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行的。”汉斯直接给他泼冷水:“村里人说了,那也是个正经的石头城堡。这种地方,有这个规格的城堡,那么防御水平不会太低。我们手头什么器械都没有,还是算了吧。”“哎,我兄弟亨利不在这里。要不然,说不定可以想办法混进去,偷点吃的出来。”他也开始寻思:“咱们这边的人都不太机灵,不敢让他们去冒险。要是有几个有本事的老手,甚至可以设法里应外合……”
“哎,算了,大家尽力就行。”朱允炆摆了摆手:“我也不好意思说人家。我妻子之前给我写信,说我儿子天天就知道跟其他世族子弟混一起,玩些打铁之类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她去管也管不住。还说子不教父之过,我也得想办法管一管,不能都丢给她。”
“我都不好意思回复,毕竟我那会儿还琢磨炒菜做饭呢,所以也挺心虚的。估计他们那边,也是同样评价我不务正业呢。我去管他,怕是其他人都会觉得,我们老朱家除了正事儿,什么都干了……”
“所以大家有什么技能,喜欢什么兴趣,我也不管。鸡鸣狗盗都有用得上的时候呢。”
““哎。””两人都摇摇头,又叹了口气。
饭后,朱允炆顺势召集了来吃饭的村民们,向他们打听附近情况,还请他们帮忙联络失散的人。
下午时分,他们集合起来,准备沿着刚刚打探好的道路,前往下一个村子。这村里,有人和那里的村民是连襟,因此已经打好了招呼,很是方便。
离开的时候,有几个年轻人也想加入。朱允炆对此比较谨慎,他告诉大家,自己刚刚吃了亏,被打散了,后面这段时间,日子不会太好过,指不定还有人追杀,是比较危险的。再拉新人来,感觉不太合适。
但村里人说,这两天吃了些好吃的,发现自己已经不太甘心,继续吃之前的伙食了——尤其是想到,好食材都被领主抢走,连柴火都不准大家随便用的时候。因此,他们决定跟着吴王拼一把,反正比在这边慢慢饿死好。
朱允炆自己也被说服了。鉴于目前军官损失严重,便把他们都暂时任命为小旗,让他们跟着来。随后,便出发赶路去了。
******
与此同时,大都的元老院会议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本来的会议,是要讨论出兵支援吴国的问题。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大明以及吴藩,都对罗马十分重要,而且人家要求的支援也不多,只希望他们帮忙进行牵制就行。因此,汗廷的高级官吏们没有太多异议,很快就形成了一致。
接下来,按理说,只要根据前线情况,确定出兵规模和战略目标,就可以了。剩下的具体事务,元帅府和兵部会完成的。然而,会议期间,突然传来消息,说吴国已经战败,吴王也下落不明了。
大家开始只觉得是西吉斯蒙德吹牛,毕竟这种事情,早不是第一次了。阿勒曼尼人宣称击杀的罗马高级军官,都有一大堆了,现在人家也好好的呢。
虚张声势,让对方对形势产生误判,也是个常用的套路。如果相信了这个说法,暂停那些似乎已经迟了的援助,那就正中敌人下怀了。
但不久之后,吴藩那边活动的汗廷官商,也送来了同样的消息。由于吴藩现在的特殊状况,这些人基本上就是正式的外交渠道了,可以确定,那边确实吃了败仗。而锦衣卫送来的一封求助信,甚至比这还要早一些——信里,锦衣卫表示,希望大秦国也能派些人帮忙,先把吴王找到再说。事成之后,朝廷那边想必会有答谢的。
不过这样一来,可能就不止是派出几个战团轮番上阵,吸引阿勒曼尼人注意这么简单了。一些激进的元老,建议和上次一样,至少出动四个野战军团,认为这样才能实现战略目的。
但是,去年这边刚刚打过仗,按习惯,是要进行休养的。加强兵力、主动出击,也不是不行,但从补给的调运到人员整编,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总之,反而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出动的了。
每年,朝廷会组织各个军团轮休。有些会暂时解散,有些会调到二线修整。而今年可以行动的野战军,已经有两个军团在埃及了,而且因为瘟疫,根本不能移动。最麻烦的是,这还不是寻常的战争,谁也不知道这种状态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还有一批老兵,年初的时候才被派到罗斯地区,从事组织工作。这些人同样是宝贵的基层骨干,又被“套牢”了一批,让预备士官的数量也减少了很多。
而剩下的常备军团,都有各自的任务,调动起来都得兼顾全局,考虑周围的外交态势和其他国家的变动,使得情况更加复杂。现在摆赛汗也去罗斯巡视了,实在是有些不巧。
皇后和郭元帅紧急召集大家开会,结果还没讨论完,又传来新的爆炸性消息:那不勒斯国王拉斯迪劳也病死了,没有留下男性后代。这下,整个意大利,也得跟着乱起来。不少势力已经紧急派人来大都,想要请罗马出兵了。
到这个地步,是否要召集士兵,扩编军团,已经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开始调兵。
只是,由谁来宣布这个命令,倒是还有些顾虑。
由于脱欢台吉也在南方,因此,摆赛汗出巡之前,例行让战帅继续组织军队的防务和整训,让皇后主持外交和例行的元老会议。但两人由于各种原因,都想要避讳,不太想出头,宣布全国的军队调动。
不过,这其实也不难。简单讨论了下,与会的柱国、元老们,就一窝蜂地跑出会议厅,赶往“蒙古的玛利亚”修道院。
步丞相在路上临时完成了一篇简短的正式文书。大家在门口轮流签了字,然后让皇后送过去。不多时,一脸惊讶的太后一手拉着儿媳妇,一手抓着那张纸,跑了出来。
“发生了什么啊?怎么突然找我了?”
“太后啊,我们这回,得向敌人宣战了。”众人纷纷解释道:“大汗不在,您来负责给元老院和公民们正式宣读吧。”
“要进入战争状态了么?”太后犹豫了下:“我看看,这是要宣谁啊?”
“后面纸上。”步丞相提醒道。
“哎?这一串呢。”太后看了看附在后面的纸条:“宣哪个?”
“都宣了,都宣了!”大家兴高采烈地说道。
“啊?”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