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镇子外的土路确实难走。 坑坑洼洼的,水坑、泥坑多不说,还七拐八拐,上坡下坡也多。 陈凌都做好了要趁没人把拖拉机收进洞天的打算。 但他没想到,只是让老虎简单卖了个艺,人们会这么热情。 居然好多人跟着他走过来,有拿着铁锹帮他填土的,有帮他推拖拉机的。 好家伙…… 这热情的,差点把陈凌搞得不好意思了。 阿福阿寿也是,不知道是同样不好意思,还是知道人们在帮忙,又或者刚才表演没演过瘾。 在众人帮着把拖拉机推出这段路后。 两个家伙,还一起又作了作揖,啊呜啊呜叫了一阵。 惹得很多大娃子、小娃子激动地哇哇喊着,追在拖拉机后面跑了好远。 …… 这两天的天气属实不是太好。 昨天夜里下过下雨后,只在上午出了一会儿太阳。 到了中午,天色又阴沉下来,使得整个王八城笼罩在一片浓重的铅云之下。 王八城又叫古城,分为东古城跟西古城。 出了西古城,不远就是矿区。 东古城有大河流经,只是入冬后,河水很浅,即便这几天下雨,有的地方也已经断流。 远远看去,只能看到河道中一大片鹅卵石。 陈凌知道,这可能是附近开矿的缘故,使得王八城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 像是他们那边,就算是往年入冬,水位下降严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入冬还下了雨的,结果这边还是这个样子。 不过东古城外景色还是很好的,摆摊的也很多。 王八城这里是不逢集也每天有很多摆摊的。 拉矿石的车,来来往往,这里的司机和工人赚钱也多,累了就要犒劳自己。 可以说养活了一大批小商贩。 县城大小饭馆也遍地都是。 而且王八城是街上每天都有很多人。 每天都跟逢集一样。 像是陈王庄很多没出过远门的小娃子来到这儿,都说这边跟过年似的。 街上那么热闹,还有那么多摆摊卖东西的。 小娃子们没说错,这边是卖什么的都有。 吃的用的多种多样,连那些建材、五金、修车之类的也被带的蓬勃发展起来。 只是嘛,建材那些门市都是在西古城。 陈凌到了后先去东古城,中午了,肚子饿了,他得先去找个饭馆填饱肚子再说。 王八城这边的牛肉和驴肉很出名。 不是牛肉和驴肉有多特别,而是因为这边经常杀牛宰驴。 别的地方,可能杀一头牛,还会没人舍得买呢。 这边不缺买肉的。 陈凌也是有一阵子没吃过驴肉了。 正好到了王八城这里后,肚子饿了,就有点嘴馋。 阿福阿寿到了人多的地方后就很乖。 其实它们也不是真的乖。 只是享受万众瞩目的感觉。 那种被人惊叹赞叹的感觉,实在让两个老虎沉迷。 所以别说担心它们在大街上走会伤到人了,它们甚至能在人群注视下,板正威严的端坐一天,不下拖拉机。 不过为了能好好吃顿饭,陈凌实在不想再引起围观了。 就找地方把它们收进了洞天。 然后去了家驴肉馆子,点了一斤半的熟驴肉,又点了驴口条和驴肠的拼盘。 蘸碟是蒜泥跟醋,还有辣椒油。 再整两个刚出炉,热乎乎的,烤得焦香的烧饼。 从中间撕开,蘸好料的肉塞进去,夹得满满的,一口咬下去…… 那叫一阵喷香。 吃肉是能带给人很大幸福感的。 陈凌是离不了肉的。 在家里吃饭,隔两天没有肉,就受不了。 跟余启安离了大肠不能活,是一个道理。 陆续又点了几个烧饼,陈凌把满满两盘肉吃完。 就问驴肉馆老板他们这边大王八的事,他很好奇,县城外大河里水浅成那样,怎么会有大王八往这边游。 老板说:“水不浅,人怎么能看到河里有大老鳖?” 王八城的人自己是从来不说王八这两个字的,别人也不能当他们的面提,一说就要急眼。 陈凌一时间无言以对,差点一句水浅王八多脱口而出。 还好及时忍住了。 “那东西也不用专门去看,跟你们淩云县的鳖王爷没得比……”老板摇摇头,转身走进厨房。 看样子是没有想要多聊的意思。 也对那大老鳖没什么兴趣。 这倒也是。 他们这边本来就被人喊王八城喊了多少年了。 这要是再来一个大老鳖。 要是陈王庄那样的鳖王爷也就算了。 关键并不是,只是一个长得比较大的大老鳖而已。 要是留在这里,岂不是更坐实了他们王八城的外号。 天可怜见的,本来是王莽城,愣被叫成了王八城,到哪儿说理去啊。 陈凌大概猜到本地人这点心思了。 结完账也不多说多问了,就出门在街上到处晃悠。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路上那个小镇的人没糊弄他。 这边摆摊卖辣条的已经很多了。 只是在这里,辣条不是孩子们的零食。 主要是工人们作为下酒菜和咸菜来吃的。 干体力活的,大多口味重一点的。 这也正常。 除了辣条,陈凌发现韩闯罐头厂的肉罐头在这边也特别的受欢迎。 这是被夏天的糟鱼罐头带起来的。 以前他们厂子里的肉罐头可不好卖。 毕竟吧,王八城这地方不缺卖肉的,罐头里的肉谁也不知道是好肉坏肉,质量怎么样。 肉罐头的生意就很惨淡。 但自从糟鱼罐头在王八城卖火了。 同样牌子的肉罐头也卖起来了。 起先多是跑车的司机买。 后来本地居民和工人也开始买。 韩闯兄弟俩也没想到,肉罐头就这么大卖起来了。 陈凌吃过韩闯家的肉罐头,对吃惯了好东西的他来说,味道中规中矩。 但是,好吃不好吃有时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 一旦人们习惯了这个味道,从鱼罐头到肉罐头,慢慢就只认这个牌子了。 “感觉我像是在做市场考察一样了。” 陈凌心里古怪的想道。 “算了,不逛了,给素素还有孩子们买点东西,就去西边看建材。” 结果到了西古城,刚停下拖拉机,就有一道身影汪汪叫着,甩着尾巴旋风般的冲了过来。 陈凌低头一瞧,是条膘肥体壮的大青狗,前腿搭在他脚边,摇头摆尾,很是兴奋。 “咦?这是……” “哎呀,富贵兄弟,你怎么来古城了也不说一声!” 陈凌转头一看,是个面熟的汉子,捧着碗从街边的一家门店走出来。 “到底是你养出来的狗,这狗这么大了,你一过来,还是跟你这么亲哩。” 陈凌当即知道怎么回事了,走下来,狠狠地搓了搓青狗的脑袋,笑道:“你喂的挺好啊,这么大个头了,我都不敢认。” “俺丈人在东城开饭店,这狗不缺荤腥,长起来快得很。” 汉子嘿嘿一笑:“也是兄弟你家的狗好,听话懂事,比别的狗厉害不说,看门也紧……” 他逮着这狗一顿夸。 正说着呢,远处又有几道狗叫声传来,陈凌身边这条大狗也叫着应和。 不一会儿就又有两条狗跑过来,陈凌这下敢认了,全是自己这边卖出去的小狗。 现在长得都挺好。 虽然有不是自己家的,有金门村的,也有赵刚抱来的。 但这些狗见到他,都亲近得很。 小声哼哼唧唧的,激动地跳着往他身上扑。 陈凌对此大感欣慰。 他本来把老虎收进洞天就是不想让人围观的,没想到遇到了几个长大的狗崽子。 这下又被人围着看了一阵,啧啧称奇了一番。 好在狗到底没有老虎吸引人。 这些人没有耽误他多少时间,反倒给他买那些建材提供了便利。 “兄弟你是真能干啊,有那么多赚钱的买卖,还不肯歇着,这又鼓捣起盖大棚了……” 第一个汉子很热情的邀他喝顿酒再走,被婉拒后就带着狗送他,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就是瞎搞的。” 陈凌摇开拖拉机,坐上去,冲一人一狗挥挥手:“走了,下次我早点来,咱们再喝酒。” “好嘞,路上慢着点,俺们下次配狗还找你。” “好说。” 陈凌点点头,拉着一拖拉机的东西往城外开去。 …… 当天下午。 灰蒙蒙的天空,带着冬季特有的压抑,令人心情沉闷,好像随时要下雨。 港岛和湾岛的同胞友人们终于到了淩云县城外。 他们的车队停下,在给山道上驶来的运输车让路。 两辆运输车一前一后的慢悠悠的开过来。 在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一路上饱受身体和精神折磨的同胞友人们精神一振。 “快看,这车上拉的是一车小马驹,真好看!” “哇,好漂亮的小马驹啊!” “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买一匹……” “后边这辆是水产车,看来我们终于终于终于到地方了……真正的富贵山庄就是养了好多名贵的鱼类,我们在这边市里吃的那个就是从这边运过去的,十分好吃……” “没想到,还养了这么多小马驹,咱们走的时候,我一定要带一匹回去。” 两辆运输车与他们错身而过,好巧不巧,两辆大车刚走,城北老城墙的公路上一辆拖拉机也突突突的开了过来。 这拖拉机开得很快,他们转身往那边一看,一群人眼睛都瞪圆了。 只因那满满当当的拖拉机后车斗上,蹲着两头大老虎。 其中一个昂着圆乎乎的脑袋好奇的向他们望过来,另一个满脸威严,一副严肃板正,正襟危坐的模样,拖拉机摇摇晃晃,它也坐的直挺挺的…… “老虎!老虎!是老虎!” “这开车的年轻人,肯定就是传说的农庄主人!苍天啊大地啊,我们终于见到正主了,他好英俊!”喜欢我的1995小农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的1995小农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