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种花部落安南都护府主将程普忽然引兵三万,大张旗鼓地直奔陈仓而来。 望着城下遮天蔽日的种花部落大军,陈仓守将樊稠大惊失色,连忙飞马将这一紧急军情报报给了长安的太师府。 与此同时,漆县安定郡太守赵云亦有所动作,他统领两万种花部落的精锐兵马,出其不意地突袭了驻守在漆县与长安要道上的董卓军李蒙部。 李蒙与赵云对峙已久,见其久无动静,渐渐放松了警惕。 谁料,这支一向平静的种花部落大军竟突然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种花部落的大军都是职业化军人,训练有素,人人身着铁甲,武器精良。 加上种花部落军队实行的是借鉴秦朝的军功制,只有通过军功,才能获得晋升,所以将士们的士气极为高昂。 赵云在接到安南都护府传来的紧急军令之后,稍作动员,这群早就摩拳擦掌许久的将士们高兴坏了。 战斗迅速爆发,不到一个时辰,李蒙麾下的一万大军便土崩瓦解,他仅带着十余名亲兵仓皇逃往长安。 当晚,浑身是血的李蒙就闯入了太师府,颤抖着向董卓禀报了这一惊人变故。 “什么?漆县的种花部落大军突然向你发动了进攻?你不到一个时辰就丢掉了大营?” 得到李蒙的禀报,董卓怒不可遏,暴跳如雷。 李蒙跪伏在地,浑身颤抖,连大气都不敢出。 紧急召来的李儒得知王蒙战败之事后,心中在不断盘算着。 忽然,他脸色大变,惊呼声出口:“不好!太师,陈仓危矣!” 董卓闻言,顿时手脚冰凉。 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不一会儿,陈仓信使就急匆匆地进来了。 他一路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疾驰三百余里,终于赶到了长安城的太师府。 信使只来得及将随身携带的告急书信拿了出来,说了句:“陈仓告急!” 然后头一歪,栽倒在地,人事不省了。 李儒见状,火急火燎的从晕倒在地的信使手中接过了告急文书,上面密封的火漆还在。 他也没有请示董卓,自行拆开,拿出文书匆匆看了起来。 才看了两行字,他脸色便已骤变。 越往下看,脸色愈加阴沉。 董卓见状,心知大事不妙,连忙问道:“贤婿,书信上究竟如何说?” 李儒沉痛地说道:“种花部落安南都护府主将程普,已率三万大军屯兵陈仓城下,似有攻打之意。属下怀疑,除了这两处,其他地方还会有异动。” 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董卓的西凉军虽看似有十多万之众,但需防守之处众多,兵力分散。 王方率二万大军驻守函谷关,侄子董璜率一万大军驻守渑池,张济率一万大军驻守陕县,段煨率一万大军驻守华阴,共同防备着关东群雄。 女婿牛辅则率三万大军驻守河东郡,同样是为了防备关东群雄以及并州方向的威胁。 樊稠率三万大军驻守陈仓,以防备凉州方向的种花部落。 李蒙率一万大军驻守漆县大营,以防备安定郡方向的种花部落。 其弟董旻率一万大军,在郿县建设鹛坞。 自迁都长安后,董卓便开始着手建设鹛坞。 此时尚未完工,历史上也是在初平三年才搬入其中处理朝政。 至于李傕、郭汜两将,则率领董卓最精锐的“飞熊军”驻扎在长安城外,拱卫京师。 而吕布的并州军大概一万人,也驻扎在长安城外。 当夜,李傕、郭汜便率两万西凉铁骑、两万步兵合计四万步骑直奔漆县而去,其中就包括五千精锐重骑“飞熊军”,以抵挡安定郡的赵云部。 而驻守鹛坞的董旻亦向陈仓进发,驰援樊稠所部。 驻守华阴的段煨在接到董卓的军令后,亦率领本部一万兵马急速赶往长安回援。 同时,董卓还向牛辅、王方、董璜、张济等人派去了信使,告诫他们务必严密防守,随时准备抵御关东群雄的进攻。 河东郡,安邑城。 郡守府内,牛辅拍案而起,手中报急文书被他捏得咯吱作响。 临汾急报上那几行刺目的文字,让这位董卓麾下大将怒发冲冠。 "白波谷贼寇竟敢犯我临汾!"他咬牙切齿,络腮胡须随着粗重的呼吸不住颤动。 案前地图上,临汾与闻喜相距不过五十里,而闻喜距安邑更是近在咫尺。 牛辅的手指重重戳在三个地名之间,仿佛已经看到贼寇铁骑踏破郡城的惨状。 "早该将这群逆贼赶尽杀绝了!"他怒吼一声,当即调遣一万精兵,星夜驰援闻喜县。 此时的临汾县城,却是另一番景象。 县令及一众官吏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县衙大堂,额头紧贴冰冷的地砖。 临汾县有牛辅驻军五千余人,却被白波贼首领徐晃以雷霆万钧之势轻而易举地攻了下来。 他们面前,徐晃按剑而立,铁甲在烛火下泛着寒光。 守将的首级"咚"地滚落在地,吓得几个文官当场失禁。 "整整一年了。"徐晃望着堂外飘扬的"飞虎"旌旗,胸中豪情激荡。 这位出身河东杨杨县的小吏,如今已是种花部落的少将。 独领一军,号曰“飞虎营”。 他亲手训练的飞虎营三万精兵,全部着铁甲且武器精良。 都是由徐晃亲自训练出来的,军中骨干全部来自九原士官学校。 而且,飞虎营还有两千精锐骑兵。 此次奇袭临汾,正是他精心谋划多时的杰作。 五千守军中,早被他安插了眼线。 当夜月黑风高,内应打开城门,飞虎营如潮水般涌入。 守将仓促应战,不过片刻就成了徐晃剑下亡魂。 "河东郡..."徐晃抚摸着腰间佩剑,目光穿过城门,望向安邑方向。 刘昆的承诺言犹在耳,攻下河东,太守之位非他莫属。 想到这里,他嘴角扬起一抹坚毅的弧度。 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终将在他手中重获新生。 夜风掠过城头,吹得徐晃的战袍猎猎作响。 身后,白饶、雷公二将肃立待命。 三万大军静默无声,只等主将一声令下,便要在这河东大地上掀起一番血雨腥风。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