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侍郎啊,此行艰苦,多多保重” “暴侍郎亦当保重。” 建文元年二月,京师地震,按照儒家那套天人合一的说法,一定是皇上有毛病,披帛皇帝正式的奏书,如潮水一般涌入应天。 “不是?怎么你们这些明朝人这么迷信吗?” 想当初他相父告诉他:不要光听儒家那张破嘴说什么。 于是,为了验证到底是不是他所施展的恶政缘故,便从朝廷里挑选了一批大臣,几十名侍郎言官,被派往大明朝境内各地,监督工作。 而夏元吉正在其中。 而立之年的夏元吉刚刚升任户部右侍郎,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建文时期都在巡视各地政务。 “保重” 几十名朝廷官员各道了一声保重,便自行带领一队举人秀才,巡视全国。 当然,对于朝廷这次派下来的任务还是有不少的举人秀才响应。 同样是为朝廷干活,审查各地,总比去跟牧民生活来的好。 一来增长阅历为将来当官出任一方积累能力,二来游历天下也是一件谈资,对渴望成为圣贤的士子,游历天下也是追寻先贤的脚步。 不过,也有一些世家纨绔不愿意听从朝廷调派。 特别是好不容易离开穷乡僻壤的家乡来到了应天,他们可不想再次回到落后家乡。 “哎收!” “你干嘛,不去,老子好不容易考来应天,绝对不愿再去穷乡僻壤” 此人正是当初号称三岁识千字5岁背唐诗的绝代天骄,只不过此时的他颇为狼狈。 对于配合的士子锦衣卫还是好言相劝,酒肉伺候。 但是。 像这种不配合不体面的书生那么紧一位只能选择棍棒伺候,好好招待一下这位士子并帮他体面。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夏大人,这不是陛下诏令举子秀才辅助各位大人巡视天下嘛” “只不过这位举人他不愿意配合” “兄弟,我只能好好将他请出来,跟他商量商量,为什么不去” “梅公爷,如此便由我来与他谈谈吧” “好嘞,快让开,户部的夏大人来这里跟他谈判,你们这些蠢货,学着点知道不” 作为第1位锦衣卫顺明公的梅这人,向来是个闲不住的,在得知皇帝下了这道命令之后也发动着锦衣卫,去催促这些不愿意配合的举人秀才。 很有建树,只不过还是有顽固如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见过夏大人” 在看到夏元吉进来的时候,那名文人也不再抵抗,反而走了出来。 对于官员的尊敬,是血脉里自带的,更何况一个而立之年的三品大员更是应当尊敬。 “见过大人” “哈哈小友,说说吧,为什么不愿意配合朝廷的政令” 话匣子因此拉开。 这名年轻的士子从小就读,凭借着过硬的学问以及扎实的基础,一路过关斩将。从偏僻乡村的一个小小书生成功飞升到了应天的举人。 过程是艰苦的,是励志的,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了,在他的读书生涯之中,也曾与青楼女子定情。 也曾英雄救美救下了一个当地大家族的女子。 女子芳心暗许,但青楼女子也曾香囊定情。 正所谓最难消受美人恩,年轻的士子,这两段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后来世家大族的家主直接带人,上了青楼,将他爱慕的青楼女子收入后房。 那世家大族的小姐又强行带着嫁妆嫁于他。 一开始还行。 没想到他又与那成为名义上后娘的青楼女子旧情复燃。 原本以为这段私情不会被发现,但还是没有逃脱,他岳丈也是他情敌的眼睛。 事已发,无奈,他便留在应天,不愿意回去,结果没想到这次朝廷将他派往的地方正是他老家。 于是他选择了拒不配合。 “原来如此,当真是有意思” 突然被塞了这样一口烂瓜的夏原吉十分鄙视这种凤凰男。 30多岁还是一个举人,连一个进士都考不上,当真是没用。 不过能考到应天的举人也是有才能的,索性就递了一个折子。 “好家伙” “这就是这些文人的瓜吗?” 随即对此作出了批示,这个政策要持续下去,只不过各地士子,所煎茶之地不能是自己的老家,不然涉嫌到了包庇就不美了。 “夏大人,一路上您多担待” “无妨,好好干活,这位新皇帝不像洪武爷那般无恩,只要你能把事情给办好,那么皇帝陛下是不会亏待你的” 不同于洪武帝。 刘阿斗继承了祖上一样的行政风格,只要能把事情办好,绝对是给足了奖励,给足了俸禄。 当然 ,办不好事情的话,后果也是比较严重。 一开始官员还以为是朱家皇帝又出了什么新的损招,结果没想到,新皇帝在恩威并施的手段上更胜洪武。 “哦?莫非大人俸禄增长了” “那是当然,不仅增长了,并且所发的俸禄,基本上都以钱财为主,当然之后朝廷收税也以钱为主”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也是无聊,索性夏远集就跟这个小老弟聊了起来。 越聊越惊喜,夏元吉惊异地发现这个小火车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千分,那是杠杠的。 甚至于在经济方面比的某些角度上比他还更通畅。 “没想到你还是块璞玉,对了,聊了这段时间都忘记问了,你叫什么名字” “回夏大人,在下沈宝桢,家祖万三” “啧啧啧,原来如此,原来是沈万三的后人” 沈万三,元朝末年的大商人,当初凭借着走私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与方国珍交好。 后来,随着朱元璋勘定南北枭雄,创立大明,建元洪武后,沈万三也因为在战乱时期投资错人感到惊慌失措。 无奈拿出家财,希望求得朱元璋的原谅,只不过好心办了坏事,被老朱忌惮无奈抄家。 被抄了家的沈家也因此崩盘。其中的一个子孙当初被一位忠实的老仆带到了乡下,之后就是进学读书,以至现在随着夏元吉去审查各地账本。 “原来如此,也罢,你就好好辅助我,审查各地方的账本,查处贪官污吏,另外,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根据公理的收藏的信息来说,当年洪武皇帝只是想没收沈家的七成财产” “只不过,在执行的途中,不知道者的改成全部抄没,兴许你可以从中寻找蛛丝马迹,找到当做害你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什么?不是,不是灭族?” “这还真的不是,不过据我所知,当初执行你业主政策的人就在我们此行的那个地方” “当然至于是谁嘛,那就当做你的考核,如果能通过,我只会向陛下举荐的” “多谢大人” 当然,有时候真真假假并不重要,只要能把事情做得漂亮,假作真时真亦假。喜欢阿斗:我为建文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阿斗:我为建文大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