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之中,真命山上,生老宗祖师堂内。 李梦阳恍然的看着眼前稀稀拉拉的二十几个人,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生老宗此次替他扛下三难,弟子从三千余人,骤减至眼前的二十几个人。 座下的二十几个弟子,也低着头,默不作声。 长辈,好友,道侣……很多人都身死道消了,如今生老宗只剩下他们这几个。 终于,李梦阳缓缓开口:“你们……还想再留在宗门内吗?” 众弟子沉默片刻,胖子周岁率先开口回答:“祖师……弟子还想留在宗门内。” 这个小胖子很幸运,虽然修为较低,但命够硬,反而在三灾之中活了下来,还因祸得福,得以破境,入海境。 他这一开口,让很多人下定了决心,带动了很多人。 越来越多人决定留在宗门内,继续潜心修行。 最后只剩下一个人,靠墙站在角落里。 众人看向他,周岁向那人喊道:“陆鸣!你怎么想的?想留下还是要走啊?” 陆鸣抬眼看向他,又望向祖师,默默走到台前。 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磕三个响头,然后才高声道:“祖师!弟子想要回家去看看,请祖师同意!” 李梦阳摆了摆手,笑道:“无妨,你且走便是了。” “不过,陆鸣你记得了,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记得回宗门来,这里也是你的家,随时欢迎回来。” 陆鸣又磕了一个响头,双手恭敬的将那柄青虹断剑,放在李梦阳脚边。 李梦阳俯下身,捡起那柄青虹剑,扶起陆鸣,冲着他笑道:“这柄剑说给你了,那便给你了,你好生收着便是。” 陆鸣接过剑,看向祖师,又重重磕了一个头。 李梦阳抚额苦笑,有些无奈。 他又说道:“余下弟子全部为我祖师堂成员,一切修行资源优先共享,我将亲传你们每人一种术法。” “谢祖师!”众弟子高声喊道,随后陆续离去。 等到弟子们都离开祖师堂后,莫莲出现在师父身后,恭声说道:“师父,我要去闭关了。” 李梦阳转头深深看了她一眼,笑道:“莲儿,辛苦你了。” 莫莲感觉师父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是哪里奇怪。 李梦阳又看向两尊神像前的那尊青铜香火大鼎,手中多出了一炷清香,恭敬点燃,双手上香。 他的口中喃喃道:“仙升,生老宗……香火凋零了。” “已经没剩几个人了,你还不回来看看吗?” 昭德十一年秋,生老宗举宗祭剑于天,求得大平整整一甲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祭剑于天,使生老宗受到重创,首徒莫莲受三灾重创,境界大跌,又重新闭关,潜心修行。 宗内其余弟子也都死伤惨重,只剩下二十余人,天境之下几近死绝,且身死道消,魂飞魄散,再无来生。 值得一提的是,宗主李梦阳决定封锁宗门,再也不招一人。 兴许,是他再也不想经历一次眼睁睁的看着宗门人人赴死的情景了。 这个曾经无比强大的护国宗门,就此衰微,可惜少有人知道他们为整个天下所做出的一切。 ------------- 昭德十二年,昭德帝采取国师李梦阳的建议,尊奉无为而治的思想,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摇薄税,减轻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昭德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逐渐趋于稳定,人口迅速增长,百姓们安居乐业。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史称“昭德之治”。 百姓之中,对昭德帝传出了这般赞美:昭德圣上,上承天理昭昭,下顺民心德德,可比肩承天顺德二帝。 可比肩承天,顺德二帝。这是百姓对除开国皇帝太祖之外的任何一位皇帝的最高赞美了。 这也就代表着“昭德之治”可比肩“承天盛世”! 昭德五十六年,昭德帝退位,其嫡长子李哲继位,改国号为“洪福”,寓意大平洪福齐天,年年都是风调雨顺。 洪福帝继位后,一边继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发展国内经济,并注重肃清贪官污吏。一边挥师北上,攻打北蛮,稳定边关,开疆拓土。 朝廷内部,外戚白家迅速崛起,除皇帝之外,权力极大。 洪福元年,昭德帝驾崩于安神宫,享年七十四岁。 这位垂垂老矣的皇帝临终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是躺在床上看着当年迫于无奈,为了平息民怒而写下的罪己诏。 哈哈大笑,好似疯癫。 末了,昭德帝大笑问道:“国师大人!为了这些愚民,值得吗?这个明知早已无可救药的天下!还有救吗?!” “李先生!你告诉朕!朕,错了吗?”昭德帝没有等到李先生的回答,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死不瞑目! 早年间国师给他算过一卦,国师解卦说:可笑于百姓,可悲于天下,可怜于圣上。” 洪福三十九年,洪福帝退位,嫡长子李默继位,改国号为“天元”。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元十七年末,蛮族再次发兵进犯中原。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大屏恢复了些许生机。 天元帝整治军备,钦点七十万大军兵分三路,阻击蛮族。 可这次蛮族来势汹汹,攻势凶猛。百余年的安稳日子,也让大平七十万大军几乎忘记了蛮族铁骑的凶名。 蛮族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大平军队只能固守城池,死守不退,双方很快便陷入了持久拉锯战。 史称“平蛮战争”。 天元二十三年春,正值壮年的天元帝忽然驾崩,没有一丝预兆。 年仅12岁的太子仓皇即位,由其母后王氏掌权,控制朝政。 天元之后,改国号为龙武。 由于大平国师李梦阳因祭剑于天而身受重伤,被迫陷入长久闭关中。太后王氏也趁此一家独大,任用亲信,铲除异己,几年后,便控制了整个朝堂,甚至连废帝这种天大之事,也是她一言而断。 龙武三年,天灾重现。但万幸的是,都是一些小灾小难,大平如今的国运国力不至于动其根本。 龙武六年,太后王氏离奇身亡,朝堂又重新回到龙武帝手中。 龙武七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 龙武八年,北方沧河泛滥,无数百姓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龙武八年末,大平边军粮草告急,且死伤惨重。 龙武九年初,北方烟州,豪州,北州,三大州疫病横行,死人无数。 龙武十年秋,蝗灾过境,寸草不生。 同年,大平国师李梦阳出关,欲再度延续大平国运,力挽天倾。喜欢生老有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生老有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