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 第一百八十四章 晓雾轻舟 立夏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煜明握着祖父的旧船票站在峡江渡口。木质渡轮的汽笛声里,他恍惚看见七岁那年的祖父,青布长衫的下摆被江风吹得扬起,手里攥着油纸包的枫香酥饼:"明儿,咱们去看'丹叶摇曳映清流'的妙景。" 江水拍打着船舷,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裤脚。他摸出帆布包里的《云麓诗稿》,《水调歌头》手稿边缘还留着祖父指甲的掐痕——那是老人病重时仍坚持修改的痕迹。稿纸上"风卷波翻如雪"七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注:"观潮时带明儿触浪,方知'横秋'气势从何而来。" 船过险滩时,忽然有群野鸽从云隙间掠过,翅膀划破薄雾的声响,像极了祖父当年教他读词时的抑扬顿挫。煜明探头望向船下,清澈的水流里晃动着两岸黛色山影,忽然明白祖父为何总说"峡山如黛"是天地间最天然的水墨。 第二章 潮声词韵 记忆中的潮汛总带着惊心动魄的力量。十二岁那年,祖父带他守在礁石旁等涨潮。"看好了!"祖父的声音混在浪涛里,"浪拍危岩似鼓——这'鼓'字,要写出雷霆万钧之势!" 潮水涌来时,浪花像雪团般砸在礁石上,溅起的水雾扑在脸上,咸涩中带着草木香。祖父忽然抓住他的手,将掌心按在礁石上:"感受这震动,这就是词的骨力。稼轩'金戈铁马'的气势,就藏在这天地的脉搏里。" 此刻站在当年的礁石旁,煜明伸手触碰湿润的岩壁,指尖掠过几道细密的刻痕——是少年时和祖父比赛刻字留下的"明祖"二字,如今已被苔藓温柔覆盖。江风卷着薄雾袭来,他仿佛听见祖父的笑声从潮声里浮起:"明儿看,这'风卷波翻'的气势,可不是纸上谈兵能写出来的!" 第三章 烟霞心印 《临江仙》里的"晓烟浮远岫"总在雨后的清晨格外鲜活。煜明记得某个端午,祖父带他去采艾草,山路间弥漫的薄雾像轻纱般缠绕着山峰,祖父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若隐若现的远岫:"这就是'晓烟浮远岫'的妙处,烟是山的魂,云是天的诗。" 他蹲在草丛里,看露珠从艾草叶尖滚落,砸在青苔上溅起细小的水雾。祖父摘下片蕨类叶子,在掌心揉出清香:"写'碧水映天光'要用心听——你听这水流声,是不是像天光在水里碎成了音符?" 此刻站在山腰的观景台,晓烟正从谷底缓缓升起,远处的轻舟像片柳叶漂在琉璃般的水面上。煜明摸出祖父的湘妃竹扇,扇面上"心随江景醉"五字是他十五岁时临的字,墨色已有些暗淡,却依然透着少年人的蓬勃剑意。 第四章 诗舟永渡 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在江面上铺出条金色的路。煜明登上祖父生前最爱的那艘乌篷船,船家老周叔递来碗菖蒲酒:"你祖父在时,总说这酒能解诗愁。" 酒液入喉时,他看见舱壁上隐约有行炭笔字:"携明儿泛舟,见其以扇舀水戏波,遂得'轻舟漫驶入幽芳'之句。" 指尖抚过粗糙的木纹,忽然想起那个春日,他蹲在船头用湘妃竹扇舀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祖父忽然击节而歌:"好个'漫驶'!这'漫'字里,有少年人的疏狂!" 船行至江心洲,群白鹭忽然从芦苇丛中惊起,翅膀掠过水面时,"云影徘徊波潋滟"的意境突然在眼前具象化。煜明摸出随身携带的小砚台,就着江水磨墨,狼毫落下时,忽然听见祖父在耳畔轻笑:"傻孩子,真要学古人'以江为砚'?" 第五章 永恒潮痕 暮色浸染峡江时,煜明在《临江仙》手稿空白处补写:"舟横烟浪里,魂寄水云间。" 笔落的瞬间,最后一缕阳光恰好掠过"云间"二字,像祖父当年用朱笔点染的句读。 返程时,老周叔指着远处的灯塔:"你祖父走那晚,这灯忽然灭了又亮,像有谁在天上拨弄灯芯。" 煜明望着渐次亮起的渔火,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在掌心写的最后一个字是"江"。那些未说完的诗句,此刻都化作了漫江星斗,在暮色里明明灭灭。 回到老宅,他将峡江带回的鹅卵石放进祖父的笔洗,石头上天然的纹路竟像极了"浪拍危岩"的图案。书桌抽屉深处,躺着祖父未完成的《峡江胜景图》,画稿上的轻舟只勾勒了半幅,船头隐约有个少年的剪影——那是永远停留在祖父笔下的,七岁的自己。 终章:星河流转 子夜的峡江传来隐约的潮声,煜明在《云麓词心录》最后一页写下:"祖父者,非独血肉之亲,乃诗心之舟也。载吾从童蒙至弱冠,渡尽人间烟火,方知天地皆词,山河即韵。" 窗外,银河正从峡江上方蜿蜒而过,像条永不干涸的诗河。他摸出祖父留下的枫香墨,在宣纸上轻轻一研,墨香里忽然混进潮湿的江风、菖蒲的清苦、以及旧长衫上的樟脑味。笔尖落下时,洇开的墨痕竟与多年前祖父手稿上的"晖洒碧江头"如出一辙。 恍惚间,他看见少年与老者并肩立在船头,看旭日破云,观潮起潮落,听江风吟诵着永不褪色的词句。那些被岁月沉淀的诗心,终将在某个雾霭漫空的清晨,化作新一代人眼中的"丹叶清流晓烟远岫",在天地间续写永恒的词章。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云麓词心录:白云着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