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餐背后的守护 早晨八点半,天刚蒙蒙亮,古梯田景区入口处的柏油路上还覆着一层薄薄的露水。林小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最后一口豆浆咽下,塑料杯随手丢进了巡逻车旁的垃圾桶。他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试图驱散连日加班的疲惫。 “林书记,您又来这么早。”景区保安老张提着热水壶从值班室走出来,脸上堆满笑容,“这才八点多,第一批游客起码得九点才到呢。” 林小华笑了笑,眼角挤出几道细纹:“老张啊,今年五一预测游客量比去年多两成,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他边说边整理着挂在左胸的工作证,上面“西江镇党委书记 林小华”几个字被晨光照得发亮。 六点整,抽调的一百二十名镇村干部陆续到达集结点。林小华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手持扩音器,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各位同志,今年古梯田景区压力很大,我们要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平安游玩!交警负责主干道,镇干部负责停车场,村干部分散到各观景点……” 九点三十分,第一批自驾游客的车灯如同萤火虫般在山路上蜿蜒。林小华的对讲机已经开始频繁响起:“林书记,东停车场已经满了一半。” “收到,马上开放备用停车场。”他快步走向指挥车,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十点钟,景区道路开始出现明显拥堵。林小华站在主入口的制高点,眉头紧锁。他拿起对讲机:“各小组注意,启动分流方案三号预案。小李,把临时指示牌摆到岔路口去!”他的声音依然沉稳,但语速明显加快。 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林小华刚咬下第一口冷掉的包子,手机突然响起。镇长刘仁华的声音透着焦急:“林书记,出问题了!景区里所有农家乐都爆满,很多游客从早上就没吃饭,连水都买不到!” 林小华猛地站起身,手中的包子掉在地上:“具体有多少游客受影响?” “至少一千人,而且还在增加。”刘仁华的声音有些发颤,“有些带小孩的游客情绪已经开始激动了。” 林小华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环顾四周,看到停车场里越来越多的游客面露疲态。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拽着妈妈的衣角哭闹,那位年轻母亲手足无措地翻找着空空如也的背包。 “刘镇长,立即做三件事。”林小华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第一,采购5000瓶纯净水;第二,镇政府食堂准备2000份盒饭,标准一荤一素;第三,联系镇上的包子店,有多少包子都先调过来应急。” 挂断电话,林小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衬衫后背已经湿透。他走向那位抱着哭泣孩子的母亲,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小朋友,先吃点这个好不好?饭马上就来。” 十二点三十分,刘仁华再次来电:“林书记,食堂说最多只能准备1000份盒饭,人手实在不够!” 林小华咬了咬牙:“我知道了,剩下的我想办法。”他迅速拨通了另一个号码,语气变得柔和:“雪儿,现在景区有大量游客吃不上饭,家里饭店能准备1000份盒饭吗?要快,一荤一素。” 电话那头,陈雪儿没有丝毫犹豫:“我这就召集所有人手,两小时内保证完成!” 下午一点四十分,烈日当空。林小华在临时指挥点来回踱步,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处的汇报。游客的抱怨声开始此起彼伏,几个年轻人甚至与维持秩序的村干部发生了口角。 “林书记,盒饭准备好了,但是……”刘仁华的声音透着无奈,“来景区的路全堵死了,物资根本运不上来!” 林小华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抬眼望向蜿蜒的景区路,突然眼睛一亮:“我有办法了。”他迅速拨通了一个号码:“王队长,我是林小华。现在需要交警中队支援,派一辆警车开道,再找辆小货车,把2000份盒饭和5000瓶水送到古梯田进去来!” 不到十五分钟,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一辆闪着警灯的警车引领着小货车冲破拥堵,稳稳停在景区停车场。林小华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亲自拉开了货车后门——整齐码放的蓝色保温箱和成箱的矿泉水映入眼帘。 “游客朋友们!”林小华抄起扩音器,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里有免费的盒饭和纯净水,请大家有序排队领取!老人和孩子优先!不够的可以加餐!” 游客们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欢呼声。林小华挽起袖子,带领镇干部迅速搭建起临时分发点。他亲自将第一份盒饭递给那位带着小女孩的母亲:“抱歉让你们久等了,趁热吃。” “谢谢,太感谢了!”年轻母亲眼眶泛红,小女孩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饭盒,“妈妈,有鸡腿!” 分发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林小华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但他的笑容从未消失。他注意到一位白发老人排在队伍末尾,立即拿起一份盒饭走过去:“大爷,您到那边阴凉处坐着吃吧。”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林小华余光瞥见一个男子正举着相机对着他们拍照。那人穿着休闲但背着专业摄影包。林小华刚要上前询问,对方已经主动走来:“林书记您好,我是安城日报记者陈明曦,报社安排我们出来市里的各大景区采访,我想拍一组照片发回报社。” 林小华擦了擦手上的油渍,与他握手:“陈记者,现在情况特殊,恐怕没时间接受采访。” 陈明曦摇摇头:“您忙您的,我就记录一下真实情况。”他的镜头捕捉到了镇干部们忙碌的身影、游客们领到食物时的笑脸,以及林小华蹲下身给小朋友递水的瞬间。 下午三点,最后一份盒饭分发完毕。林小华靠在指挥车旁,终于有时间喝上一口水。他的手机再次响起,是陈雪儿:“盒饭都送到了吗?游客们都吃上了吗?” “都吃上了,多亏了你。”林小华的声音充满疲惫却透着温暖,“饭店花费不小吧?” “说什么呢,”陈雪儿轻笑,“这个时候我不帮你,谁帮你啊?记得我的好就行了。” 挂断电话,林小华发现陈明曦还没离开,正专注地翻看相机里的照片。他走过去:“陈记者,今天的情况……” “林书记,”陈明曦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您知道吗?我去过很多景区,见过各种应急处理,但像今天这样高效、温暖的反应还是第一次见。特别是您调动私人资源这部分,很有新闻价值。” 林小华摆摆手:“这没什么,换了谁都会这么做。那些游客中有老人、孩子,还有孕妇,让他们饿着肚子等,我做不到。 第二天下午,林小华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走进办公室,党政办干部小李就急匆匆地递来一份《安城日报》:“林书记,您上报纸了!” 报纸第二版赫然印着《镇党委书记送来的暖心餐》的大标题,配图中林小华正弯腰给小女孩递盒饭,阳光透过他的发梢,在照片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晕。文章详细记录了昨天的事件,特别强调了2000份盒饭和5000瓶水的及时救助。 更让林小华意外的是,上午九点,市委办公室打来电话:“林书记,孙书记看了报道非常感动,已经要求全市各景区学习西江镇的经验!” 接下来的五一假期,古梯田景区虽然游客量创下新高,但在林小华和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再没出现大规模拥堵和餐饮问题。每天中午,总能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游客中,分发着标有"西江镇暖心服务"字样的矿泉水和简餐。 假期最后一天傍晚,林小华站在景区最高处的观景台,俯瞰着陆续离开的游客车队。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刘仁华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林书记,这次多亏了您。” 林小华摇摇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远处的山路上:“不,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他拧开瓶盖,仰头喝了一大口,“明年,我们要提前准备得更充分些。” 山风吹过,带走了一天的疲惫。林小华不知道的是,在返程的游客中,许多人手机里都保存着一张照片——那位在烈日下为他们分发食物、满头大汗却始终微笑的镇党委书记。而这些照片,正在各大网站上悄然传播,标题简单却有力:《这才是人民公仆》。喜欢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