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通过初代碳纳米管芯片的发布,他们已经隐隐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大夏主导碳纳米管芯片发展的时代到来了。
毕竟碳纳米管芯片最重要的材料来源,单壁碳纳米管这东西全球只有两家公司可以生产。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星途科技与星途科技的合资公司,碳元素公司。
这就代表着美帝国尽管可以跟进研发碳纳米管芯片,但因为芯片材料拿捏在星途科技与大夏手里。
未来情况一旦有变,那他们肯定是一颗碳纳米管芯片都生产不了,这自然是不被美帝国接受的。
也因此,隐隐看到未来发展轨迹的美帝国那是越来越着急了,他们开始疯狂地鼓励企业研发石墨烯芯片。
想要利用石墨烯芯片来对抗大夏的碳纳米管芯片。
毕竟从理论上来说,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在碳基芯片上面也是各有优势。
星途科技与大夏这边既然走上了碳纳米管芯片的线路,他们想要避开大夏的技术专利壁垒,自然只能走石墨烯芯片的线路。
于是在星途科技发布初代碳纳米管芯片后没用一个星期。
美帝国半导体产业的因特尔、德洲仪器、平果、amd等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石墨烯芯片战略研发同盟。
随后该同盟在成立后没用多久,飞速吸收了海外全球各大半导体公司进来。
成为了一个世界最大的研发战略同盟,他们主要就是提倡集合全球的力量共同合作研发石墨烯芯片。
然后用最短的时间解决石墨烯与石墨烯芯片量产问题,随后将石墨烯芯片应用在各个场合里!
可以说这次全球范围里除了大夏外,全球各个企业真的联合在一起出钱出力去研发一个东西,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由此可见得星途科技给予全球其他半导体公司何等大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联合在一起,想要集合全球的研发力量加快石墨烯芯片落地的时间。
对于他们的大联合,林峰了解后就微微摇头,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林峰自信可以跑赢他们,毕竟他们虽然是全球各个科研机构与公司联合在一起研发的战略研发同盟。
但这个战略研发同盟终究是各个公司有各个公司自己的心思,也有各自的侧重。
谁都想别人去做苦活,自己做轻松获利多的活。
这也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变成一个拳头,劲往一处使,所以他们就算有十分力,内部就已经耗掉了几分力。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成立了石墨烯芯片战略研发同盟后,石墨烯芯片的推进速度肯定是加快了。
毕竟哪怕是再松散的手,那也是手,终究是比原来那样一盘散沙的状态好上无数倍。
所以他们还是成功给予了星途科技一定压力,让星途科技内部的研发人员们忍不住憋住了一股劲。
想要加快研发速度,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不能让石墨烯芯片战略研发同盟那边后来居上了。
一旦这样,那他们就成为了大夏乃至全世界的笑话。
所以星途科技内部也是憋了一股劲,研发人员们自觉进入了努力研发经常加班的状态。(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