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隆冬,关中大汉朝廷发布的一条通告迅速传遍天下,瞬间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 不用说,这定然是关中大汉朝廷校事府的精心杰作了。 通告中写道:大汉朝廷将在明年正月十六日于长安举办“大汉第一届文武大赛”,旨在选拔大汉俊杰,为朝廷效力。 其中一场为“大汉第一届武道大赛”,另一场则是“大汉第一届翰林大赛”。 “大汉第一届武道大赛”前十名的奖赏极为丰厚,第一名被称为“武状元”。 不仅可以获得由皇帝陛下亲自题写的“大汉第一届武状元”金字牌匾,还能获得百万钱的重赏! 进入朝廷军中,还将被授予上校军衔,这一军衔相当于以前的校尉。 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无疑是一飞冲天的大好机会! 第二名被称为“大汉第一届武榜眼”,奖励八十万钱,并可进入朝廷军中授予中校军衔。 第三名则称为“大汉第一届武探花”,奖励五十万钱,同样可进入朝廷军中授予中校军衔。 第四到第十名均可获得二十万钱,并进入朝廷军中授予少校军衔。 武状元还可以挑战飞将军团主将吕布,只要战胜了他,就可以获得“天下第一武将”殊荣! 前三甲将由大汉朝廷大将军、凉侯刘昆亲自颁奖,四至十名由军中大将颁奖。 而天下第一翰林大赛前十名同样奖赏丰厚,首位获得的大汉皇帝亲自题写的“大汉第一届文状元”金字牌匾,以及百万钱的重赏。 还可以在六部任职,并授予五品郎中官职。 第二名被称为“大汉第一届文榜眼”,奖励八十万钱,在六部任职并获六品郎中的官职; 第三名则是“大汉第一届文探花”,奖励五十万钱,同样在六部任职并获六品郎中的官职; 第四到第十名均能获得二十万钱,可赋予七品县令官职。 前三甲将由大汉朝廷大将军、凉侯刘昆亲自颁奖,四至十名由朝中重臣颁奖。 凡我大汉境内子民皆可报名,但需保证家世清白,不得有奸恶之徒。 这条消息发布后,引起了无数人的热切关注,大家纷纷议论这两场赛事。 冀州,邺城。 州牧府,袁绍独坐在案前,一脸凝重之色。 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上的通报,这份关于刘昆招贤纳士的信息,让他倍感思索,又不免流露出几分不耐。 “刘孟光小儿之举,不过是在给他掌控下的朝廷赚些声望罢了!” 袁绍不屑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轻蔑。 辛毗抚须而笑,他三缕长须随之轻轻晃动,眼神间流露出讥诮。 “主公所言极是!岂有天下英才与乡野村夫相比乎?刘孟光想招揽人才?恐怕连个像样的人都寻不来!” 说罢,他哈哈大笑,其中嘲讽意味尽显。 荀谌微微皱眉,他用指尖敲击案几,看似权衡利弊,却未开口发言。 而田丰却沉声说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小觑。刘昆此举意图广揽天下能人异士,如若任其发展,将恐天下英才尽入其彀中!” 此言一出,全座皆陷入沉寂。 许攸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嘴角微扬,以慢悠悠语气说道:“元皓此言未免太过偏颇,以主公之英明,又岂会看不透刘昆的小伎俩?莫非您认为主公比不得你看得透彻?” 袁绍闻言眉头骤然紧皱,不悦地瞥向田丰。 而田丰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忿然作色喝道:“许子远!你休得胡言乱语!田某行事光明磊落,从未有过半分私心。你在主公面前如此搬弄是非,是何居心?” 郭图阴笑着扫视众人,“元皓先生此言,是不是在说主公识人不明吗?” 袁绍面色愈加阴沉,眼神如刀般扫向田丰,分明带着些许怒意。 田丰气得浑身颤抖,他指着许攸和郭图,大骂道:“你们这群小人,只会阿谀奉承、媚上欺下、误国误民!” 沮授连忙站出来拱手说道:“诸君且慢,此次议事乃为了刘孟光之事,为何要因私怨而伤和气?” 逢纪冷笑道,“公与先生此话未免差矣。主公早已认定刘昆只是幼稚小儿之见,又何必再多言?” 袁绍愤怒至极,一甩袖袍厉喝道:“够了!” 众人闻声,皆陷入沉默。 袁绍冷冷扫视四周,再无半分耐心,便拂袖而去。 待他离去之后,座中众人也各自散去。 但田丰仍然愤懑难平,大骂道:“许攸、郭图这群小人,只会谄事主公、误国害民!沮公与,你虽知真相,却为何不敢直言?与这等小人又有何异?” 沮授叹息劝慰道:“元皓兄,请勿动怒,以免伤身。” 然而田丰却怒极反笑:“沮公与,你此言何意?田某恨不得将这群小人碎尸万段!” 早有耳目将他的抱怨传至袁绍耳边,使得他心中对田丰的愤懑之情愈加强烈。 宛城,孙策看着韩当送来的长安通告,不由陷入沉吟。 忽然,他长身而起,对身边那位英姿勃发的年轻文士说道:“公瑾,某欲前往长安,会一会天下英雄!也想在朝廷中谋求一官半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被称作“公瑾”的青年叹息道:“伯符兄长,此乃刘孟光所设之局。你若前往长安,无疑要受制于他。” 孙策惊诧地问道:“公瑾此言何意?” 周瑜叹息一声,不徐不疾地答道:“伯符兄长,可曾想过刘孟光此举深意?如今他掌控政权,不过是在效仿董卓罢了!” “令尊得到玉玺,乃天命所归。如果刘孟光向你索取玉玺,你是否愿意交出?不给的话,你能否安然走出长安?要是上交朝廷,那令尊九泉之下又怎生安宁?” 孙策闻言顿感失落,不禁坐回椅子上,满脸一片悲苦之色。 周瑜继续开口,“伯符兄,有件事情,瑜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孙策略显不满地望向周瑜道:“公瑾,你我兄弟义结金兰多年,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说?” 周瑜认真注视孙策,缓缓说道:“伯符兄,如果瑜劝你将玉玺献给袁术,以换取伯父旧部与几千精兵,你意下如何?” 孙策震惊地盯着周瑜,不解地说道:“玉玺乃我父性命所换来,如今交给袁术,我父泉下有知,又如何苛责我不忠不孝?” 周瑜苦笑摇头回应,“玉玺不过是一方玉石,死物而已。如果真如传闻中的那般,大秦怎可能二世而亡?与其在伯符手中无用,不如献与袁术,索要伯父旧部与几千精兵,谋取江东作为基业,成就不世之功。” 孙策恍若大悟,长身而起,对周瑜深深鞠了一躬,说道:“公瑾所言,句句金玉。既然如此,我定将在明日向袁公路献上玉玺,以换取我父昔日旧部及几千精兵。” 周瑜拍手大笑,赞同道:“伯符兄,此举甚妙!” 翌日,孙策把珍藏的玉玺献给了袁术。 袁术得到了日思夜想的传国玉玺,狂喜之下,不仅归还了孙坚昔日千余旧部,还拨付给了孙策一千精锐。 从此,孙策在周瑜悉心帮助下,数年之间,驱逐扬州刺史刘繇,竟然拥有了江东之地。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