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魏延府邸,寒风凛凛。 魏延在屋内来回踱步,目光如炬,眉头紧锁,满心愁绪。 他身披甲胄,右手按在腰间佩剑上,眼神中透着一股难以抑制的焦躁。 “杨仪这厮,处处与我作对,如今我禁足在府,如何才能力挽狂澜?”他低声喃喃,心中盘算着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汉中调兵。 毕竟自己如今被陛下禁足,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军机处的人盯上。 即便派遣心腹前往,也难免被杨仪的耳目察觉。 更何况,此次他计划调动汉中所有兵马,若无他亲自坐镇指挥,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正思索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侍从匆匆来到门前,轻叩房门,低声禀报:“将军,杨仪带人来府上了,说有大事相商!让将军您现在就过去!” “杨仪来了?!”魏延听闻,先是一愣,随后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与警惕。 “他杨仪来找我,能有何事?无非是想再给我找些麻烦罢了!” “你可曾问他为何事前来?” 门外的侍从小心翼翼,低声回答道: “将军,杨仪似乎说,想让将军回汉中,镇守我蜀汉边境……” “什么?!”侍从的话刚一出口,魏延顿时一惊,眉宇间闪过一丝狐疑。 杨仪竟然让自己回汉中镇守边境?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难不成是真想把自己赶出京城? 难道他不知道,此举无疑是放虎归山? 魏延心中疑虑重重,但眼神中仍闪过一丝警惕。 他冷冷一笑,自言自语道:“且让我去看看,他莫不是又想耍什么花样?”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魏延大步走出房间,直奔正堂而去。 杨仪早已在正堂等候,见魏延走来,立刻热络地上前迎接:“魏将军,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 魏延看着杨仪伸出的手,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但还是强忍着心中的厌恶,冷冷道: “杨仪,你今日来此,究竟所为何事?莫要拐弯抹角!” 杨仪却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洪亮,带着一股自信的从容:“魏将军,之前多有得罪,还望你大人有大量,莫要放在心上。” “咱们都是为了蜀汉江山,何必如此针锋相对?” “如今蜀汉内忧外患,正是你我携手之时。” 一边说着,杨仪还拍了拍魏延,显得格外亲切,仿佛两人是多年未见的老友。 魏延用警惕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杨仪,心中狐疑不定,不知他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杨仪今日的一举一动,处处透着反常,令魏延心生戒备。 杨仪见魏延神色冷淡,便继续诚恳地说道:“魏将军,如今这朝堂局势复杂,蜀汉更是离不开你我二人。尤其是汉中,那可是我蜀汉的重要门户!若无魏将军坐镇,我实在难以安心啊!” “虽然几日前,靠着我的兵马暂时守住了汉中,但那也是因为魏将军平日里训练有方,我蜀汉的军队英勇善战,才能有此结果!” “汉中如此关键之地,实在不能没有魏将军你啊!” 魏延听着杨仪这番话,心中暗自冷笑,表面上却故作一副受用的样子,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哦?杨大人今日怎么突然想起我对蜀汉有多重要了?之前可没见你有这般觉悟。” 杨仪对魏延的嘲讽置若罔闻,依旧笑容满面,语气恳切地说道: “魏将军,之前是我目光短浅了,只看到了咱们之间的分歧,却忽略了共同目标,那就是蜀汉的繁荣!” “事到如今,我也想明白了,咱们只有联起手来,才能让蜀汉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魏延微微扬起下巴,挺起胸膛,脸上露出一丝自得其乐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 “哼哼……算你识相!” “我魏延在汉中镇守多年,那些将士们只认我一个将军,若无我坐镇,汉中的确难以守住。” 杨仪点头称是,继续顺着魏延的话说道:“魏将军说得不错,正是如此!我已经仔细想过了,如今蜀汉的局势,汉中的安稳至关重要!只有让你回到汉中,我才能安心在朝堂上处理政务。你若是同意,我即刻便去请奏陛下,让你回汉中继续镇守!” 魏延闻言,心中一震,此事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他没想到,杨仪竟会如此坦率地提出让自己回汉中,甚至愿意即刻去请奏陛下。 这令他心中疑虑更深,暗道:“杨仪莫非真改了性子?可这怎么可能呢?若真让我回到汉中,岂不是放虎归山?杨仪怎会不知?” 想到这里,魏延心生警惕,目光如鹰隼般盯着杨仪的眼睛,冷冷质问道:“杨仪,你当真愿意让我回汉中?你就不怕我回去之后,集结兵马,找你清算旧账?” 杨仪却毫不惊慌,反而哈哈大笑,笑声中透着一股自信。他缓缓说道: “魏将军这是说的哪里话?我怎会对将军有恶意?咱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蜀汉的江山社稷,若是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大局,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延心中虽仍有疑虑,但杨仪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再加上他确实渴望回到汉中,掌握兵权,便渐渐放松了警惕。 他故作大度地摆了摆手,语气也跟着缓和了几分,缓缓说道: “好,既然杨大人如此有诚意,那我就暂且相信你一回。不过,若你胆敢耍什么花样,哼,你知道我的手段!” 杨仪连忙点头,神情郑重地说道:“魏将军放心,我杨仪一言九鼎,说话算话。等我请奏陛下之后,便会立刻安排您回汉中的事宜。” 说罢,杨仪向魏延拱手作别,转身离去。 看着杨仪离去的背影,魏延脸上的笑意逐渐浓郁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与轻蔑。 他转身对身旁的侍从说道:“瞧见了吧?杨仪还是不敢对我下手。我对蜀汉如此重要,没了我在汉中的镇守,蜀汉的江山可就危险了!” 侍从连忙附和道:“将军所言极是,这蜀汉没了您,谁来守汉中啊!杨仪这是终于认清现实了。” 魏延哈哈一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心中已经开始畅想自己回到汉中后的光景。 将士们夹道欢迎,自己重新执掌兵权,到时候在朝堂上,手握如此之多兵力的魏延,杨仪岂敢再对他放肆? …… 另一边,杨仪离开魏延府邸后,步履匆匆,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 明正殿内,烛光摇曳,殿角铜炉中飘出淡淡檀香,袅袅青烟在空中织成一片宁静。 杨仪踏入殿中,恭敬地向刘禅行了一礼,神色从容却带着几分恳切。 “杨爱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刘禅抬头看向杨仪,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杨仪挺直身子,向前迈了一步,郑重其事地说道:“陛下,臣今日特来为魏延求情。恳请陛下开恩,允准魏延回汉中继续镇守!” 刘禅闻言,眉头微皱,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杨爱卿,魏延之前行事莽撞,私自调动汉中兵马,险些酿成大祸,朕才将他禁足。如今你却要朕放他回汉中,这是为何?” 杨仪神色凝重,语气诚恳地解释道:“陛下明鉴,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曹魏虎视眈眈,蜀汉正值多事之秋。汉中乃我蜀汉的重要门户,其安危关乎国家存亡!魏延在汉中多年,熟悉那里的山川地势,与将士们也情谊深厚。有他镇守汉中,汉中可安,陛下也能高枕无忧啊!” 刘禅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说道:“杨爱卿所言确实有理。但魏延性情刚烈,若再次擅自行事,恐难约束。” 杨仪从容答道:“陛下,魏延虽有莽撞之举,但其对蜀汉一片赤诚。魏延此次回汉中,必当谨遵陛下旨意,不敢再有僭越之行。况且,汉中乃我蜀汉屏障,若无人镇守,曹魏一旦来犯,后果不堪设想。昔年先帝也曾言:‘汉中乃蜀汉之咽喉,不可轻失。’魏延镇守汉中多年,功绩显着。如今国事艰难,正需他这样的将才为国效力!”喜欢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