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05章 我这条鲶鱼的作用这么大?
小礼堂。
大家三言两语地討论著,台上的哈维教授时不时回答几个问题。
趁著间隙,他的目光看向一直沉默的许青舟:“许教授,您有什么高见?”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个23岁的年轻人最让他有危机感。
许青舟笔尖轻点,沉声说道:“(nb)掺杂可能导致鋰-锯合金化副反应,加速电解质分解,原位拉曼光谱仅验证了800小时循环,如何证明该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化学惰性?”
“非常犀利的问题。”
哈维教授点点头,眼前这个年轻人果然不简单,一下就找到关键问题,他淡定地说道:“我们已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xas)检测到界面钝化层的稳定性,但...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长期动態演化仍然需要进一步验证,我们已经计划与阿贡国家实验室展开10000小时加速老化试验。”
“三明治结构要求层厚误差1微米,当前主流磁控溅射设备的精度似乎无法达到工艺要求。”
许青舟提出了自己的第二点疑惑。
“我们採用分布沉积和雷射校准技术,目前已经能把误差压缩在2微米。没错,距离產业化標准还存在距离。”
哈维教授笑著说道:“我们已经和德国蔡司公司联合开发了亚微米级沉积设备,明年就能完成中试。”
现场文响起一阵低声惊嘆。
有专家说:“卤化物电解质层(lc)动態分解枝晶为纳米球,同步修復界面裂纹,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是xct断层扫描技术延伸。”
“是的,在这里,我得向大家介绍关键的技术,我命名为『三明治”结构框架。首先,需要引入锯掺杂界面层...”
台上,哈维教授介绍看成果技术的先进性。
台下,学者们认真地望著台上的数据,而业內企业代表,也做好打算,开始和总部联繫,商量对策。
这里边,就包括陈荣轩。
他已经示意助理把这边的情况同步给总部,这个消息太惊人了。
其实,也没什么可討论的,面对这种绝对的技术优势,一般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字:买但陈荣轩心中不由有些苦涩起来,如今欧美都在进行技术封锁,这么先进的技术,恐怕不会轻易售卖。
即便最后售卖,他们肯定也会大出血,
#,情况才好转几年,又开始上压力了。
他们以前討论到国內外优势的时候,其实有一定心理准备,不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毕竟,西方有先手优势,诸如拥有各种精良设备的专利,相当於捏住了源头。国內虽然也有替代设备,但精度和性能却没发展起来。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陈荣轩嘆了口气,拋开杂念,转头望著一侧表情淡定的许青舟,“许教授似乎没那么惊讶。”
“其实也挺惊讶的。”
许青舟实话实说,来之前他就大致猜到哈维教授他们的实验应该有了阶段性成果,但还是没想到进展居然这么大。
领先了同行四五年时间。
他这条鲶鱼的作用这么大?
陈荣轩不由说道:“国內电池製造商们又要头疼了,虽然我不知道国內其他企业的核心实验数据,但...肯定和这个有差距。”
“马普研究所这群傢伙確实有点东西。”
许青舟很认同:“其实,我们京都研究所的数据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