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运作,煤球儿的生产流程已然成熟,一切都朝着日趋稳定的方向发展。曾经需要全员族人齐心协力才能维持的生产规模,如今只需一半人便足以轻松应对。这一半族人在工坊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熟练地操控着工具,一个个乌黑锃亮的煤球从他们手中有序产出。 而剩下的另一半族人,则齐聚在了水泊饭庄帮忙跑堂或者后厨打杂,替换一下小二和杂工们轮换休息。饭庄内每天都是热闹非凡,食客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也有食客围坐在一起,边吃肉喝酒,边畅快地分享着近日生活里的趣事,讲述着劳作时遇到的新奇事儿;有的则聚在雅间内,请客吃饭增进合作和分享经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张张轻松愉悦的脸庞。在这温馨的饭桌文化熏陶下,欢乐的氛围在每个食客中蔓延,商人们,工友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大家暂时从紧张的经商和打工中解脱出来,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消散殆尽,每个人都积蓄着力量,为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养精蓄锐 。 水泊饭庄渐渐成为了贩夫走卒,小摊小贩和行商们吃喝议事,请客吃饭的首先之地,一天到晚的营业额已经是妥妥的“无冕之王”了, 猪下水收购价格低廉,走的是低端食材高端消费;豆浆,豆花,油条,油饼都是一本万利的营生。酒水是添加了我让李静怡她们偷偷蒸馏好的高度酒,让三哥运送食材香料的时候一起运送过来,加入前期让外地商人帮忙购买的酒里面,勾兑成大约30度左右的“英雄酿”只在水泊饭庄售卖,概不外售,主打的名头就是高价收购的西域佳酿,非常难得,三个月才能运送过来,你在水泊饭庄能喝多少喝多少,外带不行! 这样的苛刻条件,慢慢的被喝过“英雄酿”的酒客和食客们欣然接受,给自己留一个来喝酒吃肉的借口和念想,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和显摆!谁也不知道,这种勾兑酒让我赚得盆满钵满,最重要的是严苛的条件背后有两大督尉撑腰,同时还兼顾了彼此的颜面和利益,因而能被海宁县的利益集团,各大门阀和各大家族所默许。也为文人骚客来水泊饭庄消费找到一个最好的借口。 原本那雅间虽然稍显简陋,但由于其独特的单独空间位置和别具一格的大排档装修风格,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光顾,导致天天都被预定得满满当当。 面对如此火爆的生意,临时作为店主的苏瑶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购买一艘退役的大花船,并将花船上的所有人员一并纳入麾下。 经过一番周折,我们终于以五千五百两银子的低廉价格成功买下了这艘大花船以及船上的一众人员。这些人包括一个花船管事五十二岁,四个四十岁左右的嬷嬷,六个二十多岁的花娘还带着各自的洗漱丫鬟,她们容貌姣好,能歌善舞,擅长与客人周旋;四个技艺精湛的琴师,他们的琴声如泣如诉,动人心弦;两个厨艺高超的厨娘,能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八个四十岁左右的小厮,他们勤劳能干,负责船上的各种杂务;还有三个年过半百、眼神不太好的说书先生,他们虽然视力不佳,但讲述的故事却引人入胜,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这些人都是被花船主人挑选买来后,一直跟随花船主人一起经营花船多年,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花船已经破旧不堪,需要重新翻修或者直接更换新船,然而船主人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这样的开销,继续惨淡经营下去也只是徒劳。在这种情况下,船主人决定以低价出售花船,并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能丢下花船上的任何一个人。这样的决定既体现了船主人的无奈,也展现了他对这些员工的情义,实在是难能可贵! 苏瑶也是无意间听到大嫂和几位督蔚府军官女眷聊到大花船,心里头就像有只小猫在挠,迫不及待地让我把它买下来。这样一来,水泊饭庄的规模就能扩大,档次也能提升不少呢!而且呀,这艘花船以后还能变成我和苏瑶的小窝。毕竟,总不能一直赖在大哥家里吧,所以这可真是件一箭双雕的大好事! 这大花船的构造可真是精巧得很呢,甲板下面有两层,是花娘、琴师、小厮还有说书先生们的宿舍。甲板上面呢,有三层客房,其中一层还有歌舞厅,二层有说书台,三层是豪华雅间。哦对了,在后甲板的左右两边,还有两间小厨房,各种设施那叫一个齐全! 最最重要的是,这艘大花船的客房可多啦!稍微改造一下,这些客房就能变成一间间精致的房间。到时候,它停在水泊饭庄旁边,用打木桩的方法把船底稳稳托住,船舷处打造一排临时码头,和登船梯,就可以专门用来招待那些文人墨客,还有海宁县有头有脸的官员、土豪和乡绅们啦! 专业的事儿找专业的人,阮督尉过来用餐的时候,我把想法和他一说,阮督尉马上答应,第二天就派了一大队水兵工匠穿着民夫服装,驾驶一艘船拉着各种材料,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特长,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房屋改造,花船固定全部办妥了。还顺便帮我在水泊饭庄宿舍旁加盖了两排宿舍,用来给船上的所有人住宿,船的底舱太潮湿阴暗,不适合居住。三天时间,一到饭点都是每人一盘卤猪头肉拼盘,糙米饭白菜汤管够,招待大家吃饱喝足。工匠们施工完毕,我让苏瑶拿出银钱一人发了150文钱,匠们拿了钱,吃饱饭,心满意足地驾船离去。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几天的相处,才得知船上的一众人员也是一群可怜人,都是在大宋朝统一十国的时候被抓了卖给人贩子的,以前的家里人年轻的大多数被抓了卖给伢行,运气好的逃的逃了,跑的跑了,留下的老弱病残被杀了充军功。还好遇到也是十国之一蜀国人的姚船主挑选他们买了下来,经过培训之后,跟着姚船主一起经营花船,平时对他们也好,不无辜打骂处罚,花娘们也不逼迫她们接客,三位说书先生以前是跑码头说书的,姚船主可怜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的,还经常受地皮无赖欺凌,就收留了大家,留在船上说书。四位琴师也是十国人,各自精通一门乐器,八个小厮其实是蜀国的船工,平时撑船兼职做小厮。厨娘是船主特意挑选的蜀国人,想随时吃到家乡口味。在去衙门办理手续的时候,我问了一下姚船主之后有何打算?他说打算带着家人回蜀国,我本来想着挽留一下,留他下来继续帮我经营花船,可仔细想想,故土难离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县衙里的主簿经常来水泊饭庄吃饭喝酒,也算熟悉也没有过多刁难,查验完了,重新起草书写了三份新契书,让我们在三份新契书上签字画押,收了100两过户契税后,就进衙门后堂帮我们办理契书去了。半个时辰后拿着盖了县太爷官印的三份契书出来,一份契书交给姚船主,一份契书交给了我,姚船主施礼告辞,我看左右无人,拿出十两银子塞进主簿的袖子里,然后拿出苏瑶的卖身契,询问主簿能不能帮我改成良民,主簿接过卖身契查验一番,微微皱眉说,卖身契地址不详,有点难办,我赶快摸出一张五十两银票塞进主簿袖子里,主簿拿着卖身契看了一会儿,就走进旁边的一间大屋子,大约一个时辰后,抱着一个卷宗出来,打开卷宗是一户姓苏的海宁县人家,祖籍也是临安府,不过在乘船返回临安府的过程中遇到突发洪水,全家人团灭,不知所踪,苏瑶成了唯一幸存者。主播亲自抄了一份卷宗,连同办好的牙牌交给我,对我意味深长的一笑说,改天有空过来叨扰沈秀才,还望沈秀才给个面子哦!我马上陪着笑脸拱手致谢:“那当然,那当然,水泊饭庄随时恭候主簿大人莅临小店。”说完就告辞出了县衙。从此也彻底祛除了我和苏瑶的一块心病。喜欢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