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权倾朝野(1 / 1)

回到凤仪宫后,苏锦绣梳洗更衣,随即便投入了繁忙的政务之中。西北之行虽然成功,但积压的奏章和请示已堆积如山。巧儿端来热茶,担忧地看着她疲惫的面容。 #34;小姐,您刚回宫就这般辛苦,不如先歇息一日?#34; 苏锦绣摇摇头,展开手中的奏折:#34;农医改革正是关键时刻,耽搁不得。再者,我在西北这三个月,不知朝中又有何变故。#34; #34;变故倒是没有,#34;周伯走进内室,低声道,#34;不过倒是有件喜事要禀报小姐。#34; #34;何事?#34;苏锦绣抬头,眉眼间显出一丝疲倦。 周伯脸上泛起难得的笑意:#34;皇上这三月来,几乎日日都在询问小姐在西北的情况。前日还特意下旨,要工部按照小姐之前提出的水利改造方案,在全国兴修水利。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光预算就批了百万两白银!#34; 苏锦绣眼前一亮:#34;当真?这水利方案我提出已有半年,一直因经费问题搁置,没想到陛下竟在我不在时批准了。#34; #34;不仅如此,#34;周伯神秘地笑道,#34;据宫中可靠消息,陛下已经拟好了诏书,准备在明日早朝宣布,册封小姐为皇后!#34;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让苏锦绣一时愣住。虽然她早已是皇贵妃,位极人臣,但皇后之位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权力与责任。 #34;可有确切消息?#34;她谨慎地问道。 周伯点头:#34;千真万确。礼部已经开始准备册封大典的事宜,太后也已默许。这消息虽然还未公开,但宫中上下已有风声。#34; 苏锦绣沉思片刻,眉宇间浮现一抹复杂神色。从穿越至今,她本只想利用现代知识改善这个时代的农业和医疗,却不知不觉卷入了权力中心。如今即将登上后位,这意味着她将获得更大的权力来推动改革,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束缚。 #34;此事暂且不提,先处理眼前事务。#34;她收敛心绪,继续翻阅奏折,#34;西北旱灾虽然得到控制,但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水利建设。我要亲自修改一下水利方案,趁陛下支持之际,彻底解决西北缺水之患。#34; 夜深灯火阑珊,苏锦绣仍伏案工作。数月来积压的政务,需要她一一过目决断。农业学院的扩建计划、各省医疗站的人员调配、新作物的推广数据、医药研发的最新成果……每一项都关乎改革大局,不容有失。 次日清晨,宫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巧儿慌忙跑进来:#34;小姐快准备,陛下召您立即前往御书房!#34; 苏锦绣略感诧异,但还是迅速整理仪容,跟随内侍前往。 御书房内,萧承煜正在与几位大臣商议。见她进来,皇帝挥手示意群臣退下,室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34;西北一行辛苦了。#34;萧承煜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柔和,#34;听说你昨日归来就处理政务到深夜?#34; 苏锦绣行礼道:#34;陛下关心,臣妾感激。只是农医改革正值关键,不敢有片刻懈怠。#34; 萧承煜凝视她片刻,忽然问道:#34;你可知朕为何突然召你来?#34; 苏锦绣微微摇头,虽然心中已有猜测。 #34;三年前,你从冷宫走出时,朕就看出你与众不同。#34;萧承煜缓步踱至窗前,望着窗外的皇家花园,#34;这三年来,你推动农医改革,救民于水火,为大衍立下不世之功。如今,全国上下,无人不颂农医圣女之名。#34; 他转身直视苏锦绣,眼中闪烁着罕见的柔情:#34;朕决定,明日早朝册封你为皇后,与朕共掌天下。你,可愿意?#34;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此刻亲耳听到皇帝的话,苏锦绣依然感到一阵震动。她深深行礼:#34;臣妾愿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34; 萧承煜难得地露出微笑:#34;朕已下诏,明日大朝会宣布。同时,朕还有一事相告。#34; 他从案几上取出一道金色卷轴,缓缓展开:#34;朕决定设立农医总署,统领全国农业和医疗事务,由你直接管辖。户部每年拨款百万两支持农医改革,不必再逐案请奏。各省农医学院和试验田,皆归总署调度。#34; 苏锦绣惊讶地接过卷轴。这意味着她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可以不受朝廷其他部门掣肘,直接推动全国范围的改革。 #34;陛下隆恩,臣妾不胜感激。#34;她真诚地说,#34;有了这份权力,农医改革必将更加顺利推进。#34; 萧承煜点头:#34;朕相信你能胜任。西北之行已证明,你不仅有卓越才能,更有济世之心。这正是大衍所需的皇后。#34;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离开御书房,苏锦绣心绪万千。回到凤仪宫,她立即召集自己的核心班底——王太医、周伯、农部尚书赵明远以及几位农医学院的骨干。 #34;陛下明日将在大朝会上册封我为皇后,同时设立农医总署,由我直辖。#34;她开门见山,#34;这是改革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不负皇恩。#34; 众人先是一惊,继而齐声贺喜。王太医激动地说:#34;娘娘登上后位,改革大业必将更上层楼!#34; 赵明远也拱手道:#34;农医总署一设,再无朝中掣肘之忧。这是天大的喜事啊!#34; 苏锦绣示意大家安静:#34;喜讯固然可贺,但责任更重。我想听听诸位的建议,农医总署成立后,首要任务应是什么?#34; 王太医第一个发言:#34;依老夫之见,应首先完善全国医疗网络。每县设立医疗站,每省建立医学院分院。培养更多医者,让百姓不再因病致贫。#34; 赵明远紧接着道:#34;农业方面,应全面推广新品种和新农法。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确保灾年有粮,丰年有利。#34; 农医学院的年轻教习李明也提出建议:#34;学院应扩大招生规模,同时下放部分权力给地方分院,让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34; 听完众人意见,苏锦绣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说:#34;诸位所言极是。不过在此之前,我认为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34; 她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大衍地图前:#34;农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百姓生活更好。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确保改革成果能持续下去,而不是依靠某个人或某个官职。#34; 众人若有所思,纷纷点头。 #34;因此,#34;苏锦绣继续道,#34;农医总署的首要任务,应是制定《农医典章》,将我们的经验和方法系统化、制度化,传之久远。同时,建立考核机制,保证各地官员真正落实政策,而不是敷衍了事。#34; 赵明远击掌称赞:#34;娘娘高见!有了制度保障,改革方能行稳致远。#34; 众人商议至午夜,终于敲定了农医总署的组织架构和初步工作计划。 次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群臣济济一堂,气氛肃穆。萧承煜一身龙袍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 #34;今日朝会,朕有两件大事宣布。#34;皇帝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34;其一,册封皇贵妃苏氏为皇后,共掌天下。其二,设立农医总署,统管全国农业医疗事宜,由皇后直接管辖。#34; 大殿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山呼万岁之声。即使是曾经的守旧派大臣,此刻也不得不顺应大势,附和称贺。 礼部尚书上前宣读册封诏书,详述苏锦绣的功绩与美德。诏书中特别强调了她在西北抗旱中的卓越表现,以及全国百姓对她的爱戴。 随后,户部尚书宣读了农医总署的设立章程,明确了其超然地位和广泛权力。从今以后,农医总署将直接对皇帝和皇后负责,不受任何部门干涉。 当苏锦绣站在大殿中央接受册封时,她看到群臣眼中各异的神色——有敬佩,有羡慕,也有不甘。但无论如何,没有人敢再公开反对她了。经过三年的努力,她已经从一个冷宫弃妇,成长为权倾朝野的一国之母。 册封仪式后,苏锦绣正式入主坤宁宫——皇后的寝宫。宫中焕然一新,处处体现着皇帝的用心。尤为特别的是,坤宁宫后院专门辟出一片区域,建成了小型试验田和药草园,还配备了专门的书房和实验室。 #34;陛下有心了。#34;苏锦绣感动地说。 萧承煜微笑道:#34;朕知你喜欢研究农药之术,特意吩咐如此布置。从今以后,这里不仅是你的寝宫,也是你施展才能的地方。#34; 次日起,苏锦绣正式开始以皇后身份处理国事。农医总署迅速组建,吸纳了朝中最优秀的人才。第一项任务,就是编撰《农医典章》,将苏锦绣的农业技术和医疗方法系统化整理,形成可以推广和传承的制度。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的水利工程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西北抗旱成功的经验被迅速复制到其他干旱地区,解决了困扰百姓多年的缺水之患。 一个月后,苏锦绣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医大会,各省农医学院院长和地方官员齐聚京城,共商改革大计。会上,她宣布了一系列新政策: #34;从即日起,各省必须保证农医学院的招生名额中,至少三成来自普通农家子弟。朝廷将提供助学金,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34; #34;各地医疗站必须定期下乡义诊,将医术送到最偏远的村落。同时,选拔聪明的乡村子弟学习基础医术,解决乡下无医可寻的困境。#34; #34;今年起,各省试验田必须开始培育适合本地气候的特色作物,不再一味追求产量,而要注重质量和适应性。#34; 这一系列政策,标志着农医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从单纯追求产量和覆盖面,转向更加精细化、制度化和可持续的发展。 散会后,王太医满脸欣慰地对苏锦绣说:#34;娘娘运筹帷幄,农医改革已成定局,无人能阻。老夫有生之年,能见证这一盛世,死而无憾了!#34; 苏锦绣笑道:#34;王太医言重了。改革之路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有陛下支持,有诸位相助,我相信农医改革必将成为大衍王朝最辉煌的篇章!#34; 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京城,苏锦绣心中涌起一阵满足与欣慰。喜欢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退圈失败后,我靠慢综爆红全网 婚后索吻,高冷封总轻点宠 早死的白月光她回来了 求生:我的兵种叠加所有升级路线 喂,你的体验卡到账了! 陆总,太太要去父留子 抗战:溃军觉醒,亮剑敌寇征程 重生:权势巅峰 听懂兽语后,我在年代文里成团宠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