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父也派过去,作为辅助没关系,三姐作为女子有的地方不方便出面,尤其是与关中那些贵族的来往,也可以让叔父出面。
但是军事上,还是听三姐的,不要让叔父作主。切记切记!
李世民可深刻记得呢,这位叔父是初唐从没打过胜仗的宗室名将——他简直无语,虽然叔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早先的行事颇见果断。
但是名将?就这?拿他初唐的名将拉出来比比看啊,丢不丢人呐!
李渊顿时磨牙,自以为看出来李世民的用心。
这小子!瓦岗旧将是他的嫡系,把他的嫡系调到长安,关中也是他的势力范围了,这是真要把为父我架空吗?
可不如此又要如何呢。
一旦放弃长子,李渊实际上就只有一个选择了。李元吉?他是挺溺爱四郎的,但是四郎啥样他能不知道么,平庸就罢了关键是暴戾啊!救了他小命的乳母都差点勒死,被窦夫人及时救下来才得生的。要不是亲生的他都嫌弃。这个鬼样子怎么可能是托付天下的人选。
李智云?他想都没想过。他又不是没有嫡子,四个呢!还有个这么出息的李世民,他抽风了才放弃二郎选庶子。就算不愿意儿子的势力超过他,将来他只能做个有名无实的皇帝,选择扶一个儿子跟二郎斗,他也只会在嫡子里选。
夫人提醒了他,他其实一直在侥幸。
侥幸地想二郎一直是个开朗的孩子,对大哥也很尊重,不会闹到失控的地步。
侥幸地想他能控制住一切,大郎实在扶不起来,那就让二郎上位,也没什么,反正都是他儿子。
但是夫人给他泼了盆冷水。
那是皇位,天下只有一个的位置,不是他的唐国公爵位。二郎不会跟大哥争爵位,本事越大越不会,因为他自信能为自己挣到足够的功劳,不需要祖上的荫庇。
但是皇位没有第二个,他再有本事,立下再多的功劳,不把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拉下来,他就做不了皇帝。
偏偏他们李氏将要占住的这个皇位,就得属二郎功大。
凭心而论,换地而处,李渊觉得就叫他来,他也不能甘心。
他又怎么敢赌二郎会愿意退让的。
要想扶大郎上位,只有他出手,把二郎往死里逼才行。不然就算二郎真的退让,在他活着的时候按兵不动,他一死,恐怕就是兄弟相争的时候了。大郎能是二郎的对手?
但凡他没有把二郎的势力削尽了,这就不可能!
话说回来,李渊自省的时候认真想了想,他能不能把二郎的势力削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