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5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5(1 / 1)

朱元璋定定地看了他许久,上前重重地拍了拍朱橚的肩:“好小子。” 一旁的朱樉猛然回过神来,连忙举手:“我我我!父皇,儿臣可以带兵去保护五弟,扬我大明国威!” “是啊是啊!”朱樉笑得极其开朗,“万一有那些不开眼的,儿臣也可以为父皇收服啊!再说父皇不是要给我们封王吗?儿臣也不一定要在大明,美洲也不错。” 一众兄弟怒了:好奸诈,竟然打的这个主意! “滚!” 唐朝。 中唐。 【如此说来,反面教材和正面教材其实很充分了,方方面面的事实都证明,迅哥儿的观点非常具有见地。那么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 【《拿来主义》的观点在今天是否还具有参考性?我们现在常说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迅哥儿的文章与这一提法是否相矛盾?】! “不矛盾不矛盾,引进来不就是拿来嘛!” 朱棡见不得心机老二出风头,冷哼一声就要抬杠:“那走出去呢?人家鲁迅可是反对送去的!” 朱棢被他的神态看得火气,刚要开怼,只见朱元璋快步走到朱樉身边,老怀大慰一般拍着儿子的肩膀,欣喜道: 朱樉得到自家的好脸色愈发得意了,拍着马屁道:“多亏父皇平日教导,还让儿臣们同聚一堂听后世仙机,儿臣今日能有一点所得,也算不辜负父皇一片苦心。” 朱棢冷眼看着二哥惺惺作态,正要开口讽刺,却见朱元璋一脸受用地点点头:“你有心,咱这番作为也不算白费,不像老三,还要好好学。” 小丑竟是我自己。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眯起眼:“众卿家,依你们看是否矛盾?” 李世民点点头:“朕也觉得不矛盾。”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孔颖达魏征等一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视频。】 众人还没理清话里的信息,紧接着又是一个视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拿着文件夹穿梭在高楼大厦里,用或熟练或蹩脚的中国话与众人交谈。 “孔子……学院?!” 他循声望去,只见画面中许多不同肤色的人捧着书跟着台上的先生一句句念书,他们读得并不流畅一,神色却写满了认真。 接着,画面又一次闪过,一个个视频应接不暇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画面再转,人声鼎沸的礼堂里,穿着民族服装的女孩子一脸自信地挥手向场下示意; 金色大厅里,生旦净丑京韵皮黄引得满堂喝彩;中国功夫吸引无数异邦民众主动学习;传统工艺令国外百姓爱不释手; 平均几息不到便变换一个的视频令诸天万朝的观众们目不暇接又啧啧称奇,大量信息和着画面一同涌入大脑,他们几乎忘了呼吸。 那声音轻快又非常具有节奏,似乎是把不同时刻的句子拼在一起,不一会儿,老祖宗们只觉自己的耳朵里只剩了“遥遥领先”四个字。 视频里开始倒数:“十、九、八……四、三、二、一,点火!” 视频到这里戛然而止,诸天万朝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热烈地喧声。 刘彻仰着头快步向前,眼睛恨不得粘了上去,语气满是震惊:“后人当真成仙了!” 李白神情激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后世没有说大话,他们就是这样登天的吗?!” 白居易怔愣良久:“惊天伟力,简直是惊天伟力!” 苏轼难得说话磕磕绊绊:“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子问天之辞,当真有答案了吗?” 宋应星目不转睛地盯着视频中定格的画面,胸脯不断起伏:“形似箭筒尾端生火,这难道是火箭不成?!” 李世民耳畔似乎还残留着那飞天时的轰然巨响,他深吸一口气,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原来……这便是飞天。”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先时听楚姑娘讲登月、卫星探测,不过空闻言语,虽则惊异有余,实际如何,到底难以设想。揽月入海,岂是寻常人力所能及?如今亲眼得见,方知楚姑娘所言非虚啊!” 秦朝。 嬴政的眼睛深深地被这一幕吸引,如果……如果他也能亲自见证神器飞天?! “噗—咳咳……” e陛下,臣愿意相信您只是一时被飞天的景象迷惑了双眼。 以更开放、更从容地姿态走向国际,向世界宣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新时代的“送去”。 不同于百年前果党政府的伏低做小卖国求荣,我们主动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带着五千年文化底蕴与沧桑巨变七十载的伟大跨越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吸收外国之优长并不会令我们“变质”,“走出去”也不再是当年懦弱的“送去”,何以如此? 【我们或许会想起当年的盛世大唐,长安街上往来如织的异国面孔,异族亦可供职于庙堂,官员百姓以新鲜的眼光接纳不同于本国的文化,又慷慨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举措,其实古已有之。 百年前,面对神州陆沉与精神界万马齐喑的现状,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刻画出了自己理想的贤达: 取异邦先进之技为己所用,又将自己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宣之于世界,既能“拿来”,又能“送去”,不断给中国文化注入新动能,这正是鲁迅先生所欣赏的明哲。】 司马迁率先拊掌大赞,“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对待文化如此,修列国史亦是如此,鲁迅,大才也!” 韩愈仔细品味着鲁迅的那段话语:“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既顺应时代之大势,又不失固有之精神,以本国为立足,向外可去,向内可取,去取之间,生生不息,这是文化昌明之道,也是国家兴盛之道!” 北宋。

最新小说: 星际相亲养娃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万人嫌摆烂任宠[穿书] 捡到情敌大佬后真香了 结婚后发现老婆是勇者 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 在御兽世界开动物救助站 血税 本命剑也要修罗场吗[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