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二十六章.灯影词魂 第一章 绛烛笼香故人来 腊月廿三的雪粒子打在云麓山的青瓦上,沙沙作响。煜明刚把最后一幅春联贴上木门,转身就见子墨顶着一头碎雪闯进来,藏青色棉袍上沾着半片红灯笼的碎屑。 "快看我带了什么!"子墨抖落肩头的雪,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只细竹骨架的绛烛笼,笼身蒙着半透明的朱红纱,"西街老胡家的手艺,说你去年念叨了一整年。" 煜明接过烛笼,指尖触到纱面的纹理,像触到宣纸上未干的胭脂。案头的铜炉正煨着龙涎香,烟气缭绕中,烛笼的影子投在窗棂上,与外面飘落的雪花叠成奇妙的图案。"去年在秦淮河看灯,见船娘提的就是这样的笼子,"他忽然轻吟,"‘红袖轻拥绛烛笼,朱颜映月韵无穷’——子墨你瞧,这纱笼映着月光,可不就是词里的景象?" 子墨凑到窗边,雪光映得他眉眼清亮:"要说‘佳人浅笑韵情浓’,还得看今晚的灯会。"他指向山下渐次亮起的灯火,"西街的吴小姐说要扮作洛神提灯,你猜她会不会穿那身石榴红的褙子?" 煜明笑而不语,转身从书案下搬出个木箱,里面全是历年收集的灯彩图谱。最上面放着张泛黄的纸,是去年在苏州抄录的《上元灯彩记》。"你看这页,"他指着图中提烛笼的仕女,"明代画师笔下的佳人,衣袂与灯影同摇,和‘灯影摇红添秀色’竟是一般意境。" 雪渐渐停了,山下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子墨忽然抓起烛笼:"走!去西街看扎灯师傅做兔子灯,听说今年用了琉璃眼睛。"两人踩着薄雪出门时,煜明回头望了眼窗上的烛笼影,忽然觉得这冬夜的清寒,都被这一点朱红暖透了。 第二章 灯市千重映词心 云麓山下的西街已被灯笼映成一条红海。煜明和子墨挤在人群里,鼻尖萦绕着糖瓜、炒货和脂粉的混合香气。临街的铺子前,扎灯师傅正将竹篾弯成鲤鱼形状,旁边的小姑娘举着走马灯,灯影里的武将正追着吕布转圈。 "快看那边!"子墨拽着煜明往巷口跑,只见三五个姑娘立在垂花门下,每人手中都提着不同的灯彩。为首的吴婉兮穿着石榴红褙子,鬓边插着支点翠步摇,手中绛烛笼的光映得她面颊似醉:"煜明公子,子墨先生,可愿猜猜奴家的灯谜?" 煜明望着她鬓边晃动的灯影,忽然想起《西江月》里的句子:"‘红袖轻抬贺岁,红颜浅笑迎春’——吴小姐这盏灯,可是应了‘红灯高挂巷纷纭’?" 婉兮掩唇而笑,步摇上的珍珠簌簌作响:"公子好才思。"她侧身让开,只见门廊下悬着十数盏云母灯,每盏灯上都贴着红笺灯谜。子墨眼尖,指着一盏兔子灯念道:"‘秀发随风飘漾,佳人望处情真’——这不是煜明兄前日填的句子吗?" 煜明凑近看时,见红笺上的字迹娟秀,正是婉兮的手笔。灯影在纸面上晃动,"情真"二字仿佛也跟着活了起来。"去年元夜在杭州,"他忽然开口,"见断桥边有女子提灯寻梅,那时就想,若把灯影与人影写进词里,该是何等风致。" 正说着,街角忽然爆发出喝彩声。众人拥过去时,见几个少年正放着"葡萄架"灯,千百盏小灯串成藤蔓形状,在夜空下流转如星。子墨掏出笔记本,借着灯影飞快地写着什么,煜明瞥见纸上跃出"年味浓浓不尽"的句子,忽然觉得这熙攘的人潮,都成了词里的注脚。 第三章 除夕围炉话童欢 年三十的爆竹声刚过五更,煜明就被一阵喧闹惊醒。推开窗,只见子墨领着三个穿红袄的孩童在院子里堆雪人,最小的阿桃正把一串糖葫芦插在雪人的鼻子上。 "煜明兄快看!"子墨掸掉肩头的雪,手里举着个走马灯,"这是阿桃他爹从景德镇带来的,灯影里有《西游记》!"说着点燃灯芯,孙悟空的剪影便在纸屏上腾跃起来,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厨房里飘出腊肉的香气,煜明想起昨夜守岁时写的《清平乐》:"‘红灯高挂,童稚欢声乍’——你瞧阿桃他们,比词里写的还热闹。"他指着廊下挂着的红灯笼,雪落在灯罩上,映得光色越发柔和。 子墨往炉子里添了块炭,火星噼啪溅起:"记得小时候在乡下,除夕夜里我娘总把铜钱包在饺子里。"他忽然压低声音,"刚才阿桃说,他爹今年在灯会上赢了个会敲鼓的泥人。" 正说着,阿桃举着个油纸包跑进来:"煜明哥哥,子墨哥哥,尝尝我娘做的糖年糕!"金黄的年糕上撒着桂花,热气氤氲中,煜明看见阿桃袖口的补丁被烛光照得发亮。"‘满桌珍馐香飘洒,窗外烟花如画’,"他轻声念道,"其实最香的,是这人间烟火气。" 暮色渐浓时,阿桃的爹娘提着鲤鱼灯来接孩子。临走前,阿桃把泥人塞给煜明:"送给哥哥,敲鼓的时候像过年!"煜明握着泥人,听着孩子们一路的笑闹声消失在雪巷深处,忽然觉得这小小的院落,装下了整个除夕的温暖。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四章 灯影词魂共岁除 元宵前夜,云麓山落了今年最后一场雪。煜明和子墨将收集的灯彩摆在画室里,绛烛笼、兔子灯、走马灯在雪光中交相辉映,宛如置身琉璃世界。 "你看这盏纱灯,"子墨指着角落里的六角灯,"还记得去年在扬州,那个卖灯的老汉说,每盏灯都有自己的魂。"他拿起案头的词稿,"‘佳人望处情真’——其实情真的何止佳人,是这一盏盏灯,照着人间的团圆。" 煜明将阿桃送的泥人摆在灯旁,烛光里,泥人的鼓槌仿佛正在敲打。"除夕那晚我忽然明白,"他望向窗外的雪夜,"我们写‘童稚欢声’,写‘年味浓浓’,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是想把这些快要消失的暖,都收进词里。" 子墨忽然起身,从行囊里取出个锦盒:"看我给你带了什么——秦淮河的灯影笺。"雪白的宣纸上印着淡青色的灯影暗纹,风吹过时,仿佛能听见画舫的欸乃声。"用这纸写《浣溪沙》,该是怎样的韵致?" 煜明提笔蘸墨,烛光在笔尖流转。当"新春佳节意融融"落在灯影笺上时,窗外忽然响起第一声元宵的爆竹。两人相视而笑,都听见了那声爆竹里,藏着的千盏灯的回响。 后来子墨在笔记里写道:"上元夜与煜明兄观灯,见烛笼映雪,词魂与灯魂共舞。方知古人‘东风夜放花千树’,写的不是灯,是千万颗向往温暖的心,在岁月里明明灭灭。" 而煜明则将那盏绛烛笼挂在窗前,直到春雪消融。每当暮色四合,笼中的烛光便会透过朱红纱面,在案头的词稿上投下细碎的影,像极了那个雪夜,子墨肩头落着的、半片红灯笼的碎屑——那是时光馈赠的、永不褪色的词心。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云麓词心录:白云着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