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里,只要战斗还停留在地面上,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碾压性的优势。” “我们有自行火炮,他们也有火箭炮。” “不打真的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我真正惊讶的是,他们居然会真的把重型武器全部都交出来” 陈沉反问了一句,随后解释道: “就像当年我们藏下来的炮弹一样,他们也藏了东西。” “要真正彻底消除掉他们的威胁,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石大凯微微点头,继续说道: “现在他们的控制力还相对比较弱,只能维持在‘不出乱子’的程度。” “按照我们的规划,佤邦军会在3个月内完成裁军20的目标,并在后续半年内裁军70以上。” “整个佤邦军会从一支军阀部队正式转变为一支安保部队,完全消除掉他们给地区局势带来的不稳定威胁。” “但这些摩擦不会再集中爆发了。” 石大凯的话说完,陈沉下意识地长舒了一口气。 “能那么顺利,也真的是运气到了。”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的损失也不可能不大。” “她虽然野心勃勃,但脑子总是在线。” “没错。” “其实我都想不通她一开始有什么好抗拒的-——如果单纯从利益角度来看,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对她来说最好的结果。” “保留军队,无非就是保留自己那点野心罢了。” “除了谋利,他多少还是有点想要名垂青史的念头。” “她对佤邦没有太多认同感,对她的家族更是心狠手辣。”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选择一条更轻松的路来走?为什么一定要撑着那个庞大的烂摊子?” “谁知道。” “这破地方,有太多人和事让人看不懂了。” “反正从现在开始,蒲北这个地方,就要渐渐地,归于同一个声音了” 佤邦的问题解决后,陈沉马不停蹄地赶往密支那。 按他的说法,这是为后续东风兵团自有医疗队做准备,也是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 好在有平川压阵,这支队伍总体来说还算专业,陈沉的行动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这些人都已经听书了佤邦的结果,不管是忧虑还是期待,总是迫切地想从陈沉这里拿到一个答案。 克钦不是佤邦,对于克钦,大佬们有另外的安排。 这个答案一说出,有人失望,也有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自从叶戈尔到达密支那之后,他的工作就跟陈沉一样紧迫。 造一把枪的难度,比陈沉预计的还要复杂一些,不过好在东风集团别的没有,就突出一个财大气粗。 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资源倾斜,密支那军械厂的搭建进度相当惊人。 而在来自北边某些工程队伍的传统艺能加持之下,绝大部分厂房也都已经搭建完毕,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了。 “你的团队是我见过效率最高的团队,我的选择确实是正确的。” “我甚至都不需要考虑什么国际法、什么制裁、什么武器交易规则,因为在你们这里,本来就没有任何规则。” “整个世界上,应该不可能找得出第二个这样的环境了。” 而他们之前选择在白沙瓦开辟第一个基地,也正是出于这些限制条件的考虑。 而光是这一点,就得让他们的工作效率至少降低20以上。 如果说有什么难点,那么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他们想要获取到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就必然要收到来自合作方的审核。本体。 至此,密支那军械厂已经升级成了完全形态。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东风集团持续地输血、持续地资金投入。 想到这里,叶戈尔不由有些忧虑。 “我们预计能在4个月内完成第一批原型的制造,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至少还需要4000万美元的资金投入。” “毕竟,一旦资金链断裂,又或者资金到位的时效性出现问题,项目的节奏都会大受影响。” 听到叶戈尔的话,陈沉微微点头,回答道: “但是这个问题你不需要担心。” “你们不可能缺钱,你要考虑的,只是怎么用最高的效率,把这些钱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