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明天摆摊的准备工作,沈晓玉回屋开始了自习。 她准备先从简单的入手,把初高中的语文英语快速过一遍,把有很多公式需要理解的数学放在最后。 大概翻看了一遍教材之后,她拿出本子和笔,制定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计划表。 心里有了数,她迅速沉浸在了学习当中。 第二天,沈晓玉起来的时候,发现杜云山已经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 他正在和面。 沈晓玉怕吵醒孩子们,轻声说道:“你再去睡一会儿,现在还早呢。” 外面天都还没亮。 杜云山揉好了面,见沈晓玉不再需要他,点点头出了厨房。 沈晓玉忙中偷闲,发现杜云山并没有回屋,而是在院子里打起了拳。 他的拳法十分有力,在安静的院子里,甚至能听到呼呼的破风声。 沈晓玉不懂拳法,只觉得赤裸着上半身的杜云山分外的…… 有魅力。 沈晓玉一边偷看一边干活,感觉干活都变得更有劲儿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原来是这个意思? 院子里又跑出来一个小小身影,是狗蛋。 “爸爸,你在打什么,我也要学!” 杜云山摇摇头,说道:“你学这个干什么,小孩子学这些没用。” 狗蛋分外坚定:“爸,我就要学!要是我会功夫,我就可以保护妈妈和弟弟妹妹了!” 杜云山感觉一阵欣慰,“行,你先打两拳给我看看。” 父子两个在院子里打拳,一直到晨光洒进院子里,才停下来去冲凉。 沈晓玉也做好了所有早点,往集市走去。 果然,因着有昨天积累的顾客,今天的包子馒头卖的飞快,还有几个是昨天的顾客介绍来的。 不知是谁,还给沈晓玉起了个‘包子西施’的名号,这个名号还不知怎么传了开去。 今天来买早点的顾客,有不少都是听说集市新来了个包子西施,来看热闹的。 沈晓玉得知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如果能选,她更希望是她的包子出名,而不是她。 今天的生意十分火爆,沈晓玉给熟客们都送了萝卜腌菜。 隔壁卖土豆的大婶忍不住羡慕道:“你这生意可真好,这一天得赚十块钱吧?” 这种打听沈晓玉一天能遇到几次,不少人眼馋她这里生意好,过来打探消息。 她每次都避重就轻道:“我进货就要好几块,和面和馅儿要花几个小时,早上三点多就要起来。” 闻听此言的人都摇头走了。 他们这些农民,卖点农产品只是为了多一份收益,还是要指望着田里的地赚钱的。 要是整天花这么多时间做包子馒头,能不能受得了这份罪不说,也没那些时间。 再说了,他们可舍不得拿几块钱去进货,万一卖不出去,那不就全赔了吗? 土豆大婶却不依不饶,继续问道:“你这包子馅儿是咋和的?就加猪肉和大葱就行吗?” 沈晓玉的笑容收了收,“要不你买一个尝尝?尝尝自然就知道包子馅儿里有什么。” 大婶果然闭嘴不说话了。 两毛五一个包子,贵的要死,她才不会买! 今天卖的比昨天还快,不到两个小时,沈晓玉的包子馒头就都卖完了。 时间还早,沈晓玉把东西放在原地,拉着杜云山在集市上逛了一圈。 她看到有个摊位在卖鸡蛋,一堆鸡蛋旁边有个箩筐,箩筐里是十几个小鸡崽。 小鸡崽叽叽喳喳的叫着,十分可爱。 沈晓玉跟杜云山说:“咱家院子空着也是空着,我想买几只鸡崽养着,等以后下蛋了给孩子们补补营养。要是鸡蛋有多的,我还能顺便卖一卖。” 杜云山点点头,“我今天回去就在院子里垒个鸡窝。” 沈晓玉又买了些油盐酱醋,家里要做包子馅,这些调料消耗太快。 她发现这时候的人做饭不好吃最大的原因就是舍不得放油和调料,她做的菜和包子也没有别的秘诀,只是舍得放调料而已。 但是大家都觉得比别人家的香很多。 沈晓玉买什么杜云山都不过问,只是沉默地帮她提东西。 沈晓玉看他这个样子有心逗弄他:“你怎么不管我花钱?不怕我败家吗?” 杜云山一本正经道:“要是你把家败了,那肯定是我赚的不够多。” 沈晓玉震惊了。 她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人的微表情会下意识地吐露内心真实的想法。 她努力在杜云山脸上找到开玩笑的痕迹。 但是……没有。 杜云山是认真的。 沈晓玉怀疑杜云山是不是上过什么培训班,哄人开心的话随口就能说出来。 关键是别人是真的哄人,他是来真的。 这天,收入二十一元六角,净利润九元八角。 一天就能赚近十元,已经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了。 这时候国营工厂的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是50元左右,沈晓玉一天就赚了国营企业工人月薪的五分之一。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别说这时候农民一个月辛苦劳作只能赚几元钱。 但沈晓玉还是不太满足。 她想做的事情,这点本钱还远远不够。 不过她还是迅速调整好了心态。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总不能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 隔天,再到集市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沈晓玉的摊位前早早等着了。 “给我来两个包子,我急着去单位上班。” “我先来的,先给我来五个馒头!” 沈晓玉笑脸迎人:“别急别急,今天的包子馒头管够!” 连着买三天包子的大姐成了沈晓玉的忠实客户,她忍不住替她操心起来。 “你这手艺完全可以开店了,还是要有个店铺稳当些。” 一旁还有人应和:“就是哎,你这包子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开店肯定赚钱!” 沈晓玉说道:“借您吉言,我是想开店,现在在积累本钱呢。” 大姐想到了什么:“你可以去机械厂门口卖包子!我男人就在机械厂,他们厂子食堂难吃的很,你早上去卖包子,中午再卖点面条什么的,保准有生意!” 大姐越说越觉得靠谱,甚至都帮沈晓玉想好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你以后就在机械厂门口开个店,保准发财!” 沈晓玉还真的想过去工厂门口摆摊。 来县城集市的一般都是农村来赶集的,要不就是附近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有着‘铁饭碗’的国企职员的消费能力就高得多。 机械厂的员工待遇在全省属于中上水平,买几个包子馒头是很能消费得起的。 沈晓玉谢过大姐的好意,送了她两个包子。 大姐非说不要,推拒了半天才收下。喜欢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