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47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47(1 / 1)

想到这里,他又摇摇头:“美则美矣,可惜六义俱缺。” 白居易又开始不平了。 刚刚还因为舞到正主面前而社死的冯梦龙读完之后,眼前就是一亮。 他一边惊讶,一边尝试着运用民间谚语来著书,而此时水镜上展示的文章,相较起来竟更加晓易!他迅速作出判断: 话说回来,后世既有如此语言,他们的文士写不写话本子啊! 曹雪芹一边品味一边频频点头:“这些文字通畅易懂又蕴含诗意,虽与古不同,却不失为好言语,足可借鉴!” 和冯梦龙一样,曹雪芹与蒲松龄二人也不约而同想到这种语言在小说创作上的优势,纷纷拿出纸笔,将水镜上的文字抄录下来,预备结束后再精研深味,借鉴一二。 的确,美的呈现来源于优美的语言,亦得益于作者精巧的匠心。 北京大家知道,是明清两朝的首都。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弥合南北,并戍卫边地,将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平,并更名为京,从此开启了有明一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风骨。后来清兵入关,取代明朝,仍然将北京作为国都。 奉天殿。 朱棣一脸懵:“我不知道啊!” 南北之事亦在朱元璋的考虑之中,他本想效法汉唐,迁都长安,结果水镜这时候甩下个惊天炸雷,说朱棣迁都北平了! 平心而论,北元仍有觊觎之心,长安并非御边的绝佳之地,这一点他也有考虑。倒是北平,恰似屏障,据守其地便可御敌于国门之外。朱棣竟然有如此魄力,直接将国都迁往北平! 但是,老朱又有些不得劲,朱棣不是他指定的太子啊!这龟儿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朱棣一时对上自家大哥,有些没好意思,倒是周王朱橚盯着朱棣眼放光芒:“四哥好帅!”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橚:“闭嘴,把你大哥置于何地?” 朱橚抖了一下,默默闭上嘴。正在此时,朱樉幽幽开口:“老四怎么就是祖了?” 只有开国皇帝才能称作祖,朱棣竟然是明成祖!到底是哪个不知礼数的带孝子给他抬的庙号?! 朱樉再次补刀:“抢了大哥的皇位不说,还妄自称祖,老四啊老四,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是这样的人呢?” “没有抢大哥的皇位你怎么当上皇帝的?”朱棡冷着脸问。 朱棣被这些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声讨,还要防备自家老爹的眼刀,左支右绌。一时之间,宴席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息,末了还是朱权弱弱地举了个手: 满室皆静。 光关注着朱棣,差点忘了后半句。君王死社稷虽然听起来风骨卓绝,但是……大明亡了啊! “清兵入关,这清兵是异族?异族又入主中原了?!” 秦汉唐宋诸朝对这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非常激赏,话虽直白,卓然气骨却是扑面而来。 嬴政颔首道,听了满耳朵的李隆基,再听到个正常皇帝真是太不容易了。只是…… 明朝。 而冯梦龙之后的明代遗民却是忍不住落下泪来:“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可怜圣主好崇祯,独殉了社稷苍生啊!” 【再看正文。散文的特点,一则写景,一则言情,情景相生。在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情感呢?相信大家都能找到,就在文章结尾处—— 那么,故都的秋到底有什么独特迷人之处,竟能让郁达夫情不自禁说出这样的话呢?】 曹丕对郁达夫深婉的笔致存了几分欣赏,听到问题后有些触动,说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悲哉秋气,却也有清瑟之意,牵人心魄。” 谁知道,子桓后来竟然是篡汉自立了呢?曹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了解自家儿子了。 柳永凭栏远眺,正是万里秋色之时,他几番科举不第,几乎断了仕途,虽浪迹天涯,但心中愁苦仍是难解,此时又见到这样写秋的文句,未免也生出了感慨: 苏轼听完提问,饶有兴趣地对着弟弟说道:“写秋名篇,古已有之,我倒是觉得刘梦得那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最得我心。子由你说,那故都的秋,是怎样入了郁达夫的心?”无奈:“兄长又要考我。” 苏辙顶着自家哥哥含笑的眼神,只好答道:“后世文章用语直白,依我所见,他所谓故都之秋独特之处,在于清、静、悲凉之感。” 【是的,在郁达夫看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弟弟真厉害! 他默默将那句“啰嗦”换了一个说法。 不是说写的不好,是真有点不习惯。 很显然,在他看来,北平的秋味更浓,青岛的还差点意思。 水镜下的众人一齐沉默。没错,这种感觉他们已经很熟悉了,先前听《短歌行》时就出现过。 嗯……好像一下子更能领会这四个字的意思了呢! 刘彻将溜到嘴边的“废话”咽了回去,转而开始关注文中提到的地名:“杭州、青岛、北平,只知南北,不知具体可对上今时的何地?” 后面的李世民多掌握了一个信息:“开皇九年,隋文帝改钱唐郡为杭,吴山越水确为典型的南地风光。青岛与北平俱在北地,天子守国门,北平莫非是幽燕之地?” 李世民大致估摸了一下余杭至幽燕的路程,也不由得微惊。他忽然忆起水镜曾经展示的袁老授勋时的画面,那宽阔平整的道路和可以载人的铁盒子,如果后世人的出行方式是那样,那这个赏秋的路程倒也能理解了。 【那么,作者选用了哪些典型的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味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3~11自然段,找出其中的典型景物,并为之拟一个小标题。】 白居易轻咦了一声:“自然段,是从每行起首空两字处算起?自然成段,这个称谓倒很贴切。” 同是文人,白居易一下子就懂得了元稹的意思。他们常觉大唐文德鼎盛,但大唐仍有不知书之人,后世,可是连随意女子都能读书的! 白居易也想起来这番问答,他道:“昔年《诗经》至于汉,有毛亨、毛苌为之作传注,阐明经义;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补充修订;

最新小说: 星际相亲养娃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万人嫌摆烂任宠[穿书] 捡到情敌大佬后真香了 结婚后发现老婆是勇者 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 在御兽世界开动物救助站 血税 本命剑也要修罗场吗[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