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263章 竹雨听琴记

第263章 竹雨听琴记(1 / 1)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六十三章.竹雨听琴记 第一章 修篁带雨青 谷雨过后的岳麓山,像是被谁打翻了青绿色的砚台。煜明背着画篓走在云麓宫后的石径上,鞋尖踢开一丛冒头的蕨类,叶片上的水珠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洇开的水痕像极了宣纸上晕染的淡墨。身后忽然传来木屐叩击石板的脆响,伴着一声朗笑:"煜明兄慢走,可曾听见竹林里的新笋在拔节?" 回头看时,唐瑭披着件半旧的月白襕衫,手里攥着一卷《竹谱》,发间还沾着几点雨星。他几步赶上来,将书往煜明画篓边一塞,自顾自摘了片竹叶卷成哨子:"方才在溪边见着几竿湘妃竹,竹节上的泪斑竟像谁用胭脂点染过,倒让我想起李义山那句'湘江竹上痕无限'。" 话音未落,山风忽然卷着细雨袭来。两人忙躲进路旁的竹亭,亭角的铜铃被风一吹,发出细碎的清响。煜明掀开画篓,见里面的宣纸竟已沁了些潮气,连忙取出晾在亭柱上。唐瑭凑过来看他昨日未完成的《竹石图》,指着画中一竿斜出的墨竹笑道:"你这竹节用了'乙'字形勾勒,倒像是郑板桥笔下的风骨,只是这雨意还差了三分。" "正想请教唐兄,"煜明望着亭外被雨雾笼罩的竹林,"如何用笔墨表现这潇湘竹雨?" 唐瑭伸手接住一滴檐角的雨水,指尖在石桌上轻轻一划:"雨竹之妙,在于'湿'与'透'。你看那新竹的叶子,被雨水压得低垂,却又透着股韧劲,这便要在浓墨里掺些水,一笔下去既有坠感,又留着飞白。"他说着,忽然从袖中摸出支狼毫,就着石桌上的雨水调墨,"且看我演示——" 笔锋在虚空游走,煜明仿佛看见万千竹叶在雨中翻卷。唐瑭口中念念有词:"修篁带雨青欲滴,叶叶声声是别离......不,这意境太愁了,换个气象。"他顿了顿,笔尖陡然一转,"应是'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你瞧这竹梢的颤动感,须得用侧锋扫出,再以淡墨烘染雨雾......" 雨势渐渐大了,竹亭外的世界被织成一片朦胧的绿纱。煜明看着唐瑭笔下渐渐成形的《竹雨图》,忽然觉得那墨色的竹叶上,真的凝着晶莹的雨珠,仿佛下一刻就会顺着纸页滚落。他想起去年在洞庭湖见到的雨景,船篷上的雨声与竹林里的声响竟有几分相似,都是天地间最自然的乐章。 第二章 琴音入竹深 雨到申时才渐渐歇了。两人沿着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石径往下走,忽见前方溪畔的竹林里透出一角青瓦。唐瑭眼睛一亮:"莫不是张处士的竹隐庐?听说他藏着一床唐代雷琴,今日倒要去讨杯茶喝。" 竹隐庐的柴门虚掩着,门前的石臼里积着雨水,几尾红鲤在里面悠然游动。叩门时,里面传来苍老的声音:"可是云麓草堂的两位公子?茶已煮好,进来吧。" 推门进去,只见屋内陈设极简,唯有靠窗的竹案上摆着一床断纹琴,琴尾刻着"泠然"二字。张处士穿着葛布道袍,正往泥炉里添炭,炉上的砂壶噗噗冒着白汽,散发出松针的清香。 "方才在竹亭听见二位论画,"处士笑道,指了指墙上挂着的《竹雨图》,"唐公子那'湿墨写竹'的法子,倒与我这琴音有些相通之处。" 唐瑭好奇上前,手指轻轻拂过琴弦,发出清越的声响:"愿闻其详。" 处士取过茶盏,斟了杯碧色的茶汤:"弹琴如写竹,须得'心手相应'。你看这雨竹的叶子,看似柔弱,却能承住千滴雨珠而不折,正如琴弦虽细,却能发出穿云裂石之声。"他说着,抬手抚琴,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抹,顿时有清泠的音波漫开,仿佛雨打竹叶的声响。 煜明坐在一旁,只觉得那琴音时而如细雨润物,时而如骤雨打叶,间或有几声泛音,像极了竹梢上滚落的雨珠。他忽然想起方才唐瑭画竹时的笔触,那浓淡相间的墨色,竟与这琴音的虚实变化如此相似。 "处士可知,"唐瑭停住抚琴的手,"方才在竹亭,我正与煜明兄论及'雨竹入画'的要诀,不想此处竟有'雨竹入琴'的妙音,当真是'诗书画琴,本为一体'。" 张处士闻言抚掌:"公子说得是!老夫这琴曲《潇湘水云》,末段便模拟雨打竹林之景,可惜世人多爱听激昂处,少有人留意这'细雨润竹'的淡远之境。" 煜明看着案上的《竹雨图》,又听着余韵未绝的琴音,忽然有了灵感。他取出画篓里的宣纸,就着处士的砚台磨墨,提笔便画:"我欲将这琴音画下来,唐兄可愿题诗?" 唐瑭大笑,接过笔在一旁题道:"雨打修篁万点声,琴弦震颤诉幽情。丹青难写空灵意,幸有泠然洗俗尘。" 处士看着书画合璧的新作,连连点头:"好一个'丹青难写空灵意'!二位公子可知,这竹雨琴音里,藏着的正是'空而不虚,淡而有味'的天地之道啊。" 第三章 茶烟悟竹心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茶过三巡,雨雾已渐渐散去。张处士引着两人来到后院,只见半亩方塘边种满了湘妃竹,竹竿上的紫褐色斑点在夕阳下泛着微光。唐瑭伸手轻抚竹身,忽然叹道:"以前只知'斑竹一枝千滴泪',今日才知这泪斑原是天地造化的印记。" "公子错了,"处士微笑着摇头,"这不是泪,是竹的风骨。"他指着一竿新竹,"你看它生长时,每节都要经历一次脱壳,就像人要历经磨难才能成器。那些斑点,是它与风雨搏击留下的勋章。" 煜明闻言,想起自己画竹时,总爱强调竹节的挺拔,却未曾想过这挺拔背后的磨砺。他看着夕阳透过竹叶洒下的光斑,忽然觉得每一片竹叶都在诉说着坚韧的故事。 "处士可曾见过,"唐瑭忽然问道,"狂风暴雨中的竹林?" "自然见过。"处士望向远处的竹林,目光悠远,"有一年岳麓山遭台风,万木皆折,唯有这竹林,虽被风吹得伏地,却在风停后一一挺立起来。当时我便想,这便是'君子之柔'啊——看似退让,实则坚守。" 煜明心中一动,忽然想起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前只觉是文人雅趣,今日在竹隐庐听琴品茶,才明白这竹中竟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唐兄,"煜明转头看向同伴,"你那首题画诗,可否再续两句?" 唐瑭沉吟片刻,朗声道:"前贤常赞此君节,更爱虚怀若谷情。最是风雨从容处,不与凡木竞枯荣。" 张处士抚须长叹:"好一个'不与凡木竞枯荣'!二位公子可知,老夫在此种竹三十年,所求不过是这两句诗的境界啊。" 夕阳将落,竹影在地上拉得很长。煜明看着眼前的修竹,忽然觉得它们不再是画中的物象,而是有生命的知己。它们在风雨中低吟,在晴日里舒展,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天地间的大道。 第四章 词心印竹痕 离开竹隐庐时,暮色已合。唐瑭怀里揣着张处士送的琴谱,煜明的画篓里则多了几枝新采的竹枝。两人走到溪畔,见一弯新月已挂上竹梢,月光透过叶隙洒在水面上,碎成千万片银鳞。 "你说,"唐瑭忽然停步,"今日所见所闻,可入得《云麓词心录》?" 煜明望着水中的竹影,想起竹亭中的论画、庐内的琴音、后院的茶烟,缓缓点头:"自然入得。你看那竹,生于山野却不卑,立于风雨而不屈,这不正是你我要寻的'词心'吗?" 他说着,取出画篓里的宣纸,就着月光勾勒竹影。唐瑭则在一旁轻吟:"月照修篁影自斜,清风送露落琴家。此君不解人间事,却教词心印竹霞。" 墨色在宣纸上晕染,煜明笔下的竹影并非写实,而是用淡墨勾勒轮廓,再以留白表现月光。他想起张处士说的"空而不虚",便在竹梢处添了几点飞白,竟似有月光在叶间流淌。 "好个'词心印竹霞',"煜明放下笔,看着渐渐成形的《竹月图》,"这'印'字用得极妙,仿佛我们的心意,都被这竹影收藏了。" 唐瑭笑着点头,伸手折了根带叶的竹枝,在地上写道:"竹有千节,节节能留月痕;人有百情,情情可入词心。今日与煜明兄听琴观竹,方知世间至美,不在笔墨声色,而在天地与人心的相映成趣。" 夜风渐起,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应和两人的对话。煜明忽然觉得,这《云麓词心录》记的何止是山水诗词,更是他与唐瑭在天地间寻找知己的历程。就像这竹,看似孑然独立,却在风雨中与万物相连,而他们的友情,也如同这竹影月光,看似清淡,却能在岁月里留下永恒的印记。 "回吧,"煜明收起画稿,对唐瑭笑道,"明日晴好,正好去画那竹梢上的朝阳。" 唐瑭点头,将竹枝抛入溪中,看它顺着水流漂远:"甚好,只是别忘了带上处士送的琴谱,让琴声与竹影,共绘一幅《云麓早晴图》。" 两人相视而笑,并肩往云麓草堂走去。身后的竹林在月光下静静伫立,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见证着这对知己在山水间留下的词心与竹痕。而《云麓词心录》的下一页,正等待着朝阳与琴音的到来。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云麓词心录:白云着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末世种个田 求生从种田开始 一个俗人的无限之旅 星际时代,大佬身份瞒不住了 全能逆袭系统!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海贼:神之谷捡漏,获得神级果实 超未来世界韦小宝 胜天之大夏再起 网游之神宠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