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1 / 1)

朱允炆看了看那些头发花白的监生与官员,一个个激动不已,面色潮红,哎呀,不好,晕过去一个。 看来这位身体素质不太好,激动出高血压了。 “哎,实在是抱歉,您这虽是奇文大作,可我们不敢雕版印刷啊。您老还是慢走吧……” 一位头发花白,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接过自己的文稿,不甘地看着书坊老板,哀求道:“先生,您就把这书稿留下吧,我到过杭州,到过福建建阳,无一书坊愿为它出墨。如今,我身体大不如从前,恐不久于人世。惟愿临终之前,能看到这书流入人间。” 书坊主人有些不忍心地说道。 “啊!” 朱允炆的目光盯着地上的书稿,只见书稿之上,写着“三国志通俗演义”几个大字! 朱允炆打了个激灵,眼神中充满了渴盼,不等其他人动作,一步上前,弯身捡起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难道就是震惊中外,闻名于世,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看向朱允炆,目光中有些疑惑。 朱允炆轻轻抬起头,看向白发苍苍的老人。 朱允炆看着罗贯中,难以置信这一份说不清楚的缘分。 朱允炆长揖一礼。 后世但凡是上过学没上过学的,没有不知道《三国演义》的。 这本书,影响太深远! 跟在朱允炆身旁的解缙、徐辉祖、王绅都惊呆了。 还是如此庄重,如此认真? 罗贯中? 皇上为什么会认识他? 一家私人书坊。 朱允炆没有展开《三国志通俗演义》,看着罗贯中,说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应是先生的开书之言吧?” 两人看得很清楚,自始至终,朱允炆都没有打开过书稿,可他竟然知道其中的内容?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展开书稿,仔细看去,果然,一字不错! 朱允炆只看了一眼,便合了起来,恭恭敬敬地交给了罗贯中。 “此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精妙清新,必流芳百世,为何书坊不刊印?”朱允炆皱眉,然后看向一旁 儒雅中年人,问道:“你是书坊主人吧,为何不刊印如此奇书?” “朝廷有令?有如此禁令?” 解缙苦涩一笑,上前一步,说道:“这位应该说的是洪武二十二年的朝廷颁文,在京军民人等,但有学唱的,割了舌头;娼优演剧,除神仙、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不禁外,如有亵渎帝王圣贤,法司拿究。” 老朱,你会不会办事…… 朱元璋此条禁令,看似荒诞不经,难以理解,实则另有原因。 比如翰林编修高启作诗“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朱元璋一看,好嘛,这不是骂我是狗吗? 又比如中书詹希原给太学写匾额,“太学门”三个字,其中的“门”字少了最后一勾。 可朱元璋看了,你写的是这啥字? 岂不是阻碍我招纳贤才吗? 看吧,艺术创作也是要冒风险的。 对活着的人搞搞文字狱也就罢了,朱元璋对死了的人也不放过。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下令删减《孟子》,像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言词,明显不尊重帝王,一律删了。 朱元璋在禁锢文人思想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民间思想的压制,所以才出台了“但有学唱的,割了舌头”等内容的禁令。 事实上,明代初期,书坊最发达的地方并不是京师,像是国子监、太医院、经厂等官刻,也就给朝廷办差或印刷个教材,谈不上多大规模。 至于建阳书坊印刷的内容,除了官修书之外,还有《大诰》、《大明律》等,至于小说杂谈,往往需要再三审核,谁也不敢轻易出版。当然,写书的那位也不孤单,印书的人会陪他一起上路。 腹中空空,无能无力。 不过,走遍京师,也无人愿意接自己的文稿刊印。 罗贯中惊讶地看着朱允炆,惊喜道:“公子所言不虚?你真可以这让《三国志通俗演义》刊印,流传于世?” “可公子都没有看过我的文稿……” “啥?” 朱允炆擦了擦眉头的汗。 “只要《三国志通俗演义》可以刊印,纵我荡尽家财,也在所不惜!” “荡尽家财?” “何为版权?”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