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清晨,阳光洒在幽州的田野上,微风拂过,麦浪翻滚,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幽州作为大雍的粮食主产区,一直是朝廷关注的重点。今天,官府农业部的官员们带着数万把新打造的农具,来到了幽州的一个小村庄——清风村。 清风村的村民们早已得知官府要来派发农具的消息,纷纷聚集在村口,等待着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村口的空地上,村民们三三两两站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听说这次官府派发的农具都是新打造的,质量特别好。”一位老农说道, “可不是嘛,有了这些新农具,今年的收成肯定能更好。”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不一会儿,一辆辆马车缓缓驶入村口,上面载满了各式各样的农具。农业部的官员们纷纷下车,微笑着向村民们点头致意。 “各位乡亲们,大家辛苦了。”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官员走上前,大声说道,“今天,我们奉朝廷之命,来给大家派发新打造的农具。” 村民们听后,纷纷露出感激之情。一位年长的村民带头,村民们纷纷跪下,行三跪九叩之礼。 官员连忙摆手,说道:“各位乡亲们,快快请起。朝廷关心百姓的生产生活,这些农具是朝廷对大家的一片心意,希望大家能够用它们提高收成,过上更好的日子。” 村民们纷纷起身,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一位年轻的村民走上前,问道:“大人,这些农具是怎么分配的呢?” 官员说道:“我们会根据各家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分配。首先,优先分配给受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百姓。其他地区的百姓,我们会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按需分配。请大家放心,朝廷一定会确保每一把农具都能真正到达大家手中。” 随后,农业部的官员们开始有序地分配农具。他们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需求,将农具一一发放到村民手中。村民们接过农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纷纷感谢陛下隆恩。 “这些农具质量真好,用起来肯定省力多了。”一位村民拿着新发的铁锹,兴奋地说道。 “是啊,有了这些新农具,今年的收成肯定能更好。”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分配过程中,农业部的官员们还特意安排了一些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村民们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农具。一位农技人员拿起一把新发的镰刀,向村民们示范如何使用:“大家看,这把镰刀的刀刃非常锋利,使用时要掌握好角度,这样割麦子才会更加省力。” 村民们纷纷围过来,认真观看示范,不时点头称赞。一位年轻的村民跟着农技人员学了几下,兴奋地说:“原来镰刀还可以这样用,我以前一直用得不对,怪不得割麦子那么费力。” 农技人员微笑着说道:“大家回去后,多练习几次,熟练了以后,割麦子的速度会快很多。” 大人,谢谢朝廷的关怀,这些农具对我们帮助太大了。”一位村民追上官员,感激地说道。 官员微微一笑,说道:“乡亲们,这是朝廷的职责,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大家的生产生活,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向官府反映。” 村民们纷纷点头,目送着官员们的马车缓缓驶出村庄。 阳光洒在田野上,微风拂过,麦浪翻滚,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议论着新朝廷的好。 “你们说,这新朝廷比前辽可好多了。”一位老农感慨道。 “可不是嘛,前辽的时候,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新农具给我们用。”一位年轻的村民接过话茬说道。 老农点了点头,说道:“新朝廷的政策确实好。听说这次派发农具,是陛下亲自下令的。他可真是个好皇帝,关心我们百姓的生产生活。” “可不是嘛,前辽的时候,我们连基本的农具都难买到,更别提这种质量上乘的了。 村民们一边议论,一边带着新农具走向田间。田野上,麦浪翻滚,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映照出一片希望和喜悦。 幽州 农业部的官署内,几位官员正在忙碌地整理派发农具的记录。一名身着青色官服的官员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一份详细的清单,仔细核对数据。 “:这次我们一共派发了多少农具?”一名官员问道。 小吏回答:“锄头一万把,铁锹五千把,镰刀一万二千把,这些农具已经陆续分发到了各个村庄。” 官员微微颔首,表示对小吏的回答还算满意,紧接着追问道:“那么,依你之见,目前还有哪些村庄尚未收到农具呢?” 小吏不敢怠慢,赶忙翻开手中那本厚厚的记录簿,逐页仔细查看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面带微笑地回答道:“回大人的话,经过仔细核对,目前幽州的清风村、明月村以及朝阳村都已经顺利完成了农具的分配工作。接下来,我们计划前往绿水村……还有青云村进行农具的派发。” 官员听完小吏的汇报,再次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地说道:“很好,既然如此,你们要尽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此次派发农具,乃是陛下亲自下旨交办的重要任务,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务必确保每一把农具都能准确无误地送到百姓手中,让他们能够及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小吏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连忙躬身应道:“大人放心,属下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严格按照您的指示行事,确保农具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喜欢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