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战决心和作战策略是两码事。 考虑到法外接应部队与对方接头的速度,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去“争分夺秒”。 保持安全距离,避开对方可能存在的地面发射的导弹袭击,才是最稳妥的策略。 他们就像是海面上两艘各自落了单的战列舰,甲板上装满了玻璃大炮,谁能提前发现对方,谁就能一举将对方击毁,而后发者反击的机会将是微乎其微的。 “把反坦克导弹准备好,还有几发?” “前卫系列打个地面轻装甲单位没问题的,只要能锁定,拉出来一样用。” “明白!” 此时的无人机已经上升到600米左右的高度,视线极为广阔,但与此同时,光学成像的质量也已经变得极差。 但事实上,陈沉很清楚,哪怕到了10年以后,无人机的对地搜索能力,仍然是受到重量、灵活性两个因素的严重限制的。 想要对大规模、大范围的战场进行有效侦察,设备的重量就不可能轻到哪里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无人机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这就像是一场扫雷游戏,如果前面的雷不排干净,贸然往前走,就只能是踏入对方的陷阱。 但问题是,在这个距离上,热成像仪能探测到的也不过只是微弱的闪光,他根本没办法确定目标在不在那里。 “停车!” “收到!” 非战斗车辆在距离高坡300米处以100米左右间距分散停车,而作为突击侦察使用的皮卡车则带着三名侦察组队员继续冲向高坡顶端。 此时天色还不晚,荒漠上的温度很高,但却没有任何人对陈沉的命令发出质疑。 因为躲在暗处的敌人只需要一轮重机枪扫射、或者是一发火箭筒、一枚反坦克导弹,就能轻松地将静止不动的载具摧毁,而载具里的你,将会毫无反抗能力地被闷死。 人员散开后不到20秒,陈沉的视线捕捉到了一只从空中坠落的“飞蚊”。 但紧接着,他的指挥车,突然爆开了巨大的火光! 爆炸声震耳欲聋,陈沉立刻卧倒,紧接着,接二连三的导弹从空中落下,东风兵团的车队瞬间损失了一半以上! “导弹!导弹攻顶!” “不在!没有人!” “发现目标车队!” “无人机飞过去!给我们提供视野!” “飞高点,他们有防空导弹——” 带领了侦察组的杨树的话还没说完,东风兵团头顶的无人机便瞬间炸成了一团火花。 开打先致盲,在丢失了唯一的高空视野之后,东风兵团几乎已经变成了战场上的瞎子!—— 他们刚刚越过东侧沙丘,那就意味着,对方是不可能看到反斜面后面的东风兵团车队的。 唯一的答案只有一个。 在己方的头顶上,还有一架无人机! 靠,难不成是全球鹰级别的? 不对。对方的车队也一直处于高速机动中,气球不可能跟得上他们的行进速度。 陈沉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太清楚大型无人机出现在自己的头顶所代表的意义了。 只不过,受制于北约、受制于老美,他们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把战斗机掏出来罢了。 “迫击炮!” “明白!急速射一轮准备!” “轰——轰-——轰-——” 现在,对东风兵团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完成对法外兵团的骚扰,拖到苏海尔赶来!!问问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 另一边的白狗立刻回答,陈沉眉头紧皱,略微思考片刻后下令道: “把反坦克导弹带上,只要发现目标,立刻进行集火攻击,逼停头车!” 李帮挺身而出,一个翻身坐上了一辆没被摧毁的皮卡,林河紧随其后,另外两名队员也立刻跟进。 双方在半山腰上打了个照面,没有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去对视,更不要提“送别”了。 在双方激烈的隔空交火中,这座村庄显得无比宁静。 陈沉甚至认为,法外已经把他们的目标接走了,或者说,他们的目标根本就不在阿斯哈米亚,双方在附近遭遇,只不过是一场巧合。 耳机里,杨树语气急促地大喊道: “靠!他们也在往我们这边赶!我们撞上了!” “先上火箭弹!” 刚刚撤离到灌木林附近的突击侦察组险之又险地躲过了这一轮火箭弹,最近的一发爆炸甚至就在他们车后不到30米的位置发生!