会在之后的某个时刻,再去走访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读书的家庭。凌一的参与,改变的是这些事到来的早晚。凌一认为,在这之中,她并没有起什么大的作用,早或晚,该发光的人总会发光,该照亮无数人前路的明灯也不会因为她未曾到来就熄灭。但凌一不知道的是,早晚的顺序很重要。早一刻,或许就能照亮更多人。夏风或晚或早都会去走访许多家庭,但在凌一不曾掺和的那条时间线里,夏风到底还是因为分、身乏术,错过了韩春。错过韩春对夏风来说没什么大的影响,但对韩春来说,却是她的一生。有了三姐的承诺和帮助,夏风兴奋到晚上睡不着觉。三姐是那种说一不二的人,她肯定不会食言。第二天夏风再次踏上了进韩家坝的路,凌一双休的第二天也跟去了。在夏风的劝说下,外加她承诺说学校这学期有资助名额,一学期能申请到两百块的资助,船费够了,多余的钱还能给孩子买双能穿的鞋子,韩家老两口也是千恩万谢,对夏风止不住地感谢,就差没老泪纵横了。韩春得知自己能去上学了,欢呼一声,突然想起自己一个暑假没洗的书包,哀嚎一声,赶紧去把书包洗了。离开学不远了,夏风从韩家坝回来,第三天又要赶着去给别的学生家访。除韩春以外,还有大概八名学生在上学期期末透露过下学期可能不来的意思,夏风对比着学生家庭信息的名单,挨个去找。一天走一家,好歹是在开学前把这些家庭都走了个遍。后面几天凌一就没跟去了,因为除了韩春家,其他几家的环境没有那么差,好歹走路坐车能进村。外加上最近几天都不下雨了,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凌一还得做生意,就随夏风去了。后面几天,夏风还劝说小王老师跟她一起,小王老师虽然也惋惜那些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读不了书很可惜,但她并不想多费心思去家访。这城里的学校都做不到家访,她们这种乡下学校家访做什么?但城里学校家访的目的和夏风家访的目的可完全不同,劝不动小王老师,夏风就一个人去。刘大姐那天就知道了夏风在四处奔走,为了学生读书的事。她赶紧劝自己儿子去嘘寒问暖,跟夏风一起奔走。可周海自己也要上班,学校暑假放假,他又不是老师学生,只能说周六周天陪夏风去家访。但是周末的时候,凌一也在,夏风更喜欢和凌一说话,他跟去了也只能尬聊。至于凌一,周海倒不是讨厌她,就是喜欢不起来。尤其是不喜欢和凌一对视,总感觉不舒服,一对视就好像凌一的眼睛已经看透了他的心思。要说长相,凌一也不差,但周海就是不喜欢她这一挂,就好像这种气质和长相的女人,不好把控,不够温柔也不够贤惠。终于,赶在开学前,夏风走访了总共九名学生家庭,其中包括韩春在内的,成绩好点的学生,她们的家长知道下学期有资助名额可以申请,一学期有两百块,两百块不管是补贴家里还是怎么着,便宜不占白不占,等到明年,校舍建起来了,还能住学校里吃食堂,就更省钱了。这九名学生最后有八个家里都同意了继续让她们上学,只有最后一个,他不来读书,倒不是因为家境贫穷,而是他在城里打工的父母,把他接去了城里读书,说是不读,其实是转学。夏风松了口气,还有书读就行,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第41章 正常新学期到了,赵小小就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明年就该上初中了。茶水镇也有初中,人数比小学更少,就在旁边,三姐两口子一开始打算捐助修建的校舍其实是给初中的,毕竟,如果真有心想读书的人,至少得读到初中,才有可能继续读下去。如今因为夏风和凌一的掺和,三姐打算把校舍修大一点,容纳部分离学校远的小学生住宿。校舍的修建并不算太大的工程,毕竟茶水镇小学加初中的学生,拢共不过几百人,其中还有部分本身就住在镇上的,以及离学校不算太远的乡村,这部分学生是不用住校的,所以实际住校人数不足两百。校舍修建两层楼,一层楼十间房,一间房装好铁栏杆的上下寝室床,能住十二人,完全能住下申请住校的全部学生,甚至还能空很多出来。修建不成问题,大概下学期开学前就能竣工,毕竟这么小的校舍,费不了多少时间精力。可校舍一旦建成,就得有人来管理住校学生,学生安全和秩序是第一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