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帝心所向 丽妃与太后密谋的声音渐渐远去,宫墙之内的风雨也暂时平息。虽然这场朝堂之战暂告一段落,但苏锦绣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窗纱洒落在凤仪宫的地面上时,苏锦绣已经起身梳洗完毕。昨日朝堂一战,虽然有惊无险地度过,但接下来必定会有更多的暗流涌动。 #34;娘娘,#34;巧儿端着热茶进来,#34;昨日朝堂之上您神勇无比,奴婢听说连太后都被您辩得哑口无言呢!#34; 苏锦绣接过茶盏,轻抿一口:#34;胜得不易,太后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我们更要加倍小心。对了,农院那边情况如何?#34; 巧儿放下茶壶:#34;赵院正派人来报,说昨日朝堂消息传出后,有几位学子因惧怕牵连,已经提出退学。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开始阻挠农院的活动,说是担心违背祖制惹来麻烦。#34; 苏锦绣眉头微蹙:#34;果然如此。太后虽然没能彻底打垮农院,但已经在朝野上下种下了疑虑的种子。#34; 她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34;这场攻防战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局势,否则辛苦创建的农院恐怕会在流言中逐渐萎缩。#34; 正在这时,一位内侍急匆匆地赶来:#34;娘娘,陛下宣您即刻进见!#34; 苏锦绣闻言,迅速整理衣冠,跟随内侍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萧承煜正在批阅奏折,见苏锦绣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朱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34;爱卿来了。#34; 苏锦绣行礼后,发现御书房内还摆放着几卷农书和农院的成果报告,看来皇帝一直在研究农院的事务。 #34;陛下召臣妾前来,可是有要事商议?#34;苏锦绣轻声问道。 萧承煜点了点头,指着案上的奏折:#34;朕刚收到几封奏折,都是关于农院的。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看来此事在朝野上下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34; 他拿起一封奏折,递给苏锦绣:#34;这是农部尚书赵明远的奏折,他详细记录了农院成立以来的成就,力陈其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34; 又拿起另一封:#34;这是礼部侍郎冯毅的奏折,他坚持认为农院违背祖制,要求立即停止改革。#34; 萧承煜长叹一声:#34;两派势力针锋相对,朝中争论不休。若任由此事发展,怕是会影响朝政正常运转。#34; 苏锦绣心头一紧,担心皇帝会因朝堂不安而暂停农院活动。她小心翼翼地问道:#34;陛下有何打算?#34; 萧承煜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苏锦绣:#34;朕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能够平息争端。#34; 苏锦绣屏住呼吸,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萧承煜转过身,目光坚定:#34;朕决定亲自前往农院视察!以天子之名,彰显朕对农院的支持,让那些反对者无话可说。#34; 苏锦绣闻言,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脸上露出欣喜之色:#34;陛下英明!若能得到您的亲自视察和背书,农院必将度过这次危机!#34; 萧承煜微微一笑:#34;三日后,朕便出宫前往农院。你回去做好准备吧。#34; #34;是,臣妾遵旨。#34;苏锦绣行礼告退,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期待。 回到凤仪宫后,苏锦绣立即召集心腹商议。王太医、赵院正、周伯等人很快便到齐了。 #34;诸位,#34;苏锦绣神色凝重地宣布,#34;陛下决定三日后亲临农院视察,以示支持。这是我们转危为安的大好机会,必须做好万全准备。#34; 赵院正欣喜若狂:#34;娘娘,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陛下若亲临农院,那些反对者必定噤若寒蝉!#34; 王太医也点头附和:#34;确实如此。不过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展示农院最好的一面,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34; 苏锦绣环视众人:#34;赵院正,你负责整顿农院,确保各项设施干净整洁,学子们精神饱满。特别是那些试验田和育种室,一定要展示最好的成果。#34; 赵院正立即应下:#34;娘娘放心,我这就回农院安排。#34; 苏锦绣又转向王太医:#34;王太医,你负责医学部的准备。把我们研发的药物、医疗案例整理好,尤其是那些疑难杂症的治愈案例,一定要准备详实的记录。#34; #34;遵命,娘娘。#34;王太医郑重点头。 最后,苏锦绣对周伯说:#34;周伯,你负责安全事宜。农院内外必须严加防范,防止有人趁机生事。暗中多布置些眼线,若有异动,立即报告。#34;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伯躬身领命:#34;老奴明白。必定确保陛下视察期间万无一失。#34; 众人领命而去,苏锦绣则开始亲自拟定陛下视察的路线和讲解要点。她深知,这次视察不仅关系到农院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整个农业改革的未来。 三日的准备时间转瞬即逝。这段时间里,农院上下忙得不可开交。赵院正带领众人整理试验田,粉刷院舍,布置展厅;王太医则组织医学部精心准备了药物展示和医疗案例汇报;周伯派人在农院内外巡视,确保安全无虞。 终于,在第三日清晨,皇帝萧承煜率领一众大臣,浩浩荡荡地向农院而来。 消息传开后,京城百姓纷纷涌到街道两旁,想要一睹天子风采。皇帝此次出行并未刻意低调,反而是乘坐明黄龙辇,前呼后拥,气势非凡。这无疑是在向全城宣告:天子支持农院! 农院大门前,苏锦绣带领赵院正、王太医以及全体师生列队迎接。当龙辇缓缓停下,萧承煜在侍卫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34;微臣恭迎陛下!#34;众人齐声行礼。 萧承煜面带微笑,目光扫过众人:#34;平身。今日朕来农院,就是要亲眼看看这座改变我大衍农业命运的地方。#34; 苏锦绣上前一步:#34;请陛下随臣妾参观。#34; 在苏锦绣的引导下,萧承煜首先参观了农院的教学区。这里设有讲堂、藏书阁和实验室,学子们正在勤奋学习。 萧承煜驻足观看了一节课,只见讲师正在讲解水稻育种技术,黑板上画满了各种图解,学子们专心致志地记录着。 #34;这些学子来自何处?#34;萧承煜问道。 赵院正答道:#34;回陛下,学子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官宦子弟,也有平民百姓。我们按才择人,不问出身。#34; 萧承煜点点头:#34;很好。人才是国之根本,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农院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34;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试验田。这里是农院的核心区域,种植着各种改良后的农作物。稻田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稻杆;蔬菜园中,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硕大的果实。 萧承煜走进稻田,亲手摘下一穗稻谷,掂了掂分量:#34;好沉!这稻子比普通稻子结实多了!#34; 苏锦绣解释道:#34;这是我们改良的抗旱稻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能够在干旱条件下生长。去年南方大旱,许多农田绝收,但种植这种稻子的农户却获得了不错的收成。#34; 萧承煜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34;农为国本,粮为民命。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我大衍的未来奠基啊!#34; 接着,他们来到了医学部。这里设有药房、诊室和病房,医师们正在为民众诊治疾病。 王太医向萧承煜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新药方,特别是那些治疗热症、疫病的特效药。 #34;陛下请看,#34;王太医指着一排药方,#34;这些都是我们根据《神农本草经》和现代医理研发的药方。其中这味热症药,已经救治了上百名患者,无一人出现不良反应。#34; 萧承煜仔细查看了药方的配制说明,又听取了几位痊愈患者的见证,不由得连连点头:#34;太医院那些老古板,总是墨守成规。你们能够推陈出新,令人敬佩!#34; 最后,萧承煜在大讲堂召集了农院全体师生,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 #34;朕今日亲临农院,看到了你们的成果,感受到了你们的热忱,不禁心生敬意。#34;萧承煜声音洪亮,#34;有人说农院违背祖制,朕却认为,农院恰恰是继承了先祖#39;以农为本#39;的精神,只是形式更为创新罢了。#34;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34;我大衍立国以来,历代先祖无不重视农业。然而近年来,连年天灾,粮食歉收,百姓生活艰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院应运而生,为我大衍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4; 讲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聆听着天子的教诲。 #34;从今日起,朕下旨:一,增加农院经费,扩大规模,招收更多学子;二,在各地设立农院分院,推广新农法;三,严惩阻挠农院工作的官员,不论品级高低;四,将农院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机构,与太学、国子监同等重要。#34; 萧承煜的每一条旨意,都引起了阵阵惊喜的议论声。他最后说道:#34;农为邦本,天下之大业。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我大衍的千秋万代谋福祉。朕期待农院在苏爱卿的领导下,创造更多奇迹!#34; 讲话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皇帝的支持,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农院的血脉,让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视察结束后,萧承煜在返回宫中的途中,特意让苏锦绣同乘龙辇。 #34;爱卿,#34;龙辇内,萧承煜温和地说,#34;今日所见,令朕十分欣慰。你创建的农院,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业。#34; 苏锦绣低头行礼:#34;臣妾不敢居功,这都是陛下英明决断的结果。若没有陛下的支持,农院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34; 萧承煜摆摆手:#34;不必过谦。朕知道这其中有多少是你的心血。#34;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34;不过,太后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今日朕如此高调支持农院,已经表明了态度,但暗地里的较量还会继续。#34; 苏锦绣点头:#34;臣妾明白。无论前路如何艰难,臣妾都会守护好农院,不辜负陛下的期望。#34; 萧承煜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突然伸手握住了她的手:#34;锦绣,朕相信你。#34; 这是他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亲昵而温柔。苏锦绣心头一震,感受到了那只手传来的温暖和力量。 #34;臣妾...定不负陛下期望。#34;她低声回应,心中波澜起伏。 回到农院后,苏锦绣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34;陛下已经明确表态支持我们,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大成果,稳固根基。#34;苏锦绣环视众人,#34;赵院正,你负责扩建农院,增加招生名额;王太医,你继续完善医学部的研究,特别是那些疫病防治的药方;周伯,你负责与各地官员联络,为设立分院做准备。#34; 众人齐声应下,士气高昂。 会议结束后,苏锦绣独自来到试验田旁,望着金黄的稻浪,心中无比踏实。皇帝的支持,不仅让农院转危为安,更坚定了她继续改革的决心。 然而,她也清楚,这场关乎国运的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太后、丽妃以及那些保守派官员,不会就此罢休。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面,但有了皇帝的支持,她已经无所畏惧。 风吹过稻田,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苏锦绣深吸一口气,迎着阳光,眼中充满了坚定与希望。 就在此时,在宫中的太后寝宫内,太后正在震怒地摔碎一个茶杯:#34;荒唐!实在荒唐!皇帝竟然如此高调支持农院,这不是在打朕的脸吗?#34; 丽妃站在一旁,脸色阴沉:#34;娘娘息怒。皇上此举确实出人意料,但我们的计划并未受到太大影响。#34; 太后冷哼一声:#34;说说你的新计划吧。#34; 丽妃凑近太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太后的脸色逐渐缓和,最后露出了一丝冷笑:#34;好,就这么办。喜欢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