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三倍产量(1 / 1)

“小枭你家有秤没有?”。 “没有。”,李枭摇了摇头道。 “我家有,等着我去拿。”,这个时候姜大爷道,说着就出了门,很快就拿出了一杆秤。 称是木杆秤,称重的时候要抬着称。 “多少斤?”。 很快第一个麻袋中的玉米就被称了出来,23.5斤,紧接着人们就开始称第二个麻袋中的粮食22.1斤。 最后一个就好称了13斤。 最后在黄教授的提醒下,众人又称了称麻袋的重量,李枭家中的麻袋,属于之前装粮食用的,每一个都有0.7斤。 得出这几个数据,赵教授立刻得出了结果道:“总共56.5斤。”。 “李教授,优质田这些玉米能产出多少斤粮食。”,黄部长迫不及待的问道。 “大概15斤到20斤。”,这个数字让黄部长几人眼睛不由一亮,这可不是高出两倍,而是都快三倍了。 在等待的时候,众人收拾了收拾院子,把掰下的玉米皮、玉米芯,这个年代玉米皮、玉米芯可是不会扔的。 像是玉米皮除了烧火外,人们还会拿来做坐垫之类的,玉米芯则是用来烧火。 不过玉米皮李枭到是用不着,就找来了几个麻袋,打算装起来一会扔掉。 至于玉米芯到时可以留下来烧火,刚把玉米皮装好。 一阵“叮铃铃 、叮铃铃”的声音响了起来,众人等着铃声等了半天,都有些条件反射了,一听到铃声,众人就往屋内跑了进去。 鲁部长离得近,快走几步接起了屋内的电话:“喂!我是鲁文言。”。 “你再说一遍多少斤?”。 “好好,我知道了。”,说到最后,鲁部长语气中都带上了兴奋。 挂上电话,看中人都看着自己,鲁部长出了一口气这才道:“19斤。”。 虽然众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听见这个数字都不由欢呼了一声,虽然还没到三倍。 但也无限接近,如果按照四舍五入来算的话,说三倍也没错。 姜大爷听到此手都是一哆嗦,呼吸都不有急促了几分:“三倍啊这个是,我种的最好的地,亩产也不过210斤的收成,这要是种上一亩,不得六七百斤啊。”。 鲁部长更是忍不住连叫了几声好,脸上也全部都是兴奋的表情。 “小枭,你这可是又立了大功了,我是发现国家缺少什么你就能弄出什么来。”,黄部长忍不住拍了拍李枭的肩膀夸赞道。 对此赵教授也是很认同,无论是机床、还是三马子或者是手扶拖拉机,都是国内需要的,也都是李枭制造出来的。 夸赞完,黄部长又看向了还在兴奋劲头上的李教授道:“李教授,这些玉米今年还能种植吗?”。 听到这个问题,众人都看向了李教授,李教授想了想道:“在咱们这边肯定不行,广西、云南一些地区到是可以,现在种下去,大概到了11月下旬就能收获。”。 “这样,事不宜迟,李教授我向上面打报告,现在立刻组建一个玉米研究小组,负责对这些玉米的研究,你来做这个组长,争取尽快大面积推广,有什么需要直接提,能满足的我一定满足。”,鲁部长想了想道。 “是部长,交给我您放心。”,闻言李教授迫不及待的回答道。 …… “李枭同志,我代表全国人民要感谢你。”,在申区门口,临走时鲁部长给李枭敬了一个礼道。 闻言李枭也连忙回了一个礼:“鲁部长,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让过更多人吃饱饭,这些都值得。”。 看着李枭那严肃认真的表情,鲁部长也是有些欣慰,拍了拍李枭的肩膀,这才上车离去。 鲁部长没有回农业部,而是直接让司机开车去了“海子”。 经过通报,在等待室等待了半天,鲁部长这才被叫进去。 “多少斤?”。 “报告部长0.7分的地,种出了56.5斤的玉米。”,鲁部长回答道。 这一数字也让二领导有些惊讶道:“怎么会这么高?是试验田吗?”。 “不是,一机部一位叫做李枭的同志种出来的。”。 “李枭?”,对于这个名字二领导自然不陌生,隔几个月就能听到这小子研究出新东西的消息,并且这些东西每一个还都有用,要不就是能赚外汇,要不就是能增强国力。 前几天他还听黄涛讲了,李枭想要研究离心机的消息,离心机的重要性他自然是知道的,很多研究都能用到,这也让他有些期待,期待着想要看看李枭能不能研究出来。 只不过这玉米增产的问题,实在是不沾边啊。 见领导露出疑惑的样子,鲁部长以为领导不知道这是谁,就道:“李枭就是研究出手扶拖拉机的那位同志,领导您还有印象吗?”。 鲁部长这么说也是想着为李枭请功,毕竟种子李枭提供的,也是李枭种植的,最大的功劳理应该是他才对。 二领导倒是没解释,而是好奇的道:“李枭同志,他怎么种出产量这么高的玉米的?”。 闻言鲁部长就把李枭说的原因讲了一遍。 这也让二领导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不能说是巧合,只能说是太幸运了,遇见一个老人想要帮上一把,结果买来玉米竟然产量这么高。 如果那个老人第二天还去卖玉米,那么李枭可能就不会想到自己种,就算是种植可能也是一两年后。 这不是幸运是什么? 想到此处,二领导考虑了一下就道:“你的想法我同意,尽快测出这种玉米的优劣点,尽快的全国推广。”。 有了最上面的支持,很快各地都动了起来。 一个个电话打了出去,开始调集人手,寻找合适种植的地点,还不到天黑,李教授就和几个下面的学生,在几个保卫的护送下,直接坐上了火车。 云南当地也快速行动了起来,开始找合适的田地来种植玉米。 只要一切顺利,这不到60斤的种子,只要三年的时间就能推广到全国各地,用不了五年,全国就能大范围种植,全部换成高产玉米。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恶毒女配训狗手册 仕途浮沉 有幸遇见你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开局对薄公堂,请叫我女法医 恰好对你心动 人在米国当杀手 军阀:我以钢铁洪流碾碎列强 刀猪 重生2011,左手创业右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